#360行闪光时刻#

小时候还叫“小卖部”,基本上就是琳琅满目的零食,卖场库房不分,总是堆的满满的,看上去特别热闹。后来进阶成“超市”,分门别类的让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商品的细化也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到现在的“便利店”,突出的不再是“店”,而是“便利”性。

便利店需要些什么(态度告诉你什么是)(1)

经营过两家便利店,一家省级连锁,一家自创品牌。看上去不过都是些常见的商品,从衣食住行中选择适合消费群体的品相,经营结果却千差万别。在这个不再单纯拼价格的时代,一家便利店能够提供的附加服务,才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地方。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时间、门店环境、销售平台、商品品相、销售技巧、客服态度、收银系统、营销活动,甚至还包括能够提供的雨伞、充电、寄存等等便民服务。

给真正想踏入这个行业的人一些建议,如果有自己的门面,有一定的供应链渠道,完全可以尝试自己经营。一方面可以更加精简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灵活的面对消费群体。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稳定的供应链,且确保商品的品质不出问题,尤其是酒水烟草,这部分消费群体对商品非常敏感,任何品质问题都会败坏口碑,不可弥补。而供应商是否可靠,完全需要运营者去谈,去考核,通过正规合同等方式敲定合作方式。养一家自创品牌的便利店,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力,了解服务范围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喜好。慢慢通过好的沟通技巧,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培养一定数量的回头客,为门店的持续经营奠定基础。

自己开店,好处是可以事无巨细的了解门店的经营状态,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就可以对门店进行及时调整,反而让门店能够提供的附加服务会更加到位。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经历去参与,俗话说的,需要个手勤脑快的人。至于经营活动,则需要自己去挖掘,大部分会依赖常规的进门推荐。

便利店需要些什么(态度告诉你什么是)(2)

如果经验不足,可以考虑连锁加盟,目前稍微大一点的城市或者省会都有自己的品牌,甚至还有全国连锁。这样的门店好处是经营模式比较成熟,坏处也是经营模式比较死板。从商品配送到日常销售,从经营话术到销售平台,连锁店会提供一整套的营销方案。具体落实以地方消费习惯和连锁品牌的管理要求为准。

连锁中,需要经营者注意的是,一把控好成本,所有加盟店 都会通过不同形式分成,一定要非常清晰的了解自己的销售毛利和净利,对所有营销活动的结果有足够的了解,以免吃力不讨好。二是要有效互动和配合,连锁品牌会用相对经过市场检验的方式,要求门店提供比较好的附加服务,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刻板和浪费。一定要牢记,只要目标是好的,就有尝试的可能,以结果为导向,不是以方式为导向,确保及时沟通。

无论是哪种经营方式,万变不离其宗,还是牢记“养店就是养人”的道理。做得好与不好,在于你愿不愿意用心。开门迎的是客,送的是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