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钧1934年,红军主力8万余人撤出苏区,从江西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当时,红军没有军歌,队伍中只流行一些苏区的革命歌曲,如《黄麻起义歌》《土地革命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七一重走长征路活动?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七一重走长征路活动(唱响长征路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七一重走长征路活动

◎周铁钧

1934年,红军主力8万余人撤出苏区,从江西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当时,红军没有军歌,队伍中只流行一些苏区的革命歌曲,如《黄麻起义歌》《土地革命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时任红1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的程坦,根据红军纪律条例,编写出《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歌词,并填入《土地革命歌》曲调,很快在长征队伍中传唱,后几经充实、增删,成为红军的著名军歌。

最初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工农红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当时一些战士刚刚加入红军,纪律意识不强,作风自由散漫,常有人私自离队去逛集市、下酒馆;饿了挖田里的红薯充饥;打土豪没收的财物自揣腰包等,老百姓对此颇为不满。

事情虽小,但破坏红军声誉、损害群众利益事关重大。为解决部队存在的纪律和作风问题,毛主席在茨坪荆竹山下主持召开大会,向全体官兵宣布三大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1月,红军攻占遂川县,在打土豪过程中,一些战士把店铺、商贩的货物也没收了,闹得百姓怨声载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立即深入连队调查,找知情群众谈话,发现了许多违纪现象。根据反映强烈的问题,毛主席于1月25日在遂川李家坪向部队宣布“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后,许多战士把它记在本上、写在包袱布上或抄写在墙上。如今,湖南桂东等革命老区一些陈年旧屋墙上,还可见红军当年书写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字迹。红军官兵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军纪作为行动准则,赢得了群众真心拥戴和信赖。

1929年1月,根据形势发展和部队实际,“六项注意”增加了两项:洗澡要避女人、不搜俘虏的腰包,形成了“八项注意”的框架。不久,三大纪律的“行动听指挥”改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后又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

原来的“上门板、捆铺草”是红军在江南时,晚上宿营常借用老百姓的门板、铺稻草作床,有的战士用过不主动归还,稻草堆放在一起,弄不清谁家多少,大小不一的门板摞在一块儿,安装时对不上门轴,给老百姓造成很大麻烦。为此,要求官兵用过后必须把铺草捆好、门板复位。

红军长征抵达北方不再打地铺,“上门板、捆铺草”就自然删除,“八项注意”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补充完善: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被珍藏的红军借条

红军在长征途中,尽管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官兵笃行恪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爱护百姓,不犯秋毫,深得群众拥戴。

红军攻克遵义后,总政治部下达“八项注意”通令,时任红一师一团长的张山震在后来的《瓮中之役》一文回忆说:“部队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群众利益。红一军团行经古蔺时,吃了老乡家的粮食,主人不在家,便留了钱和纸条,说明原因,表示歉意,还特意交代后续部队:这家老乡的粮食,已经被我们吃了一些,剩下这些不要再动了,以防老乡回来买不到粮食,没饭吃。”

在湖南汝城县档案局,珍藏着一张当年的红军借条,发黄的牛皮纸上写道:“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五担,生猪三头,重量五百零三斤,鸡一十二只,重量四十二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

胡四德老人把这个秘密珍藏了60多年,直到1996年,胡家后人才发现了借条,当地政府根据借条记载,按现价折款,兑现了红军当年的承诺。

在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吾洛老人家里,保存着当年红军写在木板上的收据,80多年过去了,字迹依然清晰:“我们在这块田内割了青稞一千斤,我们自己吃了。这块木板可以作为我们购买你们这些青稞的凭证,请你们归来以后,拿住这块木板,向任何红军部队或苏维埃政府,都可兑取与我们吃你们青稞价值相等的银子、茶叶或你们所需的物品。在你们还未曾兑得这些东西之前,需要好好保存这块木牌子。前敌总政治部。”

这块木板是吾洛家的粮仓隔板,2011年修房子时才发现上面的字迹。红军的严明军纪和真诚,赢得百姓的拥戴。

把纪律编成唱词

程坦,河南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县委书记,红1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等职。1934年,在向部队宣传、贯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颁布的有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条例时,他想到:许多战士文化水平低,还有不少人不识字,让他们记文章,背条款,显得生涩、强硬,如果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通俗易懂的唱词,更利于记牢。

于是,他用了几天时间,编写出每行9字,共20行的《红色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歌词,又在政治部宣传科长刘华清的协助下,把词填入苏区流行的《土地革命歌》曲调中:

红色战士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得注意。

第一实行民主的纲领,最后胜利才能有保证。

第二服从上级的指挥,坚决杀敌才能得胜利。

第三说话态度要和好,接近群众言语最重要。

第四买卖价钱要公道,不准强迫群众半分毫。

第五借人家具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六到处厕所要挖好,不准随随便便拉屎尿。

第七优待俘虏要周到,瓦解敌军工作最重要。

第八早起门板要上好,上好门板一律捆稻草。

屋里屋外脏物要打扫,免得群众心里遭烦恼。

1934年11月,鄂豫皖省委在天台山刘家湾举行“纪念十月革命十七周年”阅兵活动,当15军团踏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红色战士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得注意……”通过主席台时,博得一片喝彩、赞扬。不久,这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词刊登在总政治部的《红旗报》上,很快在部队中传播。后来,中央红军和第二、第四方面军先后到达陕北,这首歌又迅速传遍陕甘宁边区。

1950年底,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专家对这首歌歌词进行修改,并在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公布。1981年,《解放军歌曲》杂志第3期重新发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时署名:“程坦编词,集体改词”。

歌词虽与当年程坦编写的有很大变化,但红色传承却不断发扬光大,铿锵、嘹亮的军歌在斗争实践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史的典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