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二十大精神)(1)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宇 安阳融媒记者 刘安娜 郭凡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环境好、设施齐,跟城里没啥区别,日子舒服得很咧!”11月20日,正在村头游园休闲的村民闫合华感叹道。当天,记者走进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映入眼帘的是风景如画的村头游园、干净整洁的村内道路,两旁的农家院落鳞次栉比,白墙灰瓦令人满目清新,处处呈现出乡风文明、生态和谐的宜居新农村景象。

说起向阳庄村近几年发生的变化,不得不提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葛树芹作为“外来媳妇”,上任之初并不被看好,“我当村干部就想干成一件事,让群众过好小日子。”葛树芹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葛树芹上任后,这里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二十大精神)(2)

△向阳庄村牌坊

漫步村中,记者发现向阳庄村主干道上的20多根电线杆上都挂有党员承诺牌。多年来,向阳庄村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党员义务为老百姓做实事。“这些可不是空话套话,把牌子挂出来既有承诺,就要践诺,避免成为‘嘴上说说、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表面文章,这个制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比着为群众服务,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党群关系进一步升华。”葛树芹说。

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二十大精神)(3)

△向阳庄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沙盘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在生态宜居方面,向阳庄村制定了人居环境提升实施方案,在村进行网线改造,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绿化街道的基础上,大力开展 “六清”治理“六乱”,进一步扮靓家园,彻底解决了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获得“省级生态村”称号。

铺设2000多米的自来水管网,硬化主干道和背街小巷4520米,建设140多个垃圾池……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葛树芹团结带领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

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二十大精神)(4)

△葛树芹(右)讲解党建工作内容

村南头是22个整齐划一的日光棚,大棚内,种植大户石建民正在和工人一起忙着豆角采摘、分拣、装车,边干边聊,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眼下正值豆角采收季,绿色的叶子掩映着饱满的豆角,白色、紫色相间的花朵点缀其中,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二十大精神)(5)

△向阳庄村蔬菜大棚

“我承包了咱们村20个大棚,种有西瓜、白菜、豆角、尖椒等蔬菜,近期,白菜和豆角上市已有两周的时间,咱的蔬菜品相好、无公害,每天采摘完,就装车陆续往县城和市区超市送货。”石建民说。

向阳庄村位于汤阴县最南部,是水库移民村。1975年搬迁建村时,全村850亩耕地中,大多为山坡地,石头多,土壤薄,产量低,老百姓靠天吃饭,是十里八乡的落后村。

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1年开始,向阳庄村“两委”干部先行试水,与安阳市农科院合作,集资建设22座蔬菜大棚,种上西瓜、黄瓜、豆角、尖椒等,采用“合作社 农户 企业 超市”销售模式,带动村民增收。“我平日在大棚里管理、采摘蔬菜,一天下来有50元的收入,挣钱顾家两不误。”村民赵爱叶笑着说道。

向阳庄村紧邻工业园区,村里还利用原有的建设用地自建了两座标准化厂房,对外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5万元。同时,企业优先录用向阳庄村村民,实现了集体、房主、经营者、打工者四方受益。“目前,带货直播间已建成,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葛树芹说。

作为汤阴县首批“三变改革”示范村,向阳庄村正在引领汤阴县集体经济向好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遵照在红旗渠讲话精神,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用心用情做好事、办实事,带动父老乡亲听党话、跟党走,走好现代化共同富裕道路。”葛树芹信心满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