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整个汶川县,并迅速往外扩张。

汶川县犹如天崩地裂,无数房屋在那一刻轰然倒塌。惨叫声、哀嚎声、玻璃碎裂声、建筑倒塌声,响彻大地。整个汶川犹如世界末日,无数的人来不及逃脱就已经被掩埋在废墟之中。

在地震平息下来后,这里满目疮痍,遍地都是凄惨的求救声,逃脱的人拼命从废墟中寻找幸存者。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

汶川地震

这场地震震级高达8级,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震级。哪怕身处千里之外,也依旧能清晰地感觉到大地在不断晃动,更可怕的是,地震后灾区的道路、信号全部中断,很长一段时间内,救灾人员都无法得知灾区的具体情况。

这时,有15名勇士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前往灾区进行救灾,他们将在没有任何指挥、不知气象、无标识的情况下,从5000米的高空盲跳到震后的“孤岛”茂县。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2)

这一跳,是生死的考验,是灾区人民的希望,是救灾人员的指路明灯。

空降兵“十五勇士”

在地震发生后,各方的救灾人员迅速组织救援。但是在到达震区外围时,遇到了困难。

所有通往震区的道路都已经被破坏,无人得知震区内的情况。直升飞机曾多次试图进入灾区,但都因为天气恶劣而导致行动失败。经过多方商议,军队决定派遣空降兵实施救援。

5月13日凌晨一点,各军区开始调取空降兵,仅仅花了三个小时,就组织了一支120人的空降小队。13日凌晨4点,这支空降小队集结完毕,开始出发。

对于空降兵而言,为了保证安全,他们所选择的跳伞位置,一般都是在空旷的地方。因此在当时,他们跳伞的位置选择在了茂县,因为它是在震后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的县城之一,以至于此时的茂县犹如一座“孤岛”,急需救援人员前往。

并且在茂县周围,有一块地方相对于来说比较平坦,非常适合着陆,空降小队选择的也就是这块地方,他们打算以茂县为起点,一路向汶川出发。

但是因为选择的着陆点的海拔较高,地形复杂,为了保证空降兵的安全,他们只能将跳伞的高度提升到5000米—5100米。

大概的着陆位置确定了,跳伞高度也确定了,好像在此时,事情看起来非常的顺利,但实际上不是的。

5000米的高度,对于空降兵来说就是一个生命的挑战,因为海拔高,空气中的含氧量是陆地上的一半。空降兵很有可能在跳伞的时候出现缺氧的问题。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3)

而且在当时,他们跳伞的位置正处于强风地带。空降兵在下降的过程中,是会受到强风影响,并偏离原定位置的。

可以说这次的跳伞,空降兵是冒着随时会牺牲生命的危险,因为到降落的时候,是不确定会被大风吹向什么地方,而且中途也不清楚会不会遇到一些以别的意外。

在当时灾难遍地的四川境内,一点意外都有可能让人丧生。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4)

当空降小队携带物资,飞到指定位置的上空时,飞机出现了问题。原定空降兵是要在5000米高处跳伞的,然而飞机在下降到七千五百米时,飞机表面就已经开始结冰。

持续下降到六千米的时候,飞机的雨刷器已经冻住。当时的天气很恶劣,是在下着大雨,飞机失去雨刷器,外部又在结冰,在加上当时飞机上的能见度仅有50米,根本没办法防备可能会出现的意外,这是非常危险的。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5)

此时,飞机上的警报器已经全部亮起,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已经不能再持续下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眼见这种情况,空降小队的所有人都非常焦急,如果无法正常地下降,那么就无法跳伞。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尽快进入到灾区,但是恶劣的天气严重影响了救灾的进度。

迫于无奈,为了保证空降兵的安全,飞机只能再次上升返回。回到基地之后,所有人都顾不上别的,立马开始讨论对策。

最终决定在120人的空降小队内,选择了15名能够跳翼伞的专业骨干。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6)

伞兵刘文辉的请战书

这十五名战士分别是,李振波、刘文辉、李玉山、王磊、赵海东、刘志保、雷志胜、殷远、赵四方、王君伟、任涛、于亚宾、郭龙帅、李亚军、向海波。

当时李振波已经有48岁,他是需要坐镇指挥的人,但是因为能够跳翼伞的人手不足,所以他主动请求带领这支翼伞小队执行任务。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7)

一般的跳伞人员都是跳的圆伞,而翼伞比圆伞更加灵活也更加的抗风,非常适合执行此次的任务。

但是鉴于其灵活性,翼伞的操作也会更加难,也正是如此,当时在部队里是有规定的,伞兵先训练圆伞,跳伞达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进行翼伞的训练。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8)

在这支翼伞队里,有一名23岁的成员叫做赵海东,李振波其实并不愿意让他去参加此次的行动,因为他还太年轻。

李振波心里知道,这次的行动必定是万分凶险。很有可能会有伤亡,在他心里。赵海东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战士,更是一个孩子,他还太年轻。

但是赵海东却非常的坚定,表示一定要去参加这次的跳伞任务。在翼伞小队出发前,赵海东依旧没有改变想法,再次请求参加行动。

李振波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说:“赵海东,你知不知道这次的任务非常艰巨,一不小心是会出现伤亡的。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9)

李振波

赵海东向李振波敬了个礼,坚定地说:“是的,我知道这次任务凶险,我已做好心理准备。我请求参加此次任务。”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0)

赵海东

最终,李振波还是同意了。于是,十五人的翼伞小队正式成立。

十五勇士成功着陆

5月14日上午,天气有所好转。翼伞小队踏上运输机,前往汶川县上空。

这次,飞机顺利降到五千米的高度。但是云层非常的厚,看不清地面。

然而此时,如此高的海拔,已经让许多战士出现了高原反应。但是没有人在意自己是否已经高反,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跳伞命令。

等到了11点47分时,飞机下的云层终于分开了一个狭小的“缝隙”,跳伞的降落点也依稀可以看到。

战士们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李振波身先士卒,第一个跳下了飞机,紧接着其他十四名战士也依次跳下飞机。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1)

跳下飞机后,勇士们发现当天的风非常大,并且风里带有砂石,严重影响了战士们的视线。

而且糟糕的情况不仅这一件,在跳下飞机后,有一部分人的降落伞受到海拔的影响,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降落伞的主伞打不开。李振波就是其中一员,在自由降落了一段距离后,李振波在打开主伞时,发现降落伞打不开。

在完成这次任务后,李振波说自己跳了那么多次的伞,第一次遇到伞打不开的情况。在发现伞打不开后,李振波并没有慌乱,而是选准时机,并成功将自己的副伞打开了。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2)

临近地面的时候,十五名战士这才发现,原本预定的着陆地点并非是一块空地,而是一片剪了枝的果园。

如果按照原计划降落是非常危险的,于是每个人都随机应变地改变了自己的降落方式。

但是因为环境原因,大多数战士在降落的时候还是撞到了树上。有的是伞挂在了树上,有的是整个人都挂在了树上。不过好在之后他们都被当地的老百姓从树上救了下来。

许多年后,这些人都还记得当时将伞兵救下的场景,伞兵的脸都已经被树枝刮花,满面的血。当时老百姓心疼地看着战士们的脸,都默默地流泪,因为在此时,他们心里都有了希望,知道自己有救了。

战士王磊落地时,距离岷江仅仅两米。地上的老百姓看到从天而降的伞兵,都是时时关注的。

一看到王磊很有可能遇险,他们就立马冲上去拽住他的伞衣,避免他掉进岷江遇险。多年后王磊依旧很感谢当时拽住他伞衣的百姓,因为正是他们的帮助,使他们避免了伤害。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3)

王磊

战士任涛在降落时发现地上有几块大石头,而且从降落速度和位置来看是完全避免不了的,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降落,在站上石头的那瞬间,他松了口气。

但是接着他就开始往前方滑,并且发生了往前空翻的情况。任涛的头就撞在了一块大石头上,当时他就趴在那里站不起来了,直到当地村民拍了拍任涛,他才清醒过来。后来在村民的帮助下把降落伞取下来。

灾后人民的希望

在5月12号地震过后,茂县的人民已经有两天的时间完全与世隔绝,他们不知道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外面的人也不知道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因为他们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4)

因为地震,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成了废墟,许多人都处在绝望之中。

直到14号中午,他们看到了天空中的降落伞,感到非常的意外。他们想是谁啊,在这种情况下还在这里跳伞,多危险。

等降落伞越来越低的时候,茂县的人民才发现,跳伞的人身上穿着的是迷彩服,这时有人激动地喊着:“解放军来了,是解放军的伞兵。”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5)

看到伞兵的群众

对于茂县的人民来说,这十五名伞兵的出现,在他们心里点燃了希望的光,让他们的心都安定了下来。

落地后的战士们迅速集结到了一起,联系了当地政府。迅速开展调查工作,并清楚了当时的受灾人口、伤亡人数、建筑受灾情况以及需要的物品。

在下午三点时分左右,李振波从茂县传出消息,茂县十万五千人受灾,九十五人死亡,八百三十六人受伤,九十二人失踪。两个水电站损毁严重,有决堤的风险。

在将茂县的灾情传出去后,李振波就带领其余的战士前往汶川。

艰难地完成了任务

跳伞的过程十分危险,但是十五名战士依旧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然而接下来的路上,他们的处境同样是非常艰险的。

在这一路上,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次的余震。因为道路损坏,他们只能一路翻山越岭。在一次余震中,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房子一样大的石头,从他们眼前滚落。但他们除了爬山,也别无他法,之后他们只能更加的小心。

在行进的过程中,他们一共携带了7天的食物。但是在路上他们遇到没有食物的群众,便将自己大部分的食物分给了群众,原定每天六块压缩饼干,现在只剩下每天一块。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6)

一直到最后食物短缺的时候,李振波还将自己的一块压缩饼干分成了两份,给别人一半,自己只吃一半。

在前往汶川的路上,战士们还遇到了许多滞留在当地的游客、学生、工人,他们看到十五名战士的时候,纷纷将亲人的联系方式交给他们。

这些人希望他们能帮自己与家人带个话,报个平安。有些人没有纸可以写,李振波就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让被困的游客写下电话号码。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7)

写着电话号码的迷彩服

这十五名战士一共收到了四百多个电话号码,他们携带的卫星电话电量是有限的。每个电话基本上只会给人报了个平安,然后就会挂断,但是即便这样,对面的人在听到自己家人平安的消息的时候,依旧是满怀着激动和哭声,向战士们道谢。

这条路很难走,在这个过程中,一名名叫郭龙帅的战士甚至都把鞋底都给磨穿了,脚底满是血泡,到达汶川之后,他的领导看到了之后,给他自费买了双运动鞋。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8)

郭龙帅(左)、向海波(中间)、赵海东(右)

到达汶川之后,他们的任务这才开始进行。之后几个人又根据上级的指挥,前往卧龙继续完成任务,但是他们当时所剩的物资已经不足。

因为地震效应,不仅很多人没了家,而且当时汶川的物资还十分匮乏,特别是食物。李振波认为:此时灾区的人民已经非常痛苦了,因此身为军人的他们不能跟灾区人民抢吃的,即使是自己买也不行。

他说:如果他们买了,灾区人民就会少一分。

他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其他十四名战士的肯定,他们决定不再补充物资,而是直接前往卧龙。在到了卧龙之后,十五名战士这才算顺利的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此次任务,他们一共耗时七天。在这七天的时间里,他们背着海事卫星电话以及电台,翻越了四座高山,侦察了7个乡55个村庄,汇报了三十多次灾情。十五人的总行程已经超过了一千公里。

在从茂县到汶川的过程中,他们还选定了12个直升机起降点,包括一些空投的地点。为此次的救灾行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五名战士现在的生活

李亚军在这次的行动中,不仅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同时还收获了自己爱情。

在十五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之后,电视台以及各个新闻媒体都为此做了报道。这时,一名在灾区做志愿者的女大学生,看到了电视上的李亚军。对他可谓是一见钟情,为此,她通过许多人得到了李亚军的联系方式。

两人曾多次通过短信联系,但李亚军因任务繁重,并未时常回复她的消息,但是这个女学生并未气馁,后来更是跑到了李亚军的家里,代替他看望了父母。

李亚军被这个真诚的女孩子打动,后来两人的联系也频繁了起来,关系更亲近一步,之后没过多久,两个人便顺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19)

十五名空降兵

同样在报道中,赵海东的父母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这次危险的行动,两位老人是既感到骄傲,又感到心惊。因为当时赵海东并未告知自己的父母,便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行动。

后来赵海东的父母给他打电话时,虽然他们还是心有余悸,但说起此事时,言语中却是满满的骄傲。

王君伟的妻子,也是在电视上才得知自己丈夫的消息。当初他在行动之前,有打电话给自己的妻子。告诉她自己有任务,会有几天时间联系不上,让她放心。

李振波的岳父,更是因为这场抗震救灾,每逢好友相聚时,都会拍着他的肩膀,骄傲的说:“咱们这人民子弟兵,没有丢了一心为民的老传统。”

时光荏苒,如今的十五名战士只有李振波、于亚宾、殷远、李玉山和向海波还在部队。其他的十名战士都已经转业,在基层做着不同的工作。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20)

于亚宾

2011年,李振波和妻子一起参加了地震3周年的纪念活动。在活动结束后,两人前往了茂县。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经过国家和人民齐心协力的创建,茂县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一切都在恢复,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凭着当初的记忆,李振波寻找了当时自己降落的地点,指给了妻子看。

空降排比武中,在李振波的指导下,空降兵在定点跳伞的项目中,我军荣获冠军。哪怕现在李振波已经即将退休,但他依旧在一线工作。

从新兵伞训到新装备试验,都能见到李振波的身影。时至今日,李振波已经荣升大校,但他依旧没有任何的架子,与战士们打成一片。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21)

李振波

在空降兵研究所担任所长的于亚宾曾说:空降兵吸取了十五人跳伞的经验,研发了更适合救灾的装备,并且空降兵的装备也开始升级,现在已经能够带着专业的救灾人员一起进行双人跳伞。之后更是组建了空降医疗队。

向海波之后又参加了两次武装翼伞集训。在这两次的集训中,免不了模拟当时在茂县跳伞的环境,跳伞高度更是达到了五千五百米的高度。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22)

王君伟在转业后。成为了基层的公安,2013年他碰上了芦山地震,当时他毫不犹豫地带着警队,第一时间参加了芦山地震的救援活动。

郭帅龙退伍后,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保安。后来又在交通运输局工作,在交通局做着修路的工作,而且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这份工作中,他依旧发扬了自己军人的精神。在一次工作中手部受了伤,但是郭帅龙为了不耽误工程,只是随意包扎后,继续工作。导致手留下了后遗症。

雷志军在转业之后,便回到了老家。在当地的街道办事处工作,因为人手缺乏,有时他甚至要身兼数职。他担任过武装部副部长、村委书记、预备役排长等。

任涛在参加跳伞行动登机前,他的妻子曾经打电话告诉他,奶奶遇难了。当时他忍着心中的悲痛,踏上了飞机。

甚至在此次任务结束后,他依旧顾不上回家,继续投入到救灾的行动中。直到春节时才休假回家,在此期间,他在自己曾经家的位置重新盖了一座新房。然后将自己奶奶的坟墓,移到了新房的后面。

2008汶川地震15名跳伞兵怎么样了(15名空降兵勇士从5000米高空盲跳)(23)

如今15名伞兵的合照

他们十五人,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受灾人民开辟一条生命的道路。多年后再说起此事,他们依旧是热血沸腾。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验以及经历。而对于灾区的人民来说,他们更是心里的一盏灯,是灾区人民心中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