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家长闲聊的时候,她给我分享了一件让她哭笑不得的事情。最近邻居家在公立学校读初二的弟弟,在给自己国际学校读高一的儿子Eason辅导数学。

国际学校数学题目(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写数学)(1)

图源:家长提供

起因是某天放学后,邻居弟弟像平时一样来找Eason一起去打球,发现他在沉迷做数学题不能自拔。

邻居弟弟看了看题目说:你先把√12变成2√3,是不是就简单一些了。

Eason停顿了很久,发出了灵魂拷问:为什么√12可以变成2√3?

家长说,经过了那次之后,时不时就能看到邻居弟弟在一旁“辅导”Eason的身影,他们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同时她也发出灵魂拷问:“我不是特别鸡娃的妈妈,也听说过国际学校的数学是要简单些。但亲身体会过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国际学校的数学和公立学校的数学差距就那么大吗?

01

“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

其实是正常现象

表面上看,公立学校的数学好像真的略胜一筹。

我认识的三个学生,分别从不同的学校升入了深大师院国际高中。

学生A来自体制内的一所私立学校学生B来自国际化双语学校学生C来自纯外籍学校。

在这所国际高中共同学习了一周后,三个孩子对数学课程出现了不同的评价:

学生A:题目非常简单,都是我以前学过的内容。但英语可能有点看不懂。

学生B:确实挺难的,但加把劲还是可以跟上。

学生C:怎么办我完全跟不上。计算很难,公式也没学过......

国际学校数学题目(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写数学)(2)

我们可以简单把这三个学生看作三个典型的例子:

已知英式体系偏应试,深大师院IG年级以衔接课程居多,难度并不高。

学生A:因为经过公立教育的洗礼,公式熟练掌握,计算能力也很强。在备战中考时刷了大量的题目,有了题感,基本看一遍题目就知道套用哪个公式。

学生B:民办双语国际化融入了部分国家课程内容。他学过体制内数学,也对英语有一定掌握。所以能看懂题目,也学过相关的公式和计算,但却没有公立学校的学生那么扎实。

学生C:没有刷题的习惯,也不会死记硬背公式。在以前的学校做题会用计算器辅助,不需要自己去运算。

不止学生的反馈如此,学校做出的调整也仿佛印证了公立学校的数学真的更优秀。

国际学校数学题目(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写数学)(3)

据家长反馈,城市绿洲一开始采用的是英式数学课程,但近年来逐步过渡到采用公立学校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一方面是因为教育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家长认为如果继续采用原来的数学课程,无法更好衔接未来深国交的课程,孩子可能会跟不上。

除此之外,梅沙双语也是用的公立数学教材。甚至有些新开设的纯外籍学校,如国王,也坦言会结合国家课程的数学去进行授课。

因为从扎实基础、短期出成绩的角度看,公立数学有它不可抗拒的魅力。

但若说公立学校数学比国际学校数学更超前更难,那么到了AP或A-Level阶段,国际学校要进行微积分等高阶数学的学习,但这些课程一般公立学生要到大学才会学到,这又怎么解释?

02

公立数学VS国际数学?

没有孰优孰劣

公立数学和国际数学不能简单去对比哪个难度更大,哪个更简单。他们的切入点、学习方式、学习板块都不一样。

不同国家、不同版本的教材,因为社会文化、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传递的数学知识的重点也不同。

举个例子,我们的货币单位是元、角、分,因为不涉及到数位的调整,“满十进一”的特点很容易让孩子过渡到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而美国的货币,分Dollar和Cent,100cents=1dollar。在他们的货币计算中,要单独算Dollar和Cent的部分,cent满100才能进1。这意味着美国的孩子从货币过渡到数学运算要难很多,所以他们通常会借助计算器。

国际学校数学题目(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写数学)(4)

所以两者间没有孰优孰劣,孰强孰弱之分。只能说是各有各的特点。

公立学校的数学强调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为深入的知识,所以公立数学是“板块化学习”。不同的知识点是不同的版块,版块里会涉及到由浅入深的各种内容。所以公立学校的学生在低年级时就会学到一些更超前的内容。

公立数学还强调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得分能力。以分数学习为例,公立学校的孩子会在3年级第一次接触分数,而4年级脱节,5年级对分数就有一个较大跨度的学习。

国际学校的数学特点是由浅及深,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螺旋式的递增,认为解题思路有很多种,强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得到标准答案”。

同样以分数学习为例,在贝赛思用的Saxon数学教材中,分数的学习从2年级就开始,再由浅及深慢慢递进。

国际学校数学题目(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写数学)(5)

这就是为什么在小初阶段公立学校的孩子数学能力会更强,因为公立数学重基础;而在高二高三阶段,国际学校的学生超越了公立学校,会去学数学更高阶的内容,因为国际学校数学重思维、重由浅及深。

03

疯狂的内卷从哪来?

有一位家长曾跟我分享到,公立学校的数学更应试,更容易出分;国际学校的数学偏应用,可以让孩子走得更远。

理论上说,只要好好跟着国际学校、跟着同一个教育体系走,孩子到毕业后,数学或其他学科所能达到的高度肯定是让人惊喜的,但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却还是非常焦虑,一直在追求超前、内卷,为什么?

1、部分人拔高超前横向对比所导致的焦虑

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学生、好的家庭永远在向更好的、更超前的学习前进。

国际学校数学题目(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写数学)(6)

这是某体制内学校的5年级数学练习题,机构的老师说一般情况下,这是初中才会涉及到的几何内容。

现在,好的公立学校都会有自己的“金牌教材”,学校自主编制,不对外售卖,只给校内学生上课。这些教材涵盖的内容大多都是超前的。

其实国际学校的教学未见得真的差,但教学方式、进度、目标的不同,与公立学校横向对比会显得国际学校很弱,再加上好的学校一直在超前,导致家长更加焦虑。

2、国际学校的质量参差

我们的国际学校还在发展中期,并不成熟,加上现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学校生源、师资、学校体系存在参差,所以某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

国际学校数学题目(公立初二教国际高一写数学)(7)

最后说两句

公立学校的数学和国际学校的数学孰强孰弱?孰优孰劣?并不是可以简单对比可以得出。

公立数学的基础知识扎实,国际学校的思维逻辑更实用,这么说来,二者结合或者还能得出1 1>2的效果。我想这也是部分家长选择低龄段在公立学校打基础,高年级再转去国际学校的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