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忆矣。”

庄子南海有鲲(逍遥游北冥有鱼)(1)

为何此刻读庄子?

当前疫情反复,再次扰乱了我们原本常规的生活节奏,变得如此“非常”,人们基本出行都受到了限制,需日日关爱好自己的“绿码”,纵然头顶上炎炎烈日,也只能戴着闷热又阻碍自由呼吸的医用口罩,穿梭在人来人往中。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远,反而越觉得更有安全感,被束缚在条条框框中,愈加渴望安宁,向往自由。

我们正身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呢?

生态环境、职场竞争、亲子教育、通货膨胀等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各种在过去相对较不“文明”的时代不曾出现过的问题,正大肆侵袭着现在的我们。

没有战火的时代,烽火可以隐藏在食品安全之中;

没有硝烟的时代,娃娃的升学教育就是无硝烟的竞争;

没有斩首士卒的时代,疾病与战争的隐喻可能正以衣、食、住、行,甚至育、乐等另一种方式,缓慢而无声地进行……。

面对世间纷纷扰扰,不如暂且摆脱现实的影响和制约,立秋时节,正是时候读《庄子》。

庄子南海有鲲(逍遥游北冥有鱼)(2)

何为逍遥?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生活于剧烈动荡不安的时代,曾担任过漆园吏一职,是与孟子、楚威王、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的人,他是老子的信徒,在《老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思想风格的哲学体系。

庄子身处的战国时代,人能拥有的福分比羽毛还轻薄,飘忽不定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去承接、拥有;

而灾难祸患却正如全球新冠、郑州特级暴雨般,比山河大地还要沉重,想要闪避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全身而退。

庄子却难得“逍遥”。

在中国文化里,“逍遥”这两个字,是庄子最先提出来的,相信每个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

《逍遥游》作为《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哲学思想的精髓。

那么,何为逍遥呢?

逍遥是一种自由,又不仅限于是我们身体的自由,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永不枯竭。

逍遥的基础是“无待”,也就是不需要依赖凭借任何外物,任何条件来达到的一种境界,做人要有选择事物、分辨是非的能力,不然就容易拘泥于不自在的状态中。

现实中,我们很容易受到大众舆论的引导,盲目跟风做事,比如,自媒体上频繁报道、评论的网红餐厅、景区、化妆品等,人们就喜欢一窝蜂扎堆去消费,他们真心喜欢这些网红的东西吗?其实不见得,看似潮流的趋势并未带来良好的体验感,网红往往也是昙花一现,很少能够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与其追求外物带来的短暂愉悦,还不如回来做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让自己过得更好上。

逍遥是逍遥,游是游。因为逍遥,才可以游。

庄子南海有鲲(逍遥游北冥有鱼)(3)

鲲鹏志万里

庄子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有一套逻辑,会像你熟悉的朋友一般,亲切又生动地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不断琢磨其中蕴藏的道理,不知不觉就从中规中矩的传统儒学思想中跳脱出来,带我们进入一个非常魔幻的神话世界,打破原本狭隘的对时间与空间的看法。

庄子诉说的第一个故事,有个气势磅礴的开端。

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很熟悉,朗朗上口。他说传说中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边幽深的大海,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身形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因为它实在太过巨大,所以从来没有人能一览它的全貌。

有一天,鲲离开海洋,摇身一变,化为一只大鹏鸟。大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这么大,这么长,完全超乎我们人类视觉上的想象。

它奋力一博,振翅而飞,仿佛动用了花千骨的洪荒之力,激发生命到了充满能量的最高点,展开的羽翼,好像从天际垂挂的云幕,无穷无尽。当大风吹起,海洋汹涌动荡的时候,它便启程,飞往最遥远的南方,那片广阔无垠的“天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部书中说:当大鹏要飞往遥远的南方,双翼一振,有深达三千里的大洋供它起飞,有高达九万里的巨风载它上行,凭借着六月的大风产生的气流而飞,它才有办法向最遥远的南方飞去,所以这个大鹏鸟不只是靠它翅膀的力量在飞,也不是想飞便能飞的。

大鹏活得自由自在吗?大鹏游得逍遥吗?难说。

庄子认为,凡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说是真正的自由自在、真正的逍遥。简言之,凡受环境条件约束者,皆非逍遥也。

大鹏飞上高空,看见云气如野马般奔腾,如尘埃般飘浮,看见万物彼此间吹呴滋养、相互依存。

大鹏看见的苍苍天色,就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吗?

大鹏飞往的遥远南冥,就是最高最远的地方吗?如果大鹏飞抵的已经是最高最远的地方,那么居高临下俯瞰大地,就都是真的了吧!

庄子南海有鲲(逍遥游北冥有鱼)(4)

“化”实现了由鲲到鹏的演化,也实现了从游于冥海到飞于青天的转变,这意味着挣脱现实的困境,也打破了活动空间的限制。这一系列过程意味着鹏对怎样迁徙了然于心,从容不迫,这个过程中就是逍遥。

我们每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就有很多很多的梦想,也常常会梦见自己长了双翅膀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然而,长大后,现实世界会让梦想受到不断地打击,挫败感强了,我们渐渐变得不爱做梦了。

到有一天真正成人了,接受了所有成年人的规则与限制,你再也飞不起来,或是根本就不想飞了。

这个时候真的应该回头来读庄子,因为庄子告诉你,你的身体里面还有一个梦想的部分:那就是如何让自己变得逍遥?

我们如何去激发自己生命里面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潜能,让自己努力地飞起来,去感受天空辽阔跟无边无际,天下绝景尽收眼底的震撼。

你忽然会觉得原来人世间琐琐碎碎,那些小家子气的事情,其实忽然之间就不那么重要,这是庄子希望人生要做的,因为庄子希望把我们提高到天的角度,而不是掉在世间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中被不断捆绑、束缚。

庄子想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自在。

他设想的,是一种至知的生命境界。

所谓生命境界,就是生命的尺度和终极的追求。

生命的尺度不同,会造成眼界的不同,而不同的眼界,会带来不同的追求。

你原来可能是北冥的那条潜沉深海的大鲲,如果你努力有梦想,最后可以怒而飞,你飞起来以后就变成其翼若垂天之云的一只大鹏鸟。

庄子用了非常魔幻、超现实的方法,希望我们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见识和格局。我想,这就是从《逍遥游》思想中提炼出来对生命最大的敬畏和鼓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