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孔门十哲: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那么,孟子的弟子有多少呢?著名的都有谁?

孟子的徒弟依次排名(孟子的弟子都有谁)(1)

一、乐正克

乐正克,复姓乐正,名克,鲁国人,曾为鲁臣,是孟子弟子中唯一的官员。

二、公孙丑

公孙丑,复姓公孙,名丑,齐国人,今寿光市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寿光伯,从祀孟庙,一直位设东庑之首。

三、万章

万章,姓万,名章,齐国人,今淄博博兴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西庑之首。万章博学好问,“尝与孟子辩论尧舜禹禅继,伊尹、孔子、百里奚出处,与夫交际之礼,不见诸侯之义” 。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孟子》一书中有《万章》篇,是《孟子》一书中与孟子问答最多的弟子。

四、公都子

公都子,复姓公都,其名不显,“楚有公子田,食邑于都”,疑为楚人。能言善辩,勤于思考,学养深厚,连孟子都赞“公都子有学业”。

五、陈臻

陈臻,齐国人,今蓬莱人。性格内向,颇有心计,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蓬莱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相传是孟子出游列国时负责保管钱财和生活保障的弟子。

六、陈代

陈代,姓陈,名代。温文尔雅,长于伦理之学。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沂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

七、屋庐连

屋庐连,复姓屋庐,名连,任国人,今济宁市人。由《孟子•告子下》“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 知之。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奉符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

八、高子

高子,姓高,一名高齐,齐姜太公之后,食采邑于高,因以为氏。赵歧注云:“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

九、孟仲子

孟仲子,姓孟,名仲子,邹国人,今邹城人。东汉学者赵歧 注云:“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学于孟子者也”,认为孟仲子是孟子的堂弟。

十、充虞

充虞,姓充,名虞,出自从周官充人以后,以官为氏。曾随孟子游齐,又随孟子归邹。充虞深得孟子信赖,常随孟子左右。《孟子》一书中记载了有关充虞的两件事,即“木美之问”和“不豫色之问”。

十一、徐辟

徐辟,姓徐,名辟,邹国人。《广韵》注谓:“徐氏,颛顼之后,伯益之子,受封于徐。

十二、彭更

彭更,姓彭,名更,《广韵》注谓:“彭氏,大彭之后。”敏而好学,好标新立异,但常失之于偏颇。

十三、咸丘蒙

咸丘蒙,复姓咸丘,名蒙。齐国人,祖上鲁国人。咸丘本是地名(原在鲁国)。鲁大夫食邑咸丘,因以为氏。“齐之隐士。

十四、桃应

桃应,姓桃,名应,邹国人。桃应好学尧舜,又习法制,他以舜为例,向孟子请教孝与法的关系。

十五、浩生不害

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约年少孟子四十岁左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

十六、盆成括

盆成括,复姓盆成,名括。“尝欲学于孟子,闻道未达而去”。盆成括从学于孟子,道未通而急于出仕。

十七、滕更

滕更,姓滕,名更,滕国人。赵歧《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 滕更求学于孟子门下,因滕文公与孟子的友好关系,颇有优越感。

十八、季孙氏

季孙氏:复姓季孙,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丰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季孙氏。性格“倔而拗”。

十九、子叔疑

子叔疑,复姓子叔,名疑。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承阳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子叔氏。性情桀骜不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