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将信息按照“鱼骨”的形状去书写这一简单规则,无论是谁,都可以立刻开始尝试,实现信息整理的“视觉化”和“构造化”,使其易于阅读和理解。——大前研一

职场上,高效记录和整理信息是一个技术活

记录和整理信息基本上是我们每天必须干的工作。尤其是在开会的时候、业务培训的时候、商务谈判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把繁多的信息整理成结构清晰的记录。

但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信息总是会出现记录不全、字体潦草、无法辨认、纲目错误等等问题,事后更是无法有效整理。

有时即使有意识地告诉自己,会议非常重要,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听,迅速有效地记录信息,但是也很难做到。

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这本日本作家驹井伸俊写的《鱼骨笔记术》,才发现不是自己记不好,而是根本就没有掌握有效记录信息的方法。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

什么是鱼骨笔记术?

鱼骨笔记术,就是按照鱼骨的形状记录信息,将信息的“全貌”和组成全貌的“各个部分的关系”展现出来,鱼骨与鱼骨相连接的地方体现信息的关联性,实现信息构造化,结果可视化。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2)

鱼骨笔记术与我们常用的纲目笔记和思维导图笔记相比较,有什么优点呢?

①纲目笔记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3)

以我最近看的《公司法新解读》这本书为例,按纲目记笔记的话,在构造化上会非常出色。

但是,按照这种形式所记的笔记,无论是记笔记还是之后查看笔记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枯燥。

同时,经过构造化的内容,阅读起来容易抓住整体感觉,但是并不一定适合“记忆”。因为单纯地将信息罗列在面前,很难引起视觉上的刺激。

②思维导图笔记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4)

与纲目笔记的构造化相比,思维导图是以放射线状发散开去的,能够很好的实现视觉化效果。

但是,思维导图是以放射线状发散开去的,整理信息时,如果控制不好,就会让信息发散过度,给人难以总结的印象。

所以,以上两种方法相比较,纲目笔记能够实现构造化,却不易实现视觉化。思维导图容易实现视觉化,却不容易实现构造化。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③鱼骨笔记术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5)

鱼骨笔记术,能够将“整体”分成“构成它们的各部分”。也就是说,能够很好地将“各部分”从“整体”中拆分出来,或者是用“各部分”去构造一个“整体”。

可以一眼就掌握整体图,也可以一眼看到细节,既能将信息进行“容易理解的构造化”,也可以将信息进行“容易阅读的视觉化”,信息能够被很好地理解。

所以,鱼骨笔记术兼具了纲目笔记和思维导图笔记的优点,同时有效避免了它们的缺点。

鱼骨图的画法有哪些步骤呢?

鱼骨图,基本顺序是写出鱼头,然后写背骨,然后是大刺,然后是小刺,按照这样的顺序书写即可。主要分为6个步骤。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6)

①鱼头

决定笔记的主题,然后将主题写在纸张中央的最左端,用方框或圆圈将其框起来。请将这看作鱼头。

作为“笔记法”使用的鱼骨图,将鱼头画在左侧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这是因为横着写的时候,书写方向是从左向右的,而且更容易一边看着前面的内容一边继续往下写。

同时,一边看着主题一边记笔记,可以更好地意识到正在书写的内容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加深理解。

②鱼的背骨

沿着鱼头向右画一条(有箭头的)粗线。这是鱼的背骨。

③鱼的大刺

将主题分为3~8个副主题,并将其分布于背骨的周围,用方框或圆圈框起来,然后朝着背骨的方向画出有箭头的线。这是鱼的大刺。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7)

大刺作为副主题,可以按照四种类型顺序排列。

第一:将优先级或重要程度较高的内容写在离鱼头相对较近的位置(优先级型)

如果已经提前构思过内容,这样的书写方式可以有效表现内容对主题的影响和重要性。

第二:在背骨上方从左向右书写,然后在背骨的下方从左向右书写(并列型)

在开会或是商议事情需要记笔记时,这种笔记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一边看着前面记录下来的内容,一边做新的记录。

第三:在背骨的上方从左向右书写,然后在背骨的下方从右向左书写(时针型)

基本感觉是从主题(鱼头)开始,再回到主题(鱼头)的状态,优点是笔记的内容不会断开,适用于记录故事性较强的或是讲座类型的笔记。

第四:将对立的内容分别写在背骨的上方和下方(对立型)

例如优点和缺点,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和做不到的事情、个人与集体、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等,将对立的项目以背骨为中心,分别写在背骨的两侧。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8)

④鱼的中刺

在各个副主题引申出的大刺周围进行更详细的内容补充,然后向着大刺的方向画出带有箭头的线。这是鱼的中刺。

⑤鱼的小刺

在中刺的周围进行更加详细的内容补充,向着中刺的方向画出带有箭头的线。这是鱼的小刺。

⑥鱼的毛刺

如果需要进一步书写详细内容,可以继续在鱼骨周围进行补充,然后用带有箭头的线将其与上一级鱼骨进行连接。这就是鱼的毛刺。如果依然有需要,还可以继续写出毛毛刺、毛毛毛刺等等进行细化。

以上就是鱼骨图画法的6个步骤。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9)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找我一块加盟葡萄酒专卖,我就画出了“葡萄酒的基础知识”鱼骨图,一步一步向大家讲解6个步骤。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0)

葡萄酒的基础知识

①鱼头

首先,画出鱼头。将一张A4大小的纸横过来放,在纸的中间最左端写下题目“葡萄酒的基础知识”,然后用方框或者圆圈框起来。

②鱼的背骨

然后,画出鱼的背骨。从右侧向着鱼头(主题)的方向画一条有箭头的粗线。在这之后,想象着以这根背骨为轴,将搜集到的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写在周围。

③鱼的大刺

为了画出鱼的大刺,可以先看着鱼头和背骨,将3~8个想知道的关于“葡萄酒的基础知识”(副主题)或能想到的内容写在背骨的周围,用方框或圆圈框起来。

例如,写下“什么是葡萄酒?”“葡萄酒的产地”“葡萄酒的制作方法”“关于葡萄酒的故事”等5个副主题,然后向着背骨的方向斜着画出带有箭头的线。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1)

④鱼的中刺

将目光转移到各个副主题,添加更详细的信息。例如在“什么是葡萄酒”的大刺周围追加“定义”、“种类”和“成分”做中刺。

同样,在“产地”的大刺周围添加“欧洲”“新世界”“日本”“其他”等关键词做中刺。

到这一层级时,对于是否要将关键词圈起来,没有特殊的要求。如果纸面的空间够用,用圆角的长方形将内容框起来,会更方便阅读。

⑤鱼的小刺

从大刺“什么是葡萄酒?”开始,到中刺“种类”等展开,然后再用小刺进一步详细化。

从中刺的“种类”开始,包括“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无醇葡萄酒”“起泡酒”等等。

同样,在大刺“产地”周围的中刺“欧洲”,可以添加“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其他地区”等详细内容。

在小刺“法国”的周围还可以添加“波尔多”“罗讷”“卢瓦尔”“香槟”等法国不同的葡萄酒产区。

将每一根小刺都向“法国”方向画出带有箭头的线。

在周围补充了更为详细的内容后,朝着中刺的方向画带有箭头的线。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2)

⑥鱼的毛刺

还可以将小刺的信息进行进一步补充和丰富。

例如,红葡萄酒是由黑葡萄或红葡萄制作的,与肉类搭配更好。

白葡萄酒是由白葡萄制作的,与鱼类菜品搭配更好。

在这里,就可以在小刺“红葡萄酒”上添加“黑/红葡萄”“肉GOOD!”做毛刺,在小刺“白葡萄酒”上添加“适合搭配鱼类”做毛刺。

如果想要继续添加详细信息的话,可以在毛刺的下面继续追加毛毛刺(更小的刺)。

比如,对于毛刺“黑/红葡萄”,可以添加“完整果实”做毛毛刺,在毛刺“白葡萄”周围可以添加“只用果汁”。

另外,在书写大刺、中刺、小刺、毛刺、毛毛刺……时,可能会遇到“空间不够写不下了”或是“想要就小刺‘法国’的葡萄酒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等情况。

这时候只需要再拿出一张纸,将“法国葡萄酒的基础知识”做成鱼头,开始一个新的鱼骨就好。

这样一来,你是否已经已经发现信息构造化和视觉化的效果呢?鱼骨图也实现了“掌握整体”和“查看局部”的有机结合。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3)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更好的运用鱼骨图提高工作效率呢?

第一:运用鱼骨图读书,可以迅速了解书的结构,将书中的信息通过再构造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以最近阅读的驹井伸俊《解决问题的实践与构造书》为例进行讲解。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4)

①明确目的

首先明确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想要通过阅读这本书得到什么?比如,我看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如何解决职场上的问题。

②理解书的结构

首先,通过目录、前言、后记、附录等对书的内容、面向的读者群以及书的难易程度进行确认,找出书中的关键词,比如,这本书的关键词是解决问题。

③鱼头和背骨

在鱼头上写上关键词“解决问题”,然后向着鱼头的方向画出背骨。

如果实在找不出关键词,也可以把书名写在鱼头上。

④将目录做成鱼骨

通常书的内容会分为几章,每章又会分成几节,将目录中的章作为鱼骨图的大刺,节作为鱼骨图的中刺。

《解决问题的实践与构造书》这本书由7章组成,朝着背骨的方向画出7根大刺,然后将各章的标题写在大刺顶端。至此,这本书的构造已经跃然纸上了。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5)

⑤追加小刺

将目录做成大刺和中刺后,对书的构造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如果是关于商务的书籍,通常都会有较强的逻辑性,构造也比较科学,画出来的鱼骨图的平衡感也会一目了然。

随着书籍的阅读,将通过书籍内容获取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作为小刺追加到鱼骨图里即可。

比如,第六章,我写上了“战略图、7S、4P、AIDMA、SWOT”框架分析模型。

⑥完成

随着一点一点追加的小刺、毛刺,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鱼骨与鱼骨之间的关联。

对于这些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箭头、颜色或是特别标注等来进行表示。

在鱼骨图的左上角写上作者、书名等书的基本信息,鱼骨图就完成了。看着完成的鱼骨图,就可以俯瞰整本书的内容了。

鱼骨读书笔记并不是仅仅为了进行信息整理而存在的,可以将书中的章写成大刺,然后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是自己的理解加入新的中刺、小刺,用自己的见解重新构造这本书。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6)

第二:运用鱼骨图参加讲座、培训、谈判,能够有效理清内容体系,快速获取重要信息

下面,我以听的“职场人士高效能工作的方法”讲座为例进行讲解。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7)

①明确目的

为什么来参加这个讲座。我的目的就是提高职场工作效率。

②鱼头和背骨

根据讲座的题目、小册子、会场的氛围给你的印象写出鱼头。由于我听课前没有多少印象,所以就将讲座题目写在了背骨上。

给大家推荐一个有趣的方法,可以将授课人的样子画在鱼头旁边,像漫画人物说话一样,让关键词从演讲者的嘴里说出来。

这样在之后复习时,能够回想起授课人的样子,而且更容易想起参加讲座时现场的情景。

③鱼骨

如果讲座资料中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分类,那么可以直接拿过来当作大刺。如果没有资料或是资料并没有对讲座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根据讲座结构选取关键词当作大刺,或者假定讲座会按照背景、论点1、论点2、论点3……结论的进程,根据讲座的进展情况调整大刺。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8)

④追加小刺

将授课人的主要想法和自己关心的内容作为中刺、小刺添加到鱼骨图当中。

⑤完成

画好箭头和标示,将刺与刺之间新发现的关联或需要强调的部分作出明显的标记。如果可能的话,在背骨和大刺之间,或刺与刺之间增加一些关键的词句。

通过观察鱼头和背骨、大刺的刺与刺之间的内容,授课人的内容便可一目了然。

听讲座的时候,可以留意着记下刺与刺之间的关键词句和讲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

采取类比的方法,参加培训和谈判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技巧。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19)

第三:运用鱼骨图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分析真正原因,制定有效对策

①“为什么?为什么?”鱼骨图,找到引起问题的真正原因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20)

“为什么?为什么?”鱼骨图

在“为什么?为什么?”鱼骨图中,将问题作为鱼头,将推测引起问题的原因当作大刺。

通过反复探究“为什么?为什么?”来落实小刺。如果能够完成“为什么为什么?”鱼骨图,就能找到引起问题的真正原因。

比如,我们单位围绕提高工作效率,虽然给员工布置了任务让大家提交一些改善工作的方案,但方案却迟迟提交不上来。

让我们就用“为什么?为什么?”鱼骨图探究一下为什么方案总是提交不上来吧!

在鱼头处写上“没人提交改善工作的方案”,然后思考一下导致问题的要因可能是什么,将它们作为大刺。

这里我们先暂定有如下4个分类:“每个人”、“上级”、“职场”和“活动方案”,如下图所示。

然后,探究什么是导致大刺的要因,将其原因作为中刺,再去探究什么是导致中刺的原因,将其作为小刺,通过反复的“为什么?为什么?”来找出真正的原因。

再次确认已经完成的鱼骨图,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原因,或是因果关系不明确的地方。

在写出来的众多原因当中,找到对鱼头影响最大的3~5个原因。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21)

②“怎么办?怎么办?”鱼骨图,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22)

“怎么办?怎么办?”鱼骨图能够表现问题与对策之间的关系。

“怎么办怎么办?”鱼骨图与“为什么为什么?”鱼骨图的构造是相同的。

将希望解决的问题作为鱼头,将可能实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大刺。

然后通过反复探究“怎么办?怎么办?”来落实小刺。完成了“怎么办怎么办?”鱼骨图后,选择实现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然后付诸行动。

下面,让我们以“如何提高营业额?”来探讨具体解决方案吧。

将“如何提高营业额”作为鱼头,然后思考能够成为要因的大项目,将其作为几根大刺,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将大刺的各个要因要“怎么办?”具体化,将对策作为中刺,然后将中刺的对策要“怎么办?”具体化。

这样反复探究“怎么办?怎么办?”,继续深挖对策。

再次确认画好的鱼骨图,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对策,或是鱼头与中刺间的关系是否有尚不明确的地方。

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选择3~5个对鱼头影响力最大的要因。

用鱼骨图分析工作效率低(当你工作思路模糊时)(23)

今天,我们主要围绕“鱼骨笔记术”进行了阐述,讲解了6个基本步骤,并以“葡萄酒的基础知识”为例进行了演示,提出了日常工作生活中应用的三个方法:

第一:运用鱼骨图读书,可以迅速了解书的结构,将书中的信息通过再构造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运用鱼骨图参加讲座、培训、谈判,能够有效理清内容体系,快速获取重要信息;

第三:运用鱼骨图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分析真正原因,制定有效对策。

希望大家看了后有所启发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