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7月27日,东莞殡仪馆的殡葬工何亚胜,像往常一样步入停尸间。这时,一阵微风吹来,一条裹尸单飘落在地。

何亚胜捡起裹尸单正要给“尸体”盖上,猛然间,他看到 “尸体”的肚子有些微动,以为是错觉,他使劲眨了一下眼,这回,他又看见“尸体”的手也动了一下。

一瞬间,何亚胜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赶紧朝着馆长办公室跑过去。

馆长立刻请来了120的医生和警察。

事后,何亚胜得知,这具“无名女尸”是个年轻的女孩,至今无人认领。

从此,何亚胜与“女尸”结缘,而“女尸”日后发生的变化,更是轰动了全国。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1)

01

这具无名“女尸”,身体有些浮肿,全身沾满了泥巴,衣服也破烂不堪,更要命的是,还散发出一阵阵恶臭。

“女尸”被送到了东莞市的东城医院,医护人员发现她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的现象,还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身体多项器官也已衰竭,气息很微弱,加上全身脏兮兮的,也难怪会被当作“女尸” 处理。

但其实,“女尸”是个妙龄女孩。

经过医生的抢救,女孩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院找不到她的家属,只能请了个护工照顾她。

由于情况特殊,对女孩的照顾必须要非常细心周到,护工照顾了几天,熬不住就跑了。没办法,医院只能让护士们轮流照顾女孩。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2)

一天,女孩终于清醒过来了。她环顾四周雪白的墙壁,一时搞不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你可算醒来了!”这时,有个医生进来了。

女孩这时才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突然想起什么,着急地对医生说:“大夫,我得赶紧回厂里上班了!”

医生看着她,无奈地摇摇头说:“上班?你才刚从阎王爷那回来,身体这么弱,好好养着吧。”

女孩听闻,瞪大眼睛,满脸疑惑:“我是怎么到这来的?这的医药费贵不贵?”

面对女孩一连串的疑惑,医生耐心跟她讲起殡葬馆的经历,并让她放心,医院已免除她的一切费用,她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把病养好,争取早日出院。

女孩听完,先是一阵惊恐,紧接着感动涕零。她缓了缓情绪,慢慢回忆起前前后后的一切,并向医生诉说了自己的故事。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3)

02

女孩名叫陈翠菊,当时才18岁,家住在贵州一个大山深处的苗寨。在那里,上学是件很奢侈的事,特别是女孩。

在同乡的帮助下,渐渐长大的陈翠菊很快成了一家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

陈翠菊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她从学徒开始,每天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不久,不幸的事发生了。

身体单薄的陈翠菊自从来到东莞,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经常上吐下泻,一开始,陈翠菊并没有介意。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4)

陈翠菊不舍得花钱去看医生,也不舍得买好点的饭菜改善一下饮食条件,她就这样每天死死地撑着,熬着。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但是,她不敢告诉别人,担心厂里会因为身体不好而开除她。

一个休息日的午后,同宿舍的女工都约好出去走走,顺便买点日用品。

陈翠菊本想好好休息,尽快恢复体力。但是,第一次走出大山,她也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

于是,就安慰自己说,和同伴们出去走走,透透气,说不定身体会好点。这样想着,陈翠菊就和伙伴们一起出门逛街了。

不料,走了一会儿,她就觉得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的,明显体力不够了。后来,她就落在后面,和大家走散了。

陈翠菊晕晕乎乎地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河边,正巧看到有条小船停泊在水边,她就想到船上歇一会儿。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5)

不料,陈翠菊一只脚刚踩上船沿,船身就摇晃起来,她身体一下失去平衡,就摔到了水里。

陈翠菊怎么都没想到,这一摔,竟摔到了火葬场,更没想到,“一觉”醒来,自己成为“复活女尸”的消息已传遍了整个东莞市。

陈翠菊后来才知道,那天她落单后,同事们顺着原路找过她,她的好朋友也到过那条河边喊她,但是都没有找到。厂里只得报了走失。

幸好后来被好心的路人救起,但当时的陈翠菊已经探不到气息,而且被泡得全身浮肿,满身满脸的污泥,又散着臭味,大家都以为她已经死了。

由于陈翠菊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几个好心人不忍心她暴尸荒野,就一起把她送到了殡仪馆。

殡仪馆只能把她当做“无名女尸”来处理。

幸运的是,她被细心的殡葬工何亚胜发现了,加上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她终于获得重生。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6)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陈翠菊的身体渐渐恢复了。但是,由于她的身体还太瘦弱,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电子厂工作,只能回贵州山村。

医院不仅没收取她的住院费用,还给她买了回乡的票,并给了她800元的路费。

03

陈翠菊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广泛的关注。

东莞艺术团还根据她的故事改编成了粤剧《彩菊回乡》,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信,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地飞到她的家乡。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7)

其中,有一封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这封信来自浙江金华,是一个名叫陈仲濂的美术老师写的,他建议陈翠菊带上弟弟跟自己学习绘画。

陈翠菊惊喜万分,这对于从小封闭在落后山村的她来说,无疑是条很好的出路,而且,如果学会了这一技能,也就能帮助家里改善生活条件了。

1995年10月,陈翠菊带着弟弟,走出了山寨,千里迢迢来到浙江金华,找到了这个好心的美术老师。

陈仲濂老师马上到学校给姐弟俩申请了学位,学校领导很快批准了,但学校却不同意免除姐弟俩的学费。

于是,陈仲濂老师跟家里人商量,资助姐弟俩学绘画,虽然陈仲濂老师的家里也不富裕,但没想到他的提议,很快得到家里人的支持。

陈仲濂把姐弟俩安置在自己的画室,并语重心长地对陈翠菊说:“绘画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急不来的,要慢慢领悟,细心揣摩,千万不能心急啊。”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8)

陈翠菊不住地点头,而且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绘画学好,不辜负陈仲濂老师的这份恩德。

然而,由于陈翠菊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书又念得少,看不懂那些理论书籍,因此,她学得很吃力。

陈翠菊怕辜负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内心越来越焦虑。

陈仲濂老师把这些都看在眼里。

有一天,他语重心长地对陈翠菊说:“十年寒窗苦读,才能有所成就,绘画也是一样的,所以不必心急,初期先把基础打好。”

说着,陈仲濂拿出陈翠菊第一次临摹的画作,和她现在的作品放在一起,说道:“你看看,你一直在进步中,所以不要气馁,耐心画,你可以更好。”

有了陈仲濂老师的提点和鼓励,陈翠菊内心更加笃定。后来,为了更专心绘画,她把绘画点从客厅搬到了“画室”。

这个画室其实是一个鸡舍改装的,六七平方米大,条件很简陋,一个像样的门都没有,只能用塑料膜遮挡。冬天使人冷得手指冻僵,夏天又让人热得汗流夹背。

然而,陈翠菊每天把自己关在这小屋里勤学苦练。日复一日,坚持不懈。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9)

一天,陈翠菊坐在桌前,久久地看着一幅山水画出神,陈老师走到她身边,她竟然都没不知道。陈老师温和地说:“这幅画很美”。

她有点茫然地说:“我的画看起来少了点什么。”听她这样讲,陈老师欣慰地笑着说:“少了些气韵,你仿名家的画,只是形似,神不够。多读古诗词,细心揣摩。心里有什么,才能画出什么。”

陈翠菊点了点头。慢慢地,陈翠菊的绘画水平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陈老师还把她的作品拿去参加展览,没想到反响不错,慢慢地,陈翠菊在书画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04

经过10年的潜心苦练,陈翠菊彻底脱胎换骨了,从普通的苗寨姑娘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艺术家。

她开办了个人画展,声名远扬。

后来,陈翠菊的作品远销新加坡、法国、美国、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她被评为国家一级书画家,享有国家艺术大师的殊荣。

喝水不忘挖井人。

2000年,功成名就的陈翠菊邀请陈仲濂老师,一起回到她的故乡贵州。

她在家乡开了个人画展,所得款项都捐给了当地的贫困儿童,用作教育基金。她希望家乡的穷苦孩子也像她那样,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

陈翠菊感念师恩,在陈仲濂经济困难时,她义无反顾地多次资助,一如当年陈仲濂老师对她姐弟俩那般用心。

每当人们夸赞陈翠菊卓有成就又大爱无疆的时候,她总说:“是陈老师的提点和帮助,才有了现在的我。”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10)

陈翠菊常怀感恩之心,她一直念念不忘那个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殡葬工何亚胜,她曾经给何亚胜寄过一张明信片,上面写了满满的感激之言。

2006年,陈翠菊趁着开办巡回画展的机会,去东莞郑拜访了何亚胜。陈翠菊身着苗家女子的节日盛装,用苗家人特有的隆重大礼拜谢了何亚胜。

何亚胜万万没想到,当年他无意中救下的那个瘦弱女孩,虽然已经成了大画家,但还一直惦记着他,很受感动。

陈翠菊还借此机会,回到了当年救助她的东城医院。

走进医院大门那一刻,她心情无比激动。见到当年的白衣天使,她“扑通”一声跪下来,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她无尽的感激之情。

后来,陈翠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她对东城医院的感恩。

在东城医院60周年纪念日,她画了一幅《旭日东升》,赠送给医院,寄寓她对东城医院最美好的祝福。

真实殡仪馆女尸化妆过程(95年东莞殡仪馆18岁)(11)

05

如今,陈翠菊已拥有自己的画室,她每天都要在画室画上十几个小时,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她始终默默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

她想以最佳的画作,回馈所有帮助她的人,回报整个社会。

如果没殡葬工何亚胜的及时发现,没有东城医院的全力抢救,没有美术老师陈仲濂的悉心栽培,或许陈翠菊的生命轨迹不会被改写。

陈翠菊是幸运的,正是这些好心人,从肉体至灵魂的救治,她才实现完美蜕变。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陈翠菊正在践行着这美好的德行,用她的画笔把爱传递,温暖社会。

作者:赵华

编辑:阿淑

参考资料:婺城新闻网《陈翠菊:凤凰涅槃改写人生》 杨诗悦 2015.2.27

黔东南信息港《从“无名女尸”到高级女画家的感人故事》200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