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1)

在大众的眼光中, 似乎外向的孩子更“吃香”。因为他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不胆怯,而且似乎看起来还很给家长“长脸”。因为外向的孩子中还有一部分会表现得落落大方。

外向相对的另一种性格就是内向。

那,难道内向的孩子就一定差吗?

在面对孩子内向时,家长需要很着急吗?

周末在商场遇到了同事一家,同事赶忙招呼孩子喊“阿姨”,可是孩子完全不配合。小家伙沉默的低着头,看着自己的小脚丫。同事又提醒了几次,但是孩子仍然没有回应,于是同事无奈的说,“孩子就是这样,每次让她打招呼,都很不配合,她太内向了!”谈话间,同事多次提到孩子很胆小,每次遇到新的小朋友后,孩子都不管上前去和小朋友玩。甚至小区里的滑梯都要等到小朋友们不玩儿了才敢过去玩。有时候孩子被同事逼急了,只得怯懦的说“妈妈,我不敢”。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2)

其实很多家长都遇到孩子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的状况,也有很多父母为此感到尴尬。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也常会埋怨孩子太内向。通常听到父母这样评价自己,孩子也并不会反驳。很多家长也会认为这是一种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但是我们作为成年人也好,我们都很容易受到“标签”的影响。更不用说小孩了,孩子更容易从外界,尤其是家长的评价中,得知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同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说孩子太内向了,太害羞了。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害羞”的标签。长此以往,孩子也会觉得害羞是一件错的事情,对自己的评价——也会认为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从而产生负面的影响。有些人总说性格是天生的,但我认为性格是后天养成的。那么,害羞的孩子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小小的内心世界里又是怎么想的呢?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外向一些,又应该采取怎么样的引导方式才是对的呢?

01害羞的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3)

闺蜜家的孩子在家里很开朗,很喜欢在父母面前表现节目。可是孩子到了公开的场合却完全是另外一种表现。比如说在幼儿园里,老师组织大家准备一场小的演出,来观看的也不过是小伙伴们的家长。可是闺蜜家的孩子却十分不愿意参与,面对老师的鼓励孩子表现得很害羞,并不愿意配合老师的引导。闺蜜很纳闷,为什么孩子在家里爱蹦爱跳的,怎么到了幼儿园就很害羞了呢?

但是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是家里长辈们唯一的关注,但是到了幼儿园之后,幼儿园里的老师要照顾到所有小朋友。不可能只照顾一个小朋友。这样的落差就导致了孩子在家里很开朗,到了幼儿园之后就很内向。这种情况只能说孩子有点害羞,而并不是退缩。孩子这样的表现是说明了孩子是渴望得到关注。作为家长要明白害羞和退缩的区别,而不应该在孩子一开始害羞的时候,就赶鸭子上架似的。赶鸭子上架的后果就是孩子从害羞变成了退缩。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4)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在公开场合容易害羞的状况时,通常会认为这是孩子行为怯懦的表现。会对孩子提出批评或者指责,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会引起孩子行为表现的改变,反而造成了孩子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加容易形成内向的性格。

事实上,容易害羞的孩子更加渴望自己得到关注。出于害怕遭遇失败的心理,孩子在行为表达上蹑手蹑脚,担心如果自己表现不好就会影响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害羞的孩子更加注重留给他人的印象,更加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性格没有纯粹的内向或者外向。但是当孩子长期处于害羞的状态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会因为缺少锻炼的机会而受到一定的阻碍,孩子更加难以做到从容的应对公开场合。这就很容易形成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状况。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5)

02性格内向的孩子,不会过得太差

害羞的孩子可能一方面是想得到关注,另外一方面其实他们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也有着丰富的世界。

爱因斯坦曾说:“创造性思维是受到单调的平静生活和寂寞所刺激得来的。

可见“性格内向”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很多家长在为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的内向表现感到尴尬的时候。事实上,性格内向的孩子具备了很多独特的优秀品质。J·K·罗琳是有名的作家,她创造的魔法世界颠覆了人们对儿童题材文学的认知。它的活跃的思维能力令无数的粉丝惊叹,而事实上,她本人表示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她创造魔法世界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火车站,当天火车晚点了。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6)

她当时灵感涌现,但是因为腼腆的性格很难向他人开口求助借一支笔。于是她只好不停的思考,对细节的研究一步步的加深。最终火车晚点了4个小时,而罗琳也把灵感的细节刻画完成了。最终一个庞大的魔法世界得以建立。

在我大学参加学生会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敏敏。一开始,在我们开大会时我没见她发言,而且看起来内向而文静。但在她身上,我隐隐感受到了一股沉稳的气息。果不其然,在后面我们一起合作中,虽然平常内向的她,在我们关键时刻总是能提出关键的点出来。一次,在我们都被一个项目搞得晕头转向,咋咋呼呼的讨论时,她便时不时把我们的思路拉回来。这些咋咋呼呼的就是我们这些外向的人。

我一直认为内向的人心里总有着丰富的世界。虽然可能一开始,让人看不起并不很好接触。亦或是让家长觉得不知所措。就像J·K·罗琳以及我身边的敏敏,你敢说内向一定不好吗?

内向的孩子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奇妙丰富,安静内敛的外在表现反而使得他们更加有机会营造饱满的内心世界。孩子对外界环境的干扰接收的较少,这就使得孩子所处的环境更加平和,孩子的专注力得到很大的保障,更加有精力完成想要完成的内容。

03父母的哪些行为会让孩子由害羞到退缩?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7)

孩子的内向或者是害羞,可能是内心对自己的不够自信。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耐心的引导他们,而不是硬将他们改变成外向的性格。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内向性格的孩子并不是自我封闭或者自卑、胆小、怯懦的。他们只是跟性格外向的孩子,获取能量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却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向行为表达,不当的干预反而使得孩子容易变成真正的退缩。

经常提及孩子害羞的表现

很多家长时常在孩子面前提及孩子害羞,本来是出于提醒的初衷,结果反倒对孩子造成了心理暗示。孩子对自我评价也倾向于消极的心理暗示,父母的评价对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孩子甚至会倾向于按照父母的评价而进行行为表达。就像开头我提到的同事的孩子,她对孩子就是进行打击式教育。在外人面前说自己孩子内向,并为孩子的内向道歉。这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害羞是不对的。再加上硬扯孩子,让孩子一下子去接触陌生人。对孩子的依恋也产生了影响。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8)

急于让孩子融入团体

很多父母希望通过融于团体来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一些,但是这样强加给孩子的环境刺激,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的性格范围因为过多的外界刺激而变得越发的胆怯。

对孩子的内向表现很抵触

当父母对孩子的内向表达非常的抵触,或者说是非常的厌烦,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对自己产生过低的评价,很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也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行为认知。

04家长这样做,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9)

①为孩子营造交友的环境

当孩子有行为参照的样本时,更加能够体会到交友的乐趣。孩子在突破自己的情绪障碍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自信。在于同伴的交往中感受到相处的乐趣,增强内心的自我认同感。

②多对孩子进行鼓励

中国式父母习惯于打压式的教育评价,害怕对孩子的正面评价让孩子得意忘形。出于这样的教育思维,家长们很容易忽视对孩子的鼓励教育。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所能带来的正能量会让孩子更高的自信。

③尊重孩子的想法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10)

不管孩子是内向的性格还是外向的性格,家长最应该做的是予以尊重。不过多的对孩子进行负面的评价,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尊重孩子的情感表达,以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使孩子获得正向的反馈。

内向的孩子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也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他们在里面就像一个小精灵。在安静的探索这个未知而又充满好奇的世界。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论是外向也好,内向也罢。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陪着孩子,给与他们一些建议。内向的孩子也有充满大大的爱,不是吗?

“不好意思,孩子总是怎么容易害羞!”这样的话父母不要再说了,孩子的害羞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表达进行引导,但是却不应该随便的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本身具有独立性,父母有责任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11)

大家对孩子害羞的表现有哪些看法呢?对此有哪些教育引导的方式呢?欢迎分享。

我是小鸿儿妈妈,我是一名乐观开朗、乐于分享最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的宝妈。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多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