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际,中国科讯特邀辞赋家,推出《两弹一星元勋赋》系列,通过“赋”这一中华古典文学体裁彰显科学精神、弘扬爱国之情。以铭记这些为国无私奉献的国家脊梁,追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研制“两弹一星”贡献突出的23位科学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们是: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

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

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

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

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

赵九章、姚桐斌、钱骥、

钱三强、郭永怀。

这23位科学家,是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更是大众心中的英雄,全国人民永远崇敬的楷模。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介绍(两弹一星元勋赋)(1)

王大珩赋

作者:吕可夫

迅如闪电,炫若飞霜。耀浩渺之宇宙,破暗黑之洪荒。古往今来,屡复探奥;中研外究,竞欲登堂。震旦脊梁,唯丹忱而肩重任;龙人精萃,虽白纸而著华章。四海瞻兮,显赫王者之鼎;五洲仰止,璀璨大珩之光。

观夫一生,金坚玉璞。泰斗宗师,渟渊峻岳。洎其青岛幼读,即怀鸿鹄;清华业毕,已露头角。继之远涉重洋,负笈英伦而深造;潜心幽光,屈身反折而精琢。及至学集大成,术臻超卓。于是假香港而归航,倾赤诚以报国。建高瓴于世界,运智筹于帷幄。呕心沥血,竭虑攻关;鞠躬尽瘁,殚精兴学。

乃至科技领军,教育夯基。胸怀有梦,肝胆无私。壮疆防而出早计,占前沿而具先知。主导“八六三”,足昭远瞩;首倡“工程院”,尤见深思。至于镭射、激光,无不硕果累累;显微、色度,尤其独树枝枝。遑论遥感计量,更况光学玻璃。创多项第一,功何巨矣;数举世无双,勋何伟之!

噫嘻!公以博学明德,食草吐乳。置生死荣辱若云烟,视名利富贵如粪土。亮节高风,任劳任怨;勤稼默耕,茹辛茹苦。可谓精神挺立,难得风骨硬竖。尝闻邦兴凭之柱栋,国强仗以龙虎。典范甫彰,楷模必树。故而赋讴鹰扬,石勒凤舞。使曜芒与日月同辉,冀英名共天地为伍。长怀不绝,民族之魂;永垂不朽,光学之父!


作品导读:

辞赋是讲究用韵的文体。本篇在艺术构思上的亮点,是以“光学之父”四个字,作为全文四个段落的韵脚,并以这四个字,作为四个段落的尾字。这种表现手法,不仅醒目地将王大珩作为“光学之父”,通过艺术吸引力而深入人心;更将全文各要素融为一体,使王大珩因在两弹一星中的光学贡献,而光彩夺目!

该赋首段用形象语言描述光的概念、世界光学发展现状、王大珩在光学领域的贡献。但只点题,为后文留足空间。

第二、三段讲述王大珩从小立志,远洋求学,学成归国,以及在光学领域毕生追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最后一段阐发议论,以饱满的激情,代表千千万万个普通人,表达了对这位功勋科学家的无限敬仰之情!


作者简介:

吕可夫,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长沙市文联主席团成员,市楹联家协会主席、市诗词协会副会长。2014年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联坛十秀”、“优秀楹联教师”称号,2015年获中国对联年度创作唯一金奖,2018年获“瓯海杯”首届中国当代楹联创作唯一金奖与首届“曾国藩楹联奖”。近十年来,在全国诗词联赋征集与竞赛中获奖800多次,其中一等奖100多次。出版有个人专著《歪打正着集:吕可夫获奖楹联300副》《自闲斋联稿》《诗词联简明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