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新闻网消息(雷津慧 林耀琳)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的部署,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组织开展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推荐和第六届福建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各地各部门推荐上报了52名参评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推荐人选。

4月24日,福建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发布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及第六届福建省道德模范推荐人选的名单,其中来自福安的叶仰希、雷奶妹分别被评为见义勇为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目前进入公示阶段。

叶仰希,福安市溪潭镇双峰村村民,见义勇为模范参评人选。

一男一女双双走进河内(福安这一男一女即将在全国出名)(1)

面对危难,他挺身而出,不图回报,无惧牺牲。

22年间,他凭借一腔热血,多次参与救援,舍身救人,共挽救5条人命、3个家庭。

他就是来自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双峰村的叶仰希,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出非凡的英雄精神,是群众口中的“平民英雄”。

1964年生的叶仰希今年55岁,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皮肤黝黑,为人实在。种水果、种茶叶,在田间地头勤勤恳恳干活大半辈子,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简单充实的生活。也许他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和村里的其他农民并无两样,但在别人眼中,他却有着不普通的光荣事迹。

烈火中英勇救人

2018年2月2日晚10点,寒风凛冽,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回家休息。福安市城南街道东风社区龙江路一处民房突然着火,浓烟滚滚。租住在火灾房对面的叶仰希被窗外噼里啪啦的玻璃炸裂声吵醒,发现火情后急忙赶往现场。

听说四楼有两个孩子和妈妈被困在里面,他顾不上自己有高血压症,立即着手救人。

这栋民房只有一条狭窄的楼道,火势极大,要想从楼道中上去已不可能,被困之人想下来难于上青天。房子窗户又被防盗网封死,没有逃生的出口,被困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火势燃烧异常凶猛,情急之下叶仰希跑到隔壁紧闭大门楼房前大声呼喊,欲冲进去救人。主人刚好在现场,掏出钥匙打开房门。

他不顾生命危险冲上四楼,只见一位浑身被火烧得漆黑的中年人从阳台边艰难地爬过来。这是受灾房男主人,“我的老婆孩子都在里面,这下完了,火这么大,他们要怎么逃出来啊?”当时这名男子显得十分慌乱无措,叶仰希临危不乱,镇定问道:“人在四楼吗?”“是。”“能过去救人吗?”那人摇头说:“不能,只有打通房墙过去救人。”

他跑上屋顶用手拨瓦,想从屋顶下去救人,然而火苗直往上蹿根本行不通。千钧一发之际,叶仰希决定破墙而入。他问中年男人:“有没有八磅锤?”那人点头。他赶紧取来八磅锤,大概花了十多分钟,使尽全身力气将砖墙打开一个洞口,瞬时火光、热气一下喷涌而出,房子里的温度每秒钟都在升高。

叶仰希也顾不了许多,救人要紧,继续锤墙。直到洞口可以钻进一人时,立即冒着浓烟三次爬进爬出,先后救出两个孩子和中年妇女郑义光。后来周围群众都反应说,当晚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捶打墙面的声音。

此时,尽管叶仰希身体健壮,却因救人时砸墙用力过猛、疲劳过度。在救出郑义光后,感觉力不从心,喘不过气来。当他走到楼梯口时,突然心肌绞痛,面色苍白,急忙蹲下捂着胸口,稍作休息后,才缓缓走下楼梯。

“那天救人成功之后,我也忍不住流下眼泪,或许再晚几分钟,他们母子三人现在就不会完好地站在我们面前了。”聊起当时的情形,叶仰希依旧激动不已。要是一个不注意,自己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叶仰希舍身救人的举动感动了大家,夸奖他的壮举。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参与过多次火灾救援,这是第三次与死神“抢人”。

车祸中挺身救人

当看到叶仰希奋不顾身勇救三人、荣获福安市见义勇为称号的文章后,福安市潭头镇中心小学退休女教师李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又在脑海里浮现。那是永远难以磨灭的往事,自己的生命,在恩人的救助下得以延伸。

忆及往事,李云悲喜交集。

1996年5月9日上午,天时而一阵暴雨,时而毛毛细雨。李云与同事一起前往宁德市区参加教师进修学习,客车刚驶出福安汽车站不久,拓宽建设中的104国道溪口路段,砂石遍地,道路坎坷泥泞,悲剧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了。

汽车转过一个弯道时失去了控制,滑向边坡翻滚栽下四米深,四轮朝天砸在交溪河滩上。车祸现场非常惨烈,李云和一名乘客被惯性甩出车窗外,那名乘客当场死亡,李云则身受重伤,脸上多处血管破裂,衣服被血浸透,生命危在旦夕。

在这危难之际,叶仰希办事恰好经过车祸现场,见公路上围满了许多人,却无一人进行救助,便让朋友先走,自己一人带头下坡救人,将两名轻伤员扶上公路。

他第二次下去,在散架的车旁大声呼喊,此时李云虽隐约听到声音,却无法开口说话。当他走到车尾后轮时,发现李云瘫在车轮边,满脸鲜血直流不止,陷入昏迷。“李老师是一名女性,我一个人行动不便,就立即朝公路上人群呼喊,让一名中年男子跑下来一起将李老师抬上公路。”叶仰希还细心地把李云的包也一起带走,里面都是一些重要证件,对李云很重要。

爬上公路后,叶仰希站在公路旁焦急拦截汽车,很久无法遂愿,很多车主见此情形都不敢停车。正当他万分着急之际,一辆军车驰来,大家把昏迷的李云抬上军车,急速送往闽东医院抢救。叶仰希通过李云的手机拨打电话通知她丈夫,并协助医生将李云送进手术室。

当李云的丈夫赶到,叶仰希才放心地将李云的包归还给她丈夫,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医生动完手术,拿着六斤重的血衣,跟李云丈夫说:“迟送十分钟就没救了。”

李云至今无法想象当年自己被救的情景,她只记得醒来时躺在重症室,不知是谁相救。李云治愈出院后,想方设法寻找救命恩人,获知是溪潭镇双峰村民叶仰希。李云十分感激:一位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过路者,在自己垂危之时,伸出援助双手,让自己的生命延伸。

叶仰希生活在农村,家庭并不富裕。李云与丈夫来到双峰村欲报答他。没想到他不但不领情,反而十分生气,坚决不图回报。李云更加感动,交谈中获知其父亲也是位见义勇为者,心中肃然起敬:实乃好家风好家德啊!

如今,李云又闻叶仰希见义勇为之事,欣然举笔写信:“这是22年来的感恩,千言万语难以表达,谨此再道一声:‘谢谢!’”

柴三机下奋力救人

叶仰希勤劳朴实,从事过很多行业,但命运多舛,而今在村里种植水果。

“我父亲曾经也有过救人经历,可能是他的行为影响了我,让我一直保持着正义感,只要自己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尽力去帮助他人。”不论贫穷与富裕,叶仰希始终秉承着见义勇为的血性,低调做人,不求名与利,他坚信好人自会有好报。

一男一女双双走进河内(福安这一男一女即将在全国出名)(2)

叶仰希(右一)和被救老人冯步城促膝交谈(资料图)

1998年4月7日上午9点,他正在家中看食杂店,一位村民火急火燎跑到店里,拿起电话报警,说村里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生命危险。他一听当即奔向车祸地点,只见同村49岁的冯步城,半条腿压在倒立的柴三机下,上半身全是血,没有呼吸的迹象,大家以为人已死不敢近前。

别人不敢靠近,叶仰希却毫无惧怕心理,义无反顾。他走到冯步城身边,吩咐村民运尸体。谁知这时奇迹出现了:他用力搬动冯步城,冯步城的口突然张开伸出尺来长的舌头,把几位前往帮忙的村民吓得远远逃开。他就是不怕邪,用劲箍住冯步城腹部往外拉,结果就是这一箍,冯步城哼一声苏醒了,用手一抹嘴唇,原来那长舌是冯步城所流之血凝结而成的血冻,冯步城本已窒息,被大胆的叶仰希一箍肚子,从而通了气,捡回一条性命。

冯步城活过来大家欢呼雀跃。叶仰希却没缓过气,他当即抱着血淋淋的冯步城坐上一辆柴三机(当时农村主要交通工具),一路颠簸赶到赛岐镇医院抢救,直到冯步城手术做完才放心离开回家。

那时的乡村道路没有硬化,坑洼不平,坐在柴三机里像坐碰碰车,他紧抱着冯步城不敢动,腰部一直被柴三机钢栏撞碰,结果腰部受损,留下腰椎间盘突出的后遗症。

冯步城对于往事经常跟晚辈说:“你们要铭记叶仰希的救命之恩。”

22年,救出5条人命,拯救3个家庭。叶仰希救人不留名,不图回报,无私奉献。

“我经常跟儿子说,不管事情大小,只要可以帮助到他人、社会,就是有意义的。但不能因此骄傲,更不能炫耀,自己做了什么上天都会知道。”英雄不问出处,叶仰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民英雄”的真正含义,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雷奶妹,福安市甘棠过洋村村民,孝老爱亲模范参评人选

一男一女双双走进河内(福安这一男一女即将在全国出名)(3)

雷奶妹坐在家门口(资料图)

丈夫去世18年,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支撑着家庭;十年前,婆婆发生腿部疼痛,渐渐失去行动能力;2013年,公公又突发脑血栓全身瘫痪;除了照顾公婆,她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叔子……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苦痛?平凡而坚忍的雷奶妹,用瘦弱的身体扛起一个家,用坚定的微笑,跟人生的苦痛较量。

善良女子撑起窘困的家

春日的夕阳斜照在甘棠镇过洋村一户农家院里,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用扫帚麻利地扫着院子里鸡鸭吃剩的菜叶。小院子不大,砖房没有任何装修,院子却很整洁,农具规整地摆放在墙边,几只鸡鸭悠闲地在院子里踱着。突然,屋里传来一声声响,妇女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计,匆忙跑进屋内,帮助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大小便。

这位朴实的妇女叫雷奶妹,瘦小的个子,憔悴的面庞,沧桑的皱纹,有些佝偻的腰,65岁的雷奶妹过早地被岁月打磨出了苍老的痕迹。

20岁时,雷奶妹从赛岐镇里林村嫁到了甘棠镇过洋村。那时的过洋村穷得叮当响,雷奶妹和公公婆婆全家靠着几亩茶山和稻田维持生计。

在大女儿钟希容眼里,母亲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与父亲结婚后,由于父亲嗜酒好赌,母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力,照顾公婆,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她总是忙得团团转,有时还要忍受丈夫的指责和谩骂。25年前,叔叔还因遇意外瘫痪在床,照顾他的责任主要由父亲承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8年前的一天,雷奶妹丈夫突发急性肺炎去世,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是雪上加霜。雷奶妹起早贪黑操持家务,料理农田,生活过得没有一点光彩。公婆劝她:奶妹啊,实在不行,你带着三个孩子和别人去过吧。望着年迈的公婆和瘫痪的小叔子,雷奶妹沉默而倔强地摇了摇头。

“我弟弟十多岁就被母亲送给莆田一户人家做上门女婿,只留下我和弟弟在家里。”大女儿钟希容回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让贫困的家庭得以维持,雷奶妹选择了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方式。但是老天并没有眷恋这个不幸的家庭,命运又开始了一连串的考验,没有留给雷奶妹任何妥协的余地。

婆婆因年岁增长及生活打击,身体每况愈下,从2009年开始腿脚疼痛,渐渐卧床不起。祸不单行。2013年底,公公突发脑血栓导致全身瘫痪。从此,雷奶妹担负起照顾三个卧床病人的重任。这个坚强的畲族妇女,默默地忍受着苦难,像大树一样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家。

“当年爷爷劝母亲改嫁,说不能害了她一辈子,就这一句话感动了母亲,让她在这个家庭最需要她的时候选择了坚持。”钟希容说。

生活充满苦难,却没能将她打倒

春季正是茶叶萌发的季节,过洋村满山的茶叶都绽出了新绿的嫩芽。春季茶青的价格卖得高,多采点茶叶就意味着多点收入。雷奶妹每天早晨5点起床,为公公、婆婆和小叔子打扫卫生,然后为他们擦洗身子、准备早饭。待3人都吃饱饭后,她才回到家中,随便扒拉一口稀饭就去田里采茶。十一点,雷奶妹又赶着回家给三个病人煮好饭菜再接着回地里干活。

生活的点滴在普通人正常生活节奏里,似乎平淡无奇,可是对于要照顾三个瘫痪病人的生活中,不仅是繁忙和操劳,更多的是焦虑和困苦,还要有爱心和孝心。

“别人家里劳力足,有人煮饭,地里的农活能干到12点多。但是我情况特殊,必须提前回家准备午饭。吃完饭,两点多就要下地干活。有时夏天太阳热得烧心,恨不得自己也瘫痪算了,宁愿不吃这口饭。”雷奶妹苦笑说道。

初始之时,雷奶妹独自照顾公公和小叔子,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时间长了,她说就像跟照顾自己的父亲和弟弟一样了。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像对待孩子一样照顾一个大男人,却不是一个瘦弱女人的体力能承担得了的,那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耐心。

十多年下来,雷奶妹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三个病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晚上翻身、起夜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雷奶妹从来不敢让自己熟睡,稍有响动就得起来。“连续睡眠的时间可能不到一个小时”。为了能够及时起来,她每天都和衣而眠。

日子捉襟见肘,雷奶妹宁愿苦了自己也要让家人吃饱,一年到头不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裳,却尽力给公婆和小叔子提供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照料。

公公瘫痪,还有点哮喘,雷奶妹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翻身按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事情,悉心照料。“特别是给老年人翻身动作要轻,不然骨头痛得受不了”,常年照看,雷奶妹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夏天中暑了,自己刮痧。生病了就到村里诊所简单地吃点药,就怕耽误了田间劳作和照顾瘫痪家人。子女长大后外出打工,收入微薄,家中农活全由雷奶妹一个人扛着。

春天插秧、采茶,夏秋种植蔬菜、收割谷子……繁重的劳作,让她的身材越发佝偻,双手布满粗糙厚实的老茧,双腿患上了风湿病,阴雨天气就闷闷得难受。

“母亲对爷爷奶奶和叔叔真的很好,担心他们吃不好,总是用简单的食材换着花样煮饭给他们吃。有时候饭煮好了,自己却累得没胃口。”钟希容说,由于田间、家里两头顾,生产发展不起来,母亲只能省吃俭用妥善照顾老人。

“去年养的40多只鸡还被偷走了,我一个人去拦偷鸡贼,但不识字,也没记住车牌号。”生活的艰辛,让雷奶妹不仅坚强,还很勇敢。“3个瘫痪在床的病人需要定时照料,一日三餐,365天,十多年来雷奶妹没有一天断过。有一次,雷奶妹忙于田间农活回家煮饭迟了,婆婆急得房里用拐棍敲打床头。”邻居说道。身体上的辛劳雷奶妹不在乎,最让她难过的是公公、婆婆的不理解。

“老人都80多岁了,又瘫痪在床,有点脾气很正常。”对于这些,雷奶妹只能偷偷抹泪。

她的故事感动了社会爱心人士

雷奶妹就这样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默默地付出着。2018年,她悉心照顾了6年的公公去世,享年90岁。接下来的日子,雷奶妹还要照顾相依为命的婆婆和小叔子。

一男一女双双走进河内(福安这一男一女即将在全国出名)(4)

雷奶妹的遭遇牵动着全村人的心,并不富裕的邻居们都尽量伸出援手帮助。家里的3个病人,让雷奶妹早已家徒四壁,仅有的破旧土坯房,生活起居不方便。2016年,过洋村委集资,亲戚朋友帮忙,筹资二万多元,为她盖起了砖房。村委为她申请了低保,让这个家庭每月有了最低保障。

她对孝德孝道的坚守,对亲人的责任担当,彰显出普通农村妇女超越平凡的勇气。她的坚守不仅在全村传为佳话,而且感动了许多社会爱心人士。2017年6月《闽东日报》刊登了她的先进事迹,引起了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

“生,容易/活,不易/面对生活/有人静待花开/有人负重前行……”福安市鸿爱职工志愿者协会会长黄小强在帮扶雷奶妹的过程中被深深地感动着,写下了这段话。他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村里进行帮扶,为雷奶妹家送米、送油,送去帮扶款,还组织志愿者为雷奶妹简陋的家安装了天花板和隔断。志愿者们还计划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帮她卖鸡蛋。

陈龙辉福安电力公司一名志愿者,他经常到过洋村探望雷奶妹。“雷奶妹身上有着畲族妇女的一种坚忍和顽强的品格。是她如终如一、不离不弃、坚守孝道、直面生活的困难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希望我的帮助能带去关怀和温暖。”陈龙辉说。

问到是否想过放弃,雷奶妹的回答令人佩服,“作为儿媳妇,我理应照顾公公、婆婆。如果当年改嫁,日子就一定过得比现在好吗?孩子们拉扯大了,日子就有希望。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年纪大了,哪天我也倒下了,老人家没人照顾。”

走过了45年的漫漫亲情路还要继续下去,在这个家庭里,还会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亲情故事发生,我们虽然不能亲眼见证,但依然会悄然发生。雷奶妹照顾三个瘫痪病人的故事,还会在八闽大地永远流传下去。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