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重阳佳节,全国多地都有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在登高望远的同时,吟诵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抚古追今,遥寄乡情,倒也不失风雅。那么问题来了,古人在重阳节普遍插在身上的茱萸到底是何方神圣?作为一个中医从业者,有必要坐下来和大家聊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什么茱萸?有什么用?(1)

其实古人早就留意到了吴茱萸和食茱萸的区别,《本经别录》云“颗粒紧小,经久色 青绿者,是吴茱萸;颗粒大,经久色黄黑者,是食茱萸”,清代著名的食疗专著《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辣茄,亦名越椒,俗名辣子,各处土名不一,其实即古人重九所佩之食茱萸也”,言之凿凿古人所佩戴的是食茱萸。因为食茱萸本身可做食物,亲民易得,倒也完全有可能。写到这里,倒是正哥开始犯糊涂了,山茱萸肯定不是的了,那么到底吴茱萸和食茱萸,哪个才是古人重阳节佩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

至于山茱萸、吴茱萸各自有什么功效?该如何应用?只能下回分解了。更多医学咨询和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正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