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同人

周易的意象思维(破译周易第三部分十种复兴社会形势之十)(1)

[社会形势]同人 可以看成是农历四月遁 或农历六月乾 自然天气的异常变化,是农历十一月复 社会形势的复兴情形。同人 源于农历三月无妄 ,继续振兴会变为农历六月乾 ,重新衰退会变为农历七月革 。同人时期,国家政治形势在无妄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好转,实现了国家政治清明和经济秩序的根本好转。

此时国家君王英明自律,能够审时度势,知人善用,体恤百姓,勤勉政务,严明无私,公正执法;上层官吏深谋远虑,忠君爱民,尽职尽责,严明无私,公正执法;下层官吏尽职尽责,廉洁公正,公平不阿;工商业主诚信守法,公平文明,忠君爱国;民中才俊怀疑观望,明哲保身;黎民百姓勉强度日,遵章守法。同人时期是复况时期(国家败落中期)出现的复兴情形,经过君王长时间的不懈努力,严格执法,国家经济秩序已基本好转,实现了国家经济良性发展,君王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设法同化民中才俊,使他们能够同心同德,坚定维护政权不动摇,帮助政权稳定民心,并更好地为政权所用。

(同人) ①:同人于野②,亨。利涉大川③,利君子贞。

[注释]①同人:社会状况代名词,同化人、改造成同类人的意思,这里应该是同化民中才俊。大概因为此时君王和官员的主要任务是同化民中才俊,即将民中才俊改造成与君王、政权同心同德的人而得名。②野:田野,此处以田野比喻在政权之外部。③涉大川: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商殷盘庚帝率臣民南渡黄河迁都,借以建立威信,整顿吏治,实施改革,使商殷重新复兴,用“涉大川”比喻君王实施重大举措。

其二是关于周朝起源的典故:周王室的始祖是后稷,原名为弃,尧帝时为“农师”,因发展农业耕种有功,被封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赐号为“后稷”,并取姓氏为“姬”。后稷的第四代子孙公刘时周部落迁移至豳(今陕西)。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狄部落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水、沮水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周部落到此后经济发展快速,国力迅速恢复壮大。这时可以用“涉大川”比喻部落迁移避祸,谋求发展壮大。此处应该是借用第二个典故。

[释文]同人时期:君王同化民中才俊于政权的外部(即出仕之前),是亨顺的。胸怀壮志者迁移避祸以谋求发展壮大是有利的,像君子一样保持克制自己小心谨慎是有利的。

[讲解]同人况辞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同人于野,亨”。同人时期,虽然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秩序良好,但民众对政权缺乏信心。如果君王能在同人时期赢得民众的信任,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政权的稳固,特别是让民中才俊心向政权,可以使政权未来从民中才俊中选拔的人才更加可靠,并避免人才流向反政府势力而壮大敌方。从同人时期的社会形势看,君王同化民众,只要稍加努力,应该就能水到渠成。

(二)“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同人 源于农历三月无妄 。无妄时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胸怀壮志者的危险正逐步来临。进入同人时期后,政权已稳固、强大,国家也有望重新回到鼎盛的乾况时期,此时胸怀壮志者即便有再大的志向,也要收敛以求自保。

初九①:同人于门②,无咎。

[注释]①初九:第一爻,针对黎民百姓而言。“九”,表示黎民百姓勉强度日,从精神、生活、工作、社会地位、安全、种族繁衍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②门:家族或家族的一支。

[释文]初九:君王同化民中才俊对其整个家族(的黎民百姓)而言,是没有灾咎的。

[讲解]同人时期,君王和政权的主要任务是设法同化民众才俊,恢复民众信心,赢得民众的信赖,争取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实现民富国强。由于之前长时间的政权腐败和国家衰败,很多民中才俊难免会对官吏、政权产生不满和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君王宽恕官吏政策不理解。此时君王同化、改造民中才俊,除宣传、教育外,一般还可能会采取约束、批评、甚至打击等手段。宣传可以让民中才俊了解、相信君王的政策和取得的成绩,教育可以让民中才俊用全局、长远的眼光理解君王,约束可以减少民中才俊过激言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批评可以警示立场不坚定的民中才俊,打击可以威慑里通敌方的民中才俊。君王同化民众才俊,是为了国家安定团结,一般不会无故采用过激的手段对待民中才俊,更不会诛连九族而造成人心惶惶。

六二①:同人于宗②,吝。

[注释]①六二:第二爻,针对民中才智出众的民中才俊而言。“六”,表示民中才俊怀疑观望,从精神、生活、工作、社会地位、安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不及格,评分在六分以下。②宗:宗族,同一父系家族,这里应该指同一学问宗派。

[释文]六二:同化民中才俊对其同学宗的,是有忧吝的。

[讲解]同人时期,由于多数民中才俊对政权尚有怀疑,其中难免有人会对政权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甚至无中生有诋毁、歪曲政权。此时君王同化、改造民中才俊,除宣传、教育外,还会采取约束、批评、甚至打击等严厉的手段。看到那些顽固不化的民中才俊受严厉对待,与民中才俊们难免会身有所感,心灵受到震撼。

九三①:伏戎于莽②,升其高陵③,三岁④不兴。

[注释]①九三:第三爻,针对工商业主而言。“九”,表示工商业主诚信守法,从精神、生活、工作、社会地位、安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②:戎,兵戎、军队。莽:草丛,泛指草丛密林。伏戎于莽,密林深处藏有武装强盗,大概指原来的积弊造成天下不太平。③高陵:高地,此处借指工商业主豪民经营的规模、声望等高于同行。④三岁:虚数,几年、多年。

[释文]九三:天下隐藏着盗寇危机,即使(工商业主)经营出色有方,几年内也不能兴盛。

[讲解]同人时期,虽然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秩序良好,但民众对政权缺乏信心。前期政权腐败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完全消除,盗贼草寇可能还依然存在,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快速改善,影响了工商业主的经营积极性,增加了工商业主的经营成本,阻碍了工商业主的发展。

九四:乘②其墉③,弗克④攻,吉。

[注释]①九四:第四爻,针对小官吏、衙役和军卒等下层官吏而言。“九”,表示下层官吏忠君爱民,从政务、管理、执法等方面综合评估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②乘:登、利用。③墉:城墙。④克:能够。

[释文]九四:(下层官吏)就象凭借坚固的城墙一样,不能够被各种不法之徒和社会丑陋现象所攻破,是吉祥的。

[讲解]同人时期,经过君王不懈的努力,国家终于恢复政治清明和经济秩序,有望进入民富国强的鼎盛时期,即乾况时期。此时国家经济秩序刚刚恢复,社会还没有完全稳定,许多官吏还难以习惯律己守法。如果官吏能坚守法律,恪守职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否则会使政权全体人员前期为恢复国家强盛而做出的努力化为乌有,自身也有可能受到惩处。

九五①:同人先号咷②而后笑,大师③克相遇。

[注释]①九五:第五爻,针对王公大臣、诸侯、士大夫等上层官吏而言。“九”,表示上层官吏深谋远虑,从政务、管理、执法等方面综合评估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②号咷:大哭。③大师:师,行政官员,如《管子·立政》“分国以为五乡,乡为之师。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大师,这里指能力强的民中才俊或上层官吏。

[释文]九五:被同化的民中才俊先因约束批评而痛苦号咷,然后因重用为上层官吏而高兴大笑,能力强的人能够相遇(于朝堂之上)。

[讲解]同人时期,君王和政权的主要任务是设法同化民众才俊,恢复民众信心,赢得民众的信赖,争取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实现民富国强,同时还希望民众才俊能更好地为政权所用。此时君王同化、改造民中才俊,在采取宣传、教育、约束、批评、甚至打击等手段的同时,还应该重用提拔识大体、顾大局、肯为社会服务且具有卓越才能的民中才俊,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政权更多的了解民间疾苦,尽快消除政权以往的官僚作风,增加政权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广大民中才俊树立榜样,让民中才俊看到希望,激励民间才俊为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尽心竭力,加快民中才俊的思想转变。

上九①:同人于郊②,无悔。

[注释]①上九:第六爻,针对君王而言。“九”,表示君王英明自律,能够审时度势,从政务、管理、执法等方面综合评估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②郊:城郊。同小畜卦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一样,此处以城郊比喻政权核心外围。

[释文]上九:(君王)同化民中才俊于政权核心外围,是没有懊悔的。

[讲解]同人时期,虽然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秩序良好,但民众对政权缺乏信心。如果君王能将民中才俊在进入政权前同化改造成功,使他们和君王同心同德,忠君爱国,不仅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而且可以避免人才流失而使反政府势力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