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把6月龄以内的小牛称为犊牛,45日龄以内属于哺乳期,45日龄以后到180日龄内属于断奶期。

由于犊牛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尤其在出生后的10~20d内,容易受到外界病菌和微生物的侵袭,进而产生疾病甚至是死亡,如何提高肉用犊牛存活率和健犊率成为当前肉牛养殖的关键。

养牛基本知识100条(请抓好这两项生产指标)(1)

肉用犊牛成活率低、僵牛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出生前在母体内获取的营养不足,导致出生后或出生不久出现死亡;二是犊牛期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疾病多发,犊牛死亡或者生长发育停止,形成僵牛。

一、胚胎期或分娩时操作不当

犊牛在母牛体内发育时,未能够接受充足的营养,导致刚出生的犊牛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造成犊牛刚出生或出生不久便死亡。

二是母牛在分娩过程中难产时,人工助产所使用的器具未经过彻底消毒,这样也会造成犊牛发生死亡的情况。

二、犊牛管理不当

犊牛在尚未出生前,受到母牛子宫的保护,很少会产生应激反应。在犊牛出生后,其体内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的侵害。

一旦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犊牛生病甚至是死亡,进而造成经济损失。断奶期内犊牛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犊牛支气管肺炎、腹泻等。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冬季最低气温可达到 -10~-30℃,加之牛群以散养为主,养殖场内环境较为恶劣,就会导致犊牛感染上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的疾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养牛基本知识100条(请抓好这两项生产指标)(2)

发病的牛除了一部分能迅速痊愈,很大一部分会转归成慢性疾病。犊牛采食量低,长时间腹泻、发烧、咳喘,最终成为僵牛。

如何提高肉用犊牛成活率、健犊率对一个牛场来说至关重要,我觉得要从母牛开始,制定一套详细的饲养管理方案。

一、加强母牛妊娠期饲养管理,尤其是围产期的管理

为了提高犊牛的存活率,需要在母牛的围产期即产前一个月和产后两个月进行精细饲养管理,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母牛的分娩以及犊牛的健康。

其中泌乳期母牛需要供给的热量与营养物质是母牛生理阶段中最高的时期,热能需要增加50%,蛋白质需要增加 100%,VE、VA 需要增加50%等,一旦缺少相应物质就会导致出生后的犊牛出现生长停滞等情况。

为了使母牛获得充足的食物,就需要用优质的牧草、青草进行喂养,补充母牛体内的营养成分。在冬季还需要加喂胡萝卜、大麦芽等,以确保母牛能够获得充足的维生素。

此外,对于母牛的管理要细心到位。妊娠母牛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但不能够过度。饲养母牛时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静程度,不能够对母牛进行鞭打等行为,避免母牛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出现剧烈行为,造成体内胎儿窒息死亡。

养牛基本知识100条(请抓好这两项生产指标)(3)

如果妊娠母牛之前有过流产史,还需要将母牛进行单独饲养管理,定期注射黄体酮等安胎药物,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在生产前一周,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打扫干净产犊室以及周围环境,并且用 10%~20%的生石灰水对产犊室周围进行消毒。将母牛乳房周围的污毛剪去,并且用温水清洗干净,之后再用 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二、初生犊牛护理以及初乳喂养

1)清理黏液。犊牛出生之后,需要立即将鼻腔、口腔内的黏液用消过毒的毛巾擦拭干净,帮助犊牛能够顺利呼吸以及吮吸。

如果出现由于将少量黏液吸入体内而造成的假死情况,可以将其后肢提起倒出咽喉部羊水,或者用手在犊牛胸部处轻轻拍打,再施以人工呼吸;或者将酒精涂抹在牛鼻处,刺激其呼吸道,帮助其进行呼吸。

2)断脐。在清理干净犊牛口腔以及鼻孔处黏液后,如果脐带尚未自然扯断,可以在消毒过后进行人工断脐,即在距离犊牛腹部 6~8cm 处的位置,双手卡紧脐带回返往复揉搓 2~3分钟。

之后用消过毒的剪刀将脐带剪断,挤出脐带中的黏液,并且用 7%~10%碘酊溶液浸泡脐带剩余部分 1~2分钟后,再进行结扎。

3)擦净被毛。尽快擦干净犊牛身上的被毛,以免犊牛受凉,尤其在冬季气温比较低,容易引发犊牛的呼吸道疾病,或者可以用暖 风机将犊牛身上的被毛烘干。

在夏季也可以让母牛进行舔毛,其中让生产的母牛将犊牛身上的黏液舔舐干净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由于母牛唾液中含有极为丰富的唾液酶,能够将犊牛表面的黏液溶解,达到消毒的作用。

养牛基本知识100条(请抓好这两项生产指标)(4)

同时,母牛通过舔舐犊牛身上的黏液能够帮助其快速排出体内的胎衣,促进体内子宫收缩,帮助其快速恢复健康。当犊牛表面的被毛完全干燥后,要让犊牛进行站立,此时要有专业人员看护,避免犊牛体力不足而摔倒。

4)喂初乳。为了提高犊牛的健康质量,需要尽早让犊牛吃到母牛的初乳, 最好在犊牛出生后 1h 内吃到充足的初乳。 初乳内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犊牛通过吮吸初乳后,在体内 吸收这种免疫球蛋白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是提高犊牛身体素质,减少其死亡率的关键。

养牛基本知识100条(请抓好这两项生产指标)(5)

5)断奶管理。在犊牛出生的 5~7d 后开始增加犊牛的营养物质来源,锻炼犊牛的采食能力,引导犊牛自由采食燕麦草等。在犊牛学会自由采食前,需要在饲料中加入复合益生菌制剂,一般连续使用 7~10d ,帮助犊牛消化肠胃中的固化材料并且完善消化道内 的微生态系统。

养牛基本知识100条(请抓好这两项生产指标)(6)

6)卫生管理。犊牛舍内需要保持卫生,每周定期消毒1次,每天更换保育栏中的牧草,确保牛舍内干燥、清洁,防止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

犊牛是牛发病率较高的时期,尤其在犊牛刚出生后的 2~3 周内,容易出现犊牛支气管肺炎、犊牛腹泻等情况。

这两种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在我国北方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加之采用散养的方式,导致牧场内环境潮湿、恶劣,并且没有对犊牛管理加以重视,使得犊牛更容易出现肺炎以及腹泻的问题。

养牛基本知识100条(请抓好这两项生产指标)(7)

小结

当前我国犊牛“健康牛源”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而加强对于犊牛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健犊率,进而为提高肉牛质量打下基础。

在加强犊牛饲料管理的同时,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犊牛成活率低的原因,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计划如加强对于出生犊牛护理、加强牛舍管理等。一旦发现生病犊牛及时进行治疗,提高犊牛成活率,促进犊牛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