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10日讯(本报记者 赖昊拓 通讯员 刘建飞 陈春花)一大早,在邵武市昭阳街道的天润花园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陈玲玲就召开了每周例行的公司支部会议公司全体党员和小区“创城志愿者”聚在一起,分享本周的学习工作心得,讨论如何将近邻党建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紧密结合起来,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打造惠民工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打造惠民工程(邵武百千工程)

打造惠民工程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10日讯(本报记者 赖昊拓 通讯员 刘建飞 陈春花)一大早,在邵武市昭阳街道的天润花园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陈玲玲就召开了每周例行的公司支部会议。公司全体党员和小区“创城志愿者”聚在一起,分享本周的学习工作心得,讨论如何将近邻党建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紧密结合起来。

会议后,参会人员根据昨日“智慧小区”小程序平台反馈的问题,开始了入户工作,一边排查小区内存在安全隐患,一边进行创城宣传。

记者注意到,小区外随处可见的自来水表,均包覆了一层厚实的塑料泡沫纸。昭阳街道组织委员王晓连介绍道,两次寒潮过后,闽北气温急剧降低,为避免裸露在外的水表停转乃至损坏,创城志愿者近日申请到了专项资金,为它们添置了“新衣”。

创城志愿者是邵武市推进“百家机关联基层,千名干部进村企”行动队伍中的一支。为推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转作风、下基层、接地气,响应南平市“大抓项目、大抓基层”号召。邵武市今年来共组织了180家市直机关单位分别定点挂钩联系182个村(社区)和122家重点企业,实行“乡村振兴指导员、下派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驻企服务专员、创城志愿者”五支队伍的全覆盖。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邵武市委组织部长宋陈庆告诉记者,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证明,要坚持人民至上,时刻将实际工作与基层群众需求紧密结合,邵武市广大干部将以全会精神指导“百千工程”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这个保鲜冷库项目一旦做好了,就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龙斗村的杨梅、萝卜等蔬菜不易储藏的难题。”在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第一书记游旭辉看着即将竣工的300平方米冷库告诉记者,经过“一村一档”的精细调研,挂点领导发挥高站位优势,为村产业发展厘清了思路,推动优势资源转化为项目,还成功对接南平市航空运动协会,将开发一系列低空旅游项目。

为解决村(社区)干部情况掌握不细、乡贤回引培养措施不精、乡村振兴思路不清等问题,邵武市组织28位处级领导组成“乡村振兴指导员”队伍。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测评表等方式,开展精准摸底调研、综合分析研判,目前已完成全市村情调研报告182篇,并推行村情县级备案管理机制,做到“一村一档、一镇一册、一市一卷”,促进了基层组织标准化和基层管理信息化。

邵武市和平镇妇联主席胡玉婷告诉记者,全会公报指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国人民文化自信正明显增强,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和平古镇作为文旅重镇,全会精神极大提振了当地干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热情。

和平镇通过整合乡村振兴指导员、下派第一书记,古建筑专家团队及镇村干部80余人的力量,近期已完成全镇440余栋50年以上建筑、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全面摸底排查与鉴定。“一户一档”登记造册,让每一处文物、每一栋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为因地制宜着手新一轮的规划论证、修编工作,配套出台专项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千工程’是党领导我们展开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为基层注入了充足的力量,令我对守护古镇的‘高颜值’充满了信心。”胡玉婷说。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