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1)

2022-05-01晴,继扬(张文德)

践一周前之约,午后和杨立峰、吴兴美一起赶往湖半岗。

把湖半岗列为采风目的地,是因为我之前看过一个老地名“虎扑岗”,从老地形图上看,这里是个南北狭长的高地,西南一处折曲,可以理解为虎头,那么虎落平岗的地势似乎就此呈现。研究古徐国历史的人士据说还有一种主张,认定湖半岗一带曾经是徐君的故都。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2)

目的地在一个叫“长亭”的村庄里,接待我们的是从这里走出来美女作曲家王卉云,泗县文旅局创研室的主任。昨天的电话里,她再三的邀请我们晌午去那里,吃一顿家常便饭,态度真诚恳切,采风途经所有村庄,都少有这样的礼遇,我们兵马未动,就已经感受到来自那个古老村庄的淳朴和热忱。

来自马公店的王家,在“周、张、洪、严”等四大家族面前,是这个村子里的孤门独姓,然而当年他们到此定居,却给这个曾经民风彪悍的村子,从此带来了浓厚书卷之风。这位被后世人念念不忘的王先生,本名王立根,据说可以操持日语和英语,曾义务创办过湖半岗高级小学,誉满乡里,桃李芬芳。至于做过县衙师爷王家先辈如何迁居至此,成了今天没有传世的谜团,答案会在那张我们未曾谋面的中堂画里吗?

王家如今的主人王若鲁,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传统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年近70的他,闲暇时总爱拨弄那些乐器,唱几句拉魂腔,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为这里的乡风民俗,输送着来自传统文化的营养。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3)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4)

周广杰老人,今年94岁,据说是这个村子里最年长的老人。老人家声音洪亮,只是听力不济,我们的问话不得不由他儿子代为“翻译”转达。

老人说,湖半岗因为西湖是岗地、东湖是湖田而得名,是“半湖半岗”的简称,以前此地叫白水塘,当我们想问白水塘之前叫什么名字时,老人却展开了另外一个话题“朱买臣与沉泗州”,说泗县以前叫虹乡县,朱买臣是县官,眼见石狮子眼中流血,水漫泗州,他一路狂奔,逃至朱山,最终惊吓而死。

听惯了相同曲目泗州戏的人,从小就笃信那个新科状元、当朝驸马自古以来就是泗县人的骄傲,没有人深究众多版本背后的历史真相,而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却是一个穷书生扬眉吐气的励志传奇。

之后老人说起一段民国往事“刘树西攻打湖半岗”,这是一个与他家族的命运和荣耀息息相关的故事,做为一个仅存的见证者,他拥有这段历史的绝对发言权,他故事里,父亲叫周永哲,曾经是这一带非常有名望的乡绅,情节就在心里,熟悉到好像就在眼前,就在昨天,熟悉到他父亲说过的每一句话。他絮絮叨叨的说着,听得我们也感慨不已。九十高龄的杨继英老人,自幼没有父母,十六岁做了童养媳,成年后屡屡因为地主子女身份遭遇挫折,然而经历岁月洗礼过的强大的内心,让我们感到这位耄耋老人身上依然有一让人无法战胜的人格力量,她态度和蔼,声音洪亮,往事娓娓道来,好像那么多人世间的风雨,都不曾来过。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5)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6)

她用略微颤抖的手,给我们一一递送饮料,热情的招呼我们,平淡的给我们讲述当年如何偶遇了已经失踪多年的父亲、如何以迷魂阵打退了土匪、默默接受过多少不公正的待遇。然而,最让老人家自豪的,是活跃在扫盲班、河工上以及田间地头的经历,她领号子、带唱歌,是那个时代无人可以取代的乡间百灵。

虽然老人一边又一遍说年代多、自己记不得,可还是神采奕奕的为我们演唱当年的歌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竟然还可以根据回忆往事的情节,自己现编现唱那种传统韵律的歌谣。回去时间尚早,听说谷杨庄有个多年的村干部叫杨步凌,非常健谈,他应该有很多话题可以分享,于是决定趁早赶往谷杨。临上车,突然想起,匆匆来过,竟然没有坐下来聆听王若鲁老先生一曲琵琶,或许,下一次拜访更值得期待。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7)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8)

到了谷杨,村里人热情的为我们指路,告诉我们说老书记正在隔壁那家闲坐,蹲在门前解释了一番,老人终于听清了我们没头没脑的来意,给了一个淡然的微笑,显然他经历过不少,然而能和我们话题对接的内容有限。说谷杨的来历吧,还有大堆借碗的传说,毕竟生于斯、长于斯。

随着杨步理老人的到来,采访的气氛突然活跃起来,这位89岁的老人家的一开口便滔滔不绝,说到谷杨也可以解读为一只“单羊”,说距离湖半岗不远本是白虎滩,说如果没有“任邓”,孤羊(谷杨)难逃虎口(白虎滩);说泗县韩举人曾经讨得皇上口封“丞相”;说朱洪武御驾来此、站在谷顶上圈定国都,就是在白虎滩上骑马射箭,把都城定到南京;说打泗县那一年血雨腥风;那时还乡团下乡堪比土匪;说刘树西如何设计杀了大汉奸张绍同......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9)

回城途中,路过大刘,S303省道边依然矗立着一尊土地庙,康熙十二年二月(公元1673年3月)当年还是“瓦庙刘家”时修建,这里可能是距离泗城最近的一尊土地神,更可能是最有烟火气的土地庙,每年节气,附近的村民依然会延续几百年的传统,为祂贴春联,燃鞭炮、送祭品。碑文中间字迹模糊不清,边际有可辨的几行字:

湖海寻踪采风行(湖半岗采风记)(10)

江南凤阳府虹县城东**通衢大道......高高不同......今有善男信女陡发信念**引进作福修路,福有所归矣............庠生王文明............娄之度...........康熙十二年二月吉日

让此处的神明为我们做个见证吧:2022年劳动节,我们以记录民间文化的方式度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