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晚的月色真美。” “是啊,风也温柔。” 相信已经很多人都被这段对话刷爆了朋友圈。一句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对“我爱你”的释义,一句则是网友们对其最温柔的回应。 感性且温柔的东方人对待爱情总是这样的含蓄内敛。就像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这个妹妹我原是见过的。”初见时那份翻涌的情愫,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对其亡妻韦氏的这份痴情也着实让人感动。 但很多人却认为这样的爱情早已不复存在。他们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爱情早已“快餐化”。见面感觉还行就可以在一起,一两星期后就可以上床,两三个月后就各自再寻‘下家’,然后重蹈覆辙。 不假,身边确实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但这真的算爱情吗?在我看来这最多算是找了一个‘固炮’。到不是我抨击刚刚我提到的那类人,毕竟也是你情我愿的。但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能够再深情一点。

连风也温柔(是啊风也温柔)(1)

2. 讲到爱情,不得不提一个就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 小华和小薇是我的大学同学,两人在此之前都没有谈过恋爱,而就在前两天他们幸福得在一起了。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双方的朋友都是打心眼里地替他们高兴。 毕竟我们是看着他们相互暗恋了近两年的。男生会经常带着女生一起玩,女生也会有时送给男生惊喜小礼物,这两年他们的一点一滴都是他们感情最好的证明。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在羡慕的同时却又时时为他们着急。 “怎么还不在一起啊!”这大概是我们对小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了。而每次这时候,小华都总是害羞地低下头,一身不吭。就算我们多次在一旁怂恿,他也迟迟不肯开口。 如果换了别的女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周围可能多少会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他一定是没那么喜欢你啊”,“男生如果喜欢你会主动表白的”。但在他们这件事情上,我们双方这些朋友似乎都统一了战线:他们一定要好好在一起。 原因大概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各自那份最初的爱的影子。 还记得第一次谈恋爱的我和小华一样害羞。就算那时候周围的同学都早已知道我们已经在一起了,下课一起调侃着我们,而我只会低下头偷偷看着她,红着脸小声地说:“我们只是好朋友啦。”然后偷偷攥紧那张写着:“我也喜欢你”的纸条。可现在看来年少时那份羞涩的悸动,早已难以追回。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他们一定要在一起。不光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自己。为了让我们能回想起最初的那份心动,然后继续相信爱情。

连风也温柔(是啊风也温柔)(2)

3.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 小华的爱情看似十分普通,但在这浮躁的时代中已是十分难得。很多人一直都在苦苦寻觅那个‘他’,却又没日没夜地迷失方向。不过这样很正常,因为灵魂的饥渴和孤独是永恒的。 我们都在渴望那份爱情,那份节日中的惊喜,那份悲伤后的安慰,那份深夜时的拥抱;但我们却又一直在害怕,害怕聊天时的冷落,害怕重演遍的悲剧,害怕深情后的辜负。很多人兜兜转转之后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地,除了那一道道的伤,什么也没留下。 然后他们便开始控诉这个世界的薄情,开始叨扰着: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可是亲爱的,那真的是爱情吗?你说,你喜欢他的体恤温暖,但你可知他对其他女生亦是如此;你说,你喜欢他会哄会撩,但你发现他的爱永远只停留在嘴上。然后你开始试图挽留,可何必再去叩问他心?其心已是朽木。那样见一个爱一个的人,其实谁都不爱。

连风也温柔(是啊风也温柔)(3)

4. 曾经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爱情的回答,他说:真正的爱情是两个独立的人相遇,因为灵魂的吸引,自然而然的靠近;是两个能自我负责的人,决定在一起,共同体验并创造生命的欢愉。 这个回答深得我心。两个人在了解之后互相吸引着对方,慢慢的影响彼此,你变成我,我也变成你。双方共同成长,享受着从中带来的安全感,达到那种自然而然的亲密。也许,这就是爱情真正的模样,而这也大概是为什么我们对初恋会有一份执念。因为,那是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摸索得出的最初的爱情。 余光中先生说:“月色和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对我来说:“日 月 星辉,你是第四种光辉。”可惜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你的。

连风也温柔(是啊风也温柔)(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