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

文|水木鱼工作坊

2020/3/4

喜剧电影《驴得水》,由周申、刘露编剧导演,开心麻花团队主打制作,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被大家视为小成本大制作的典范。2017年12月2日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上,电影《驴得水》当选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影。

电影开始讲述了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人,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学校。学校生活惨淡、条件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一起为乡村教育的梦想努力着。

虽然每个人都有所谓的“缺点”和“局限”,但他们作为一群平凡小人物,在偏远、干旱、贫穷落后的地方,种下教育的种子,细心呵护,等待发芽,这像极了我们理想世界中的“乌托邦”——简单、纯粹、善良、有爱。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2)

但是,后来故事的走向却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教育部要派特派员例行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原有的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吕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

然而谁又能料到乌托邦的消亡这才刚刚开始。

一、《驴得水》里的乌托邦

在电影一开始的情景设定中,孙恒海、张一曼、裴魁山、周铁男加上校长女儿佳佳,五人在乡村民办学校中工作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相处很和谐,大家相互玩闹调笑打成一片,为乡村振兴的教育梦想努力着,像极了我们想象中的乌托邦的样子。

(1)乌托邦的起源发展

乌托邦(Utopia)的提出者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后来被世人延伸为理想主义和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也有人解释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所以就把“乌托邦”称作“空想的国家”。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3)

再到后来,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奇遇“乌托邦”的故事。

拉斐尔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到现在,人们已经把“乌托邦”的局限性相除,赋予新的时代理念,将其修补成一个完美的概念,成了大家心中关于理想主义、关于大同社会、关于美好模样最贴切的化身。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4)

(2)现实中的乌托邦:《驴得水》里的民办学校

民国时期,一个偏远、干旱、贫穷落后的地方,有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之前的经历五花八门,因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他们相聚在了这里。每个人都有大大小小的毛病,不过大家都能够和谐相处,每天嘻哈打闹,赤诚相待,在这个地方继续着他们的教育梦。

为什么将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校评为乌托邦呢?

>> 原因一:小人物里的英雄主义

我们的现实世界是这样运转的:

小时候天真可爱、无暇纯洁,明亮的眼神里有大大的梦想,真诚的笑容里有温暖人心的力量;长大的过程中,经历各种痛苦、挣扎与不堪,逐渐找到向世界妥协、与自己和解的方式,变得世俗而又现实,眼神中是深不见底的失望和疲倦,笑容背后是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交锋,就像《小王子》说的那样,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即使有人幸免遇难,也不过零星而已。他们的身边,也一定有所爱的人陪伴并保护着这份纯真。比如,《天下无贼》。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5)

《驴得水》里民办小学的世界是这样发展的:

除了佳佳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外,其他人都已经历了长大的阵痛期,也明白世俗的不堪与现实的残酷。但他们没有选择按照世界的常规套路走下去,变成所谓的“成熟而内敛”的成年人,而是选择继续做一个孩子,继续践行着他们梦想。

在民办学校里,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没有五险一金,没有晋升空间,整天面对一帮奇奇怪怪,性格各异的同事,这要是换成别人,早就辞职不干了,还能在这里陪你做“清秋大梦”?想得挺美!

但他们几个的的确确就这么做了,在不如意的环境下就这么硬刚着。

我们说有权有势有地位有知识的人有情怀,这可以接受。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平台和硬件条件支持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但心怀英雄主义的小人物却不常见。

他们需要为了生活奔波劳苦,为了食能果腹、衣可蔽体而忙碌,平凡中的大多数早就被肉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煎熬磨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而像孙恒海、张一曼、裴魁山这样的小人物能在这里刚着,坚守着自己的英雄主义,少以又少,实属难得。尽管他们有毛病,尽管他们不完美。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6)

原因二:接纳各种反“世俗伦理”的包容度

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人性。对于与主流价值观不合的行为和性格,所谓的“世俗社会”大多选择鄙视、耻笑或者冷漠与不闻不问,但在这里,他们选择包容。

校长孙恒海,怀揣乡村教育复兴的梦想,一心要在这里做出点事情来,缺点就是有点假正经,还喜欢用上帝视角的道德标准绑架别人,要是在外面早被人嫌弃和戏虐了,但在这里没有。

会计张一曼,爱开“小黄车”,喜欢自由的感觉,如果放在常人眼中很容易被冠以“放荡”的词汇,但在这里,大家都很尊重她。

周铁男,初中的时候就打了班主任,闹到系主任那,性格耿直、脾气火爆,穿着一身板正的中山装,讲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有话就说,不吐不快,性格冲动,一言不合就上拳脚,对女孩佳佳有好感。在这里,没人会“教育”他该如何如何做,大家都在互相包容彼此的性格。

裴魁山,有些小气,有些虚伪,这都没关系,大家不会抓住你的性格缺点去做文章的,顶多开一些善意的玩笑罢了。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7)

现实世界中,大家的容错率很低,行为稍有过失,便会有好事者将你放在显微镜下仔细审视,加以道德的捆绑。

但在这里没有。这里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和人格,给予人们最大的包容度,大到可以接纳各种所谓的反“世俗伦理”的评判标准。

所以,结合这两个原因来看,这里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乌托邦,但一定是一个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乌托邦”。

二、乌托邦的消亡:评点小人物的黑化指数

随着故事的进展,特派员的两次到访成为了导火索,激化矛盾的同时,戳破了这个乌托邦的幻象,将人性特征赤裸裸的暴露出来,《驴得水》里的小人物开始走向黑化。

下面,就让我们评点一下影片人物的黑化指数。

>> 人物一:裴魁山

身高:172±2cm

体重:72kg左右

身份:三民小学老师,有点小气和假正经,曾喜欢张一曼,后逐步暴露出自己丑恶的嘴脸

黑化特质:自私、虚伪、小人嘴脸

黑化指数:80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8)

黑化过程分析:

裴魁山作为第一个被剧本黑化的小人物,自然被刻画得个性特征极其鲜明。从一开始有点小气、假正经的普通人设,逐渐变成了一个自私、虚伪、满脸小人相的黑化人设,这其中的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思考。

A. 自私:从小气到贪婪

影片开始,校长孙恒海正在开三民小学的期末总结大会。会上提议为了减少生源的流散,孙恒海想要拨出部分资金给学生增设奖学金,以鼓励学生来校学习。无头无脑的周铁男和满不在乎的张一曼同意捐出自己的工资,但裴魁山就表现地有点犹犹豫豫,不情愿,最后实在没辙,扭扭捏捏才答应捐出一个月工资。

后来,特派员要突击检查,最坏的情况还没有发生,他不考虑学校其他人的情况,已经开始盘算自己的后路了,甚至和张一曼表白,意欲事情败露后两人双宿双飞。可惜了,裴魁山的小心思没有得逞。

暑假结束,裴魁山在大夏天穿着貂绒来显摆,结果被众人调笑一番。“吕得水”老师的3万法币到账后,校长孙恒海想要用这笔钱来增建教室,结果被裴魁山一口拒绝。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9)

“我不同意,咱不说好了吗,这笔钱发下来之后,每个人每个月发三千块钱奖金。”

铁男看不过去,说:“校长,我的奖金可以先不发!”

裴魁山:我的不行。

然后校长用所谓的情怀试图打动和“绑架”裴魁山,但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你们爱咋地咋地,反正我不行。

这时候,铁男说了一句“他不捐我也不捐”,裴魁山一句“那就都不捐,反正我那六千块钱是说好了的。”

此时的乌托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样子,裴魁山金钱至上的贪婪已经渐窥端倪,这艘大船摇摇欲坠。当裴魁山说出“凭什么拿你们的道德利益来绑架我的利益”的时候,乌托邦已不再单纯,人物逐步黑化。

B. 虚伪:事前事后,两张嘴脸

开始,裴魁山喜欢张一曼,他是这么对人家说的:

“我喜欢你,我想娶你,我想和你过一辈子。”

“我觉得你就是能和我过一辈子的人啊。”

“我不是第一天认识你,所以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别人那么说你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但是我了解你啊,你根本不是放荡,你就是太单纯了,所以你什么人都相信。”

“你会这么想自己是因为别人总是中伤你,给你留下了心理暗示,但我相信真实的你不是那样的。”

“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那么随便了,你是在伤害你自己。”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0)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裴老师绝对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还忠厚可靠的好男人。

可惜他不是。

当他知道张一曼晚上“睡服”铜匠的事情之后,整个人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

·暑假回来后对待张一曼的态度:动辄以“滚蛋”、“起开”的粗话相向,不给一点好脸色看。

·铜匠媳妇来理论的时候,老裴是这样:刚对别人吼完“你凭什么拿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转身就拿校长对张一曼的恩情去绑架和胁迫一曼做出妥协,害了铜匠,还伤害了一曼。他在那恶气生生地说:“当年要不是校长帮你,你他妈在哪呢!”

·在教室里,特派员要给铜匠出气的时候,大家谁都没去真的针对一曼,但是裴魁山这样做了:臭婊子、过街老鼠、不要脸、婊子都不如、倒贴、比婊子都贱、公共厕所、作......他把所有的肮脏污秽全部泼在曾经心爱的女人身上。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1)

所有一切的转折点,就因为张一曼没有接受他的示爱,然后和别人睡了。

我在想,就算一曼和铜匠睡觉不合适,但和你裴魁山有关系吗?你又凭什么拿你肮脏的嘴脸,去对别人指手画脚。

此刻的裴魁山,黑化程度攀升到了极致。

点评:因为前后对比的存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黑化特点更加突出。故黑化指数评定为80分。

>> 人物二:铜匠

身高:170±2cm

体重:68kg左右

身份:当地铜匠,会打铜锁,一口当地方言。原本是个虎头虎脑的单纯小伙,但被教师们“带坏”后他性格大变,成了一个追名逐利且为报复不择手段的人。

黑化特质:追名逐利、不明事理、狭隘、为报复不择手段

黑化指数:72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2)

黑化过程分析:

原本,铜匠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单纯小伙子。当时佳佳救火,铜匠会上去帮忙;铁男抓住佳佳的时候,铜匠呵斥他放手。晚上给三民小学修铜铃,不辞辛苦;张一曼有意调笑他,他也很是拘谨和老实。一开始,铜匠还是很憨厚的。

铜匠死活不去照相,说照相会死人的,他不想短命。从这里可以看出铜匠因为没有文化、在底层生活而导致的自身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和狭隘一直伴随铜匠左右,也为后文铜匠的黑化埋下了伏笔。

为了让铜匠留下照相,张一曼决定“睡服”他。就这样,铜匠的人生发生了转折,在此后的故事中,铜匠四个表现显示了他的黑化历程。

表现一:憧憬爱情,渴望教育

在和张一曼一夜欢愉后,老实的铜匠对一曼产生了感情,临别时唱了一首家乡的情歌表达自己的心意。

临走时,校长送他两本书,对他说道:有教无类。

从影片后半部分,即铜匠老婆开始参与其中后可以了解到,铜匠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在家庭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拥有畸形的家庭环境。但认识张一曼后,铜匠内心的柔软和关于爱情的想象开始复苏,他开始憧憬爱情,渴望教育。

校长说:佳佳教了铜匠一个暑假。

铜匠老婆说:在家里一天天的不干活,就知道拿个破本子在那里看。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3)

表现二:爱情破灭,走向极端

开学后,铜匠的老婆发现丈夫出轨,找上门来。张一曼在特派员、校长和裴魁山以及铜匠老婆的多重胁迫下,承认了自己和铜匠的事情。

铜匠为了保护一曼和老婆翻脸。但是张一曼为了铜匠能家庭和睦,夫妻恩爱,避免破坏了他们的家庭,便对铜匠说了一些狠心伤人的话。铜匠听完后,一言不发,幻想的爱情破灭,他即将走向另一个机端。

这时铜匠的狭隘和局限性有一定程度体现

在当时的情境下,不管一曼是否出于真心,也只能那样去做,这都是为了铜匠好。但铜匠却没有感受到,认为是学校里的这些人仗着有文化欺骗玩弄自己,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并不可怕,思想上的愚昧无知才是最可怕的。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4)

表现三:没有底线,百般刁难

在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后,铜匠靠着“吕得水”的身份在特派员面前耀武扬威,疯狂报复众人。

他对他曾经喜欢的女人百般折磨:

先是言语辱骂,让裴魁山等人对张一曼进行言语上的侮辱;然后升级到拳脚相加,逼着周铁男打张一曼耳光,周铁男没有打,是一曼自己扇的自己;最后,他像一个无情的疯子剥夺掉了女孩最重要的东西——张一曼的一头秀发。这时候,一曼被逼疯了。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5)

他对无辜的事物会加以摧残:

真正的“吕得水”是那头驴子,学校的淡水供给全靠驴子来回运输。因为周铁男的指桑骂槐,惹恼了铜匠。铜匠坐不住了,丝毫不考虑驴子对学校有多重要,执意要杀驴吃肉,祸及无辜。

表现四:追名逐利,丑恶嘴脸

在周铁男将真相捅破之后,铜匠嘴脸更加丑恶,在跟随特派员的大兵面前跪地求饶,呼爷爷唤奶奶的,自求保住自己这条小命。

但是这时候,特派员用武力和官僚主义镇住了一切。现在“吕得水”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吕得水”这个人。

然后,铜匠认清时势,开始逢迎特派员,老老实实地配合工作。

在美国人面前装死的时候,听到慈善家要送佳佳出国念书,利益熏心的铜匠不去思考破坏事情走向的后果,蹭的一下起来,言称也要出国念书。追名逐利的特质立刻显现出来。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6)

点评:经过一系列的骚操作,铜匠从一个傻小子逐步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为追名逐利和报复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但鉴于原本自身的局限性,黑化指数评定为72分。

>> 人物三:特派员

身高:175±2cm

体重:75kg左右

身份:教育部特派专员。目不识丁、自称是曾留学英国的教育官员,听了铜匠几句方言后就称赞他读莎士比亚读得好。

黑化特质:虚伪、腐败、弄虚作假、颠倒黑白

黑化指数:90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7)

黑化过程分析:

特派员这个人设,除了一开始还正常点外,便开始随着故事发展一路走黑,黑化的一塌糊涂。通过分析三个情节帮助大家了解一下。

情节一:假装高学历,虚伪听英语

特派员,讲话时刻意装出一股高雅范,下乡视察还自备茶具,享受的很,目不识丁,却自称留学英国的教育官员,让人贻笑大方。

这个哥们不懂英语却执意要听英语老师讲课,铜匠现学现卖说了两句人家还不满意,嫌弃这个太简单。这让众人惊起一阵冷汗,就当大伙以为事情要暴露的时候,张一曼急中生智是试探出了特派员的老底。

“特派员,goodbye!”

“Good morning.”

“嗯......”

“嗯。”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8)

结果呢,台上一曼辅助,铜匠主C,用地方方言激情演讲了一波莎士比亚的戏剧朗诵,最后特派员还说“吕得水”老师讲的好呢,声称只有他才能够扛起这杆乡村教育复兴的大旗。

如果说学校众人弄虚作假是被逼无奈的话,那特派员的“逢场作戏”又算什么呢?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19)

情节二:国情如此,大家理解

在涉及到每个月给“吕得水”老师的赞助的时候,情况是这样的:实际赞助10万法币,学校到手3万整。

问起原因。特派员秘书解释道:

这怎么是坑钱呢?这是合理优化的分配。在罗斯先生的十万块钱里,教育部要给你们交税,还要扣去管理费、办公费、车马费、宣传费等等,另外还本着自愿的原则,帮你们缴纳了公积金、抗战基金、保险金以及养老金等。

特派员:综上所述,教育部是没有克扣吕老师一分钱的。但由于罗斯先生不了解本国国情,当他问起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说十万。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20)

好了,这段我就不展开说了,大家仔细品味就好。

情节三: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在铜匠假装“吕得水”的真相暴露之后,铜匠慌了,但人家特派员不慌。此刻,他是这么说的:

老子说他是吕得水老师,他就是吕得水老师,教育部说他是教育家,他就是教育家。

面对铁男的暴乱,一枪,武力解决问题。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21)

特派员的原则是这样:做人不能死心眼,在“大局”面前屁都不是。这事搞成了,咱们大家都好,搞不成,大家都倒霉。我倒霉了无所谓啊,我换个地方再当差去。你们要倒霉了呢?那就彻底完了,你们辛辛苦苦搞得学校,那就保不住了。

所以我们都应该希望这件事情成。

点评:特派员仅仅是一个社会中官场形势的缩影,是民国时期社会丑态的一部分。因为他代表和意味着更多,所以黑化指数评分90。

三、世上本无乌托邦,是非善恶自在人心

在整个影片的叙述过程中,被黑化的人物形象不止他们三个,其他人或多或少也有黑化,只不过本文没有重点提及。比如周铁男被子弹打掉了胆魄,比如孙恒海的黑化不深不浅但贯穿始终,比如佳佳最终还是落败于男权之下,比如张一曼......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22)

记得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裴魁山说过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搞乡村教育实验,是为了改变中国农民的贪愚弱私。”

但是在我看来,贪愚弱私不指是中国农民的特质,而是全人类的特质。

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之所以不能存在于世间,最大的阻碍就是人性。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摆脱茹毛饮血的野蛮、武力之上的暴戾、腐朽的封建和贪婪的殖民,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事情,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做的更好罢了。

世上本无乌托邦,是非善恶自在人心。

就像白岩松老师说的那样,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不让世界变得更坏。只有我们都努力让这个世界没有变得更坏,它才有机会在合适的时候变得更好。

怎样拍乌托邦的故事(喜剧幽默驴得水)(23)

【内容创作官】水木鱼工作坊

我们是兼具创作力与活力的工作坊,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致力于推送分享最优质、最思考、最柔情、最开脑洞的资讯营养。21世纪,让我们陪您一起生活与成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广大朋友点赞、转发、收藏,到留言区评论提建议,喜欢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无厘头跨界】.情感、工作和生活,都在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这里是十万阅读者的成长交流社区平台,欢迎你的入驻,让我们一同经历,一同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