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蔚来等在电动汽车领域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大佬每天在新闻上“招摇过市”,结果最后引火上身之时,最开心的不是那一众二三流的造车新势力,而是那个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可有可无、毫无存在感的车企——比亚迪。

事实上,包括小编在内,在跨入汽车圈之前,对比亚迪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它的燃油车上。

时至今日,才发现错的是我。

特斯拉与比亚迪各有什么优势(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1)

事实上,身边的汽车从业者时不时的会把比亚迪和特斯拉相提并论,而非其它造车新势力。而当两者一比较后,特斯拉的粉丝会对比亚迪不屑一顾,比亚迪的粉丝也对特斯拉嗤之以鼻。可两者孰是孰非却是真的不太好说。

特斯拉与比亚迪各有什么优势(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2)

16年前,刚进入汽车圈的王传福带着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而在收购之后的6个月,在美国硅谷有一家名叫特斯拉的公司成立了,而“钢铁侠”马斯克则是在大半年后才来到特斯拉。

那时候,没人会相信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会在15年后的今天,实现当初吹过的牛逼——在2018年,比亚迪卖出了24.78万辆新能源汽车,而特斯拉则卖出了24.52万纯电动汽车。

特斯拉与比亚迪各有什么优势(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3)

从2005年开始,比亚迪便开始在内部成立IGBT(电力电子装置的“CPU”)研发团队,试图自研出电机控制器的核心模块。不过搞研究嘛,花钱就跟撒尿似的如流水,每年10亿的亏损,好在比亚迪业务范围极广,咬咬牙勒紧裤腰带,2500来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7年后,比亚迪正式研发出了符合车规级要求的IGBT模块,用在了当时比亚迪的一款纯电动汽车e6上。

苦心人天不负,2018年,比亚迪终于成功的研发并推出了第四代IGBT。并且比亚迪的车规级IGBT在性能上不仅能和竞争对手掰掰腕子,而且在产能上也达到了2005年的5倍。

要知道,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IGBT早已被英飞凌所包揽,可平均52周的交货周期却让人烦恼。

至此,比亚迪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唯一一家拥有且能独立制造IGBT的汽车制造商。

别问我特斯拉去哪儿了,那个时候跟现在一样,亏着钱呢。

特斯拉与比亚迪各有什么优势(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4)

比亚迪虽然看上去是一个一线开外的车企,可实际上,基本上所有东西它都自个儿能制造。它强于特斯拉的点在于,每每看到它,就有种在看《天龙八部》最后一集的既视感,如乔峰一般抗衡国外兵马。

电机,比亚迪自个儿做的,虽不如特斯拉的,但也能和西门子、博世等相提并论。

电控,IGBT这个就不用说了,是能和英飞凌这样的霸主级制造商所抗衡的。

电池,自研自产,次于松下,但和宁德时代不分上下。

由此可见,比亚迪其实在技术乃至制造经验上都是优于特斯拉的。

那么它们的差距体现在哪里呢?软件、ADAS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最最重要的营销,也就是吹牛逼上。

特斯拉与比亚迪各有什么优势(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5)

孰优孰劣的讨论对于这两个电动汽车领域的“先驱”毫无意义。

顶着“钢铁侠”、“下一个乔布斯”称号的马斯克是非常聪明的,聪明到他甚至能通过SpaceX的溢出效应来推动特斯拉的发展。与比亚迪的埋头苦干不同的是,特斯拉自横空出世起瞄准的就是窄小的高端市场,用不计成本的方式赢得了让世人都为之惊叹的名声,然后再布局做大。

实话说,如果不是这些光环与名气,这种烧钱狂魔长期亏损的公司早就胎死腹中一百次了。可尽管这样,特斯拉对于世界纯电动汽车的推动尤在比亚迪之上。毕竟如果不是他的“高调”,也许纯电动汽车还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

特斯拉与比亚迪各有什么优势(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6)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两大霸主,比亚迪与特斯拉在宏观上是对手,可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却不是。

特斯拉想要发展、壮大,那么它的目光不会瞄到比亚迪,而是瞄到了BBA身上。毕竟作为才杀入汽车领域的新兴品牌,只能靠着厮杀维持住产品力。它不能靠着火箭挣钱,吹牛逼也不能带来无限的现金流,五年后,十年后,它终归要从“明星科技产品”回归到“普通的汽车”领域。

同理,比亚迪的对手,暂时也不会是特斯拉。比亚迪作为多路线经营的集团,不光造车赚钱,它卖电池能赚钱,做手机能赚钱,代代工也能赚钱。它能够活下去的方式太多了,如果它全力以赴的把特斯拉作为死敌,那么就离挂不远。它的对手,可以是英飞凌、可以是三菱,可以是宁德时代,也可以是如蔚来的一众造车新势力。

特斯拉与比亚迪各有什么优势(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7)

写在最后:

最后言归正传,如果非要明确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的差距的话,可能是价格,可能是逼格,可能是一众键盘侠最看重的国籍,也可能是比亚迪自燃的次数比特斯拉少得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