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村里根据家庭成员,按人数重新分配了土 地我家四世同堂人口众多,所以分了八亩多地放眼附近乃至全村,都当属大户所有的土地都归于我名下,故此自诩为“地主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异界地主婆在线阅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异界地主婆在线阅读(地主婆成长记)

异界地主婆在线阅读

前些年村里根据家庭成员,按人数重新分配了土 地。我家四世同堂人口众多,所以分了八亩多地。放眼附近乃至全村,都当属大户。所有的土地都归于我名下,故此自诩为“地主婆”。

最初几年八亩多地都种了麦子玉米。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了父辈的艰辛不易,也更深切的诠释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种麦子的时节,先是拖拉机带着耙地机,把土地翻出来,再将泥块儿打碎平整。

地邻居都来了,找出两家埋在地下的界石,然后两个人拉着长长的绳子分别站在地两头,用竹竿儿均匀的分出几陇地,再用铁钎子固定住。剩下的人手拿一把玉米皮儿,各自为营。顺着绳子把玉米皮儿按进土里。

在耙完地的土里走路很是累人,土是软的,一脚一个坑儿,灌的鞋坷里都是湿湿的泥土。

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拖拉机,顺着玉米皮起垄,播种施肥喷药一气呵成。

慢慢的看着麦子一点点长起来,入冬后浇一遍水就不再管它,任由天寒地冻大雪覆盖。

来年清明前后,再浇一下返青水,天气暖和,很快就节节拔高了。

麦子熟了,最怕下雨刮大风。麦浪随风飘荡卧倒在地,还得去扶起来绑成捆儿,否则被收割机压倒在地,影响收成。

趁着天气晴朗家家都忙夏收。有一年碰到连阴雨,眼瞅着麦穗儿发黑,却没法收割,急的大家团团转。好在后来有惊无险抢收成功,没有造成损失。

我父亲说当年他们都是拔麦子,后来才用镰刀割麦子。如今科技发达,机械化生产,只需在地头看着联合收割机擎着锯齿獠牙冲锋陷阵,吞进去麦穗儿,吐出来了秸秆儿。麦粒儿就装进仓里,拉到地头倒出来即可。

成堆的麦子用各种工具扒拉开晾晒。

到了收获的季节,晾晒这近万斤麦子,成了一项大工程。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得从头学起。以前只撑口袋装麦子,现在得学会扬场。

手持木锨瞅准风向,铲一些麦子,双手较力向空中抛去,如天女散花般撒开。麦子落下来,麦糠就随风飘下去了。可我总是抓不住麦堆,导致麦粒儿四散开来,到处都是,麦糠也迎面扑来。灰头土脸,很是狼狈。

收麦子的时候必须挑一个特别热的天儿,烈日炎炎趁热装进袋子里封缸保存,这样才能避免潮湿生虫。

玉米却刚好相反,必须晾凉了才能装袋。收拾到最后,就用到簸箕这个农具了。

记得第一次学着扇簸箕,一点儿也不适应。我以特有的,自创的姿势抓住簸箕两侧,弓着腰耸着肩扇起来。不一会儿就腰酸背疼,手掌发红发热。不由的暗叹,这是什么工具?谁发明的呢?一点儿也不好使换呀,我本来想把杂质清出去,可是为啥它们总是往玉米粒里钻呢?

不远处有几个闲坐聊天的妇女,瞅着我发出了吃吃的笑声,啧啧称奇,“观赏着赞美”我“优雅的舞姿”。

一个小孩儿也不失时宜地哭叫着,哎呀,不是周末,你为啥不去幼儿园呢?烦的我真想把簸箕拽了,远远的。

对门的嫂子出来后问我,你会扇簸箕啊?我梗住脖子硬挺着,嗯,你看我扇的挺带架儿的呀。她哈哈大笑。隔壁婶子也正好路过,说,你还挺会扇的嘛。我以为总算遇到识才之人,暗暗自喜,抬头一看,她那意味深长的笑呀,不用说,又是个反话倒说的。

好在咱从小心理素质过硬,肤色比较健康,看不出红来。只是自我感觉有点儿发热。

经过练习,第二天簸箕的功夫才初见成效,逐渐得心应手。虽然好的苞米粒掉了一地,但是杂质也去除不少嘛。

邻居老奶奶看到满街道的粮食都是我家的,惊叹道,你们家快赶上栖霞牟二黑啦。哈哈。

装进袋子里用我的“电动大奔”一点点一趟趟拉回家,等待粮贩上门收购。

收拾妥当心情也轻松不少,蹬着三轮车吹着口哨,双手脱把,在路人讶异的眼光中一路飙车。

嘿,突然想想,那个哭闹的小孩儿还是挺可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