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正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让孩子了解清明的来历,及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并继续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做的。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

1、碰蛋

到清明时节吃鸡蛋是必不可少的,也有吃鸭蛋、鹅蛋的。清明的当天不动烟火,在前一天家家户户煮了鸡蛋、鸭蛋、鹅蛋来作为清明的食物。

以前,小孩子们把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撕下来,用水湿润一下,涂抹在鸡蛋、鸭蛋、鹅蛋上,把这些蛋类涂成红色。也会涂出一些条纹等花样,看孩子喜好吧。现在有了各种颜料,小孩都可以用颜料或者彩笔画上各种图案了。

清明节是怎么过的呀(您那里怎么过清明)(1)

碰完蛋,鸡蛋碎了,还可以玩出新花样,就是用鸡蛋做出各种造型。大家发挥想象力,有做成小兔子的,有做成小鸡的。反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非常考验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2、扫墓

第二个活动就是扫墓了,一般以学校为单位集体进行。学校会选择就近的烈士陵园或者烈士墓地前去扫墓。多是采用徒步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意志。

孩子们准备一朵白花,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可以拿白色的菊花、可以纸质的白花。

清明节是怎么过的呀(您那里怎么过清明)(2)

扫墓前,会有庄重的仪式,歌颂烈士的丰功伟绩、缅怀烈士、宣誓,一套流程走下来,让孩子体会庄严肃穆的感觉。最后就是献花,孩子们排着队,将一朵朵白花敬献在烈士墓前。

如果陵墓附近有展馆,还会组织孩子来一次参观。一般是一些革命陈列,记录了烈士的生平和做出的功绩。旨在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荡秋千

还有荡秋千的习俗。在农村,会在两棵大树之间拴上一根粗绳子,绳子中间绑一个木板,一个或多个孩子坐在上面荡秋千。清明节意味着寒冷的结束,在此后,都会迎来风和日丽的日子,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了。

清明节是怎么过的呀(您那里怎么过清明)(3)

我们这里的清明节就是这三个习俗,不知道其他地方放还有别的习俗吗?欢迎在评论区补充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