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平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关注智慧树结)(1)

9月15日,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拉开帷幕。

智博会在重庆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两年前,“智慧树”在重庆落地生根,重庆通过用心抓好智博会成果的转化应用,让“智慧树”不断开花结果,一座与未来接轨的智慧城市渐行渐近。

在越来越智慧的城市里,百姓办事更简便、就医更贴心、教育更优质、出行更快捷。如今,越来越丰富的智能应用场景正不断融入百姓生活,推动着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大数据智能化,让这座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细、智能和高效,也不断为百姓“智”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智慧树平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关注智慧树结)(2)

2020线上智博会开幕式现场

智慧政务:“渝快办”秒办体验很愉快

在重庆,开办一家企业最快需要多久?

答案是两个小时。

你只需点开重庆市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便可通过手机办妥企业开办手续。

“渝快办”是重庆市民身边“24小时不打烊”的智慧政务服务平台。目前,移动端上线服务事项已达1016项,新上线的区县特色服务事项超过400项。在这里,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具体事项的“指尖秒办”。

因具有方便、高效、智能等特点,“渝快办”也是重庆智慧政务建设的集中体现。自2018年正式上线以来,“渝快办”在技术和服务上不断提档升级:新的服务事项陆续“上新”,1100台集成“渝快办”政务服务功能的智慧自助终端投放使用……平台的不断升级与完善,让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愉快。

如今,这样的升级与完善还在继续。

9月15日下午,在2020线上智博会服务数字政府与优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全新升级的“渝快办”网上办事大厅正式上线。

和老版相比,新版“渝快办”通过做“减法”,精简冗余栏目、简化版面设计、减少信息展现,呈现出入口清晰、热点突出、界面降噪、交互流畅4个特点,进一步精简政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企业开办实现一网填报、一次提交、一次认证。

在智能服务方面做“加法”。全新上线的智能客服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并精准分析匹配答案。全面启用智慧搜索引擎,更好地解决“搜不到、搜不全、搜不准”问题。同时,还通过系统自动学习,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订阅、精准化推送。

不仅如此,新版“渝快办”还建立起以用户为核心的用户中心,引入千人千面等大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资讯、政策和办事服务等,建立起标准统一、流程闭环管理的政务服务评价、反馈、监督机制,让政务服务更加透明。

愉悦的办事体验,让“渝快办”广受欢迎和好评。截至目前,“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已覆盖PC端、移动端、大厅端、自助端,注册用户超过1200万,累计办件总量超过1.2亿件,网上办理比例超过80%,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7%,连续两年入选重庆市“我最喜欢的10项改革”。

智慧树平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关注智慧树结)(3)

5G远程驾驶 图/孙茜

智慧交通:坐在“家”里能开车

9月15日,一辆小汽车行驶在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的马路上。奇怪的是,车上的驾驶人员并未操控车辆。原来,真实的驾驶操控室在当日开幕的2020线上智博会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5G远程驾驶舱内,方向盘、油门、刹车等一应俱全。驾驶舱前方的显示屏显示着实时路况信息。在显示屏下端的仪表盘上,车速、档位等车辆运行状态清晰展现。

“这是一次真实的驾驶,但这是通过现场5G远程驾驶舱进行的远程驾驶。”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熊永伟介绍,“5G远程驾驶,是5G和自动驾驶的融合应用。”

具体而言,行驶在路面的车辆装有高精准定位和远程控制系统。“家”中的驾驶员,通过高精准定位系统能实时获悉车辆位置。远程控制系统将5G信号发布的指令传递到路面车辆,实现远程操控。路面车辆装载的高清摄像机,将现场采集到的路面视频信息传回大屏幕,供驾驶员判断车辆应该如何行驶。当车辆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数据传输中断时,乘坐在路面车辆内的人员则会主动接管车辆,确保安全。

“要形成感知、决策到控制的车路协同状态,必须在极好的网络环境下才能实现,而5G网络就具备了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特性。”熊永伟说。

熊永伟告诉记者,5G远程驾驶可以应用在救灾、灭火、道路抢修等高风险场景,以降低工作的危险性,提高效率。

目前,该项目虽然还未具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在2019年,重庆首个基于5G的L4级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场景示范运营基地,已在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建成,并同期建成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基于5G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落地,为汽车行业走向自动驾驶时代奠定基础,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信息化升级。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G远程驾驶就能‘驶’入我们的生活。”熊永伟说。

智慧树平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关注智慧树结)(4)

2020线上智博会智慧医疗展区 图/孙茜

智慧医疗:数据帮患者“跑”医院

“得益于健康数据的实时共享,我们的医疗团队变被动响应式医疗为主动干预式医疗,在必要时,主动、及时联系患者提供管理建议。这样的改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9月16日,在2020线上智博会智能化应用与高品质生活高峰论坛上,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廖肇州介绍了该院实施“智慧控糖”项目取得的积极成效。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又名重庆市老年病医院,来院就诊的患者年龄偏大,其中慢性疾病患者比例高。对于这部分患者的管理,医院长期面临日常数据掌握不全面、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弱和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慢性疾病的管理,大多需要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主,但大部分患者的日常管理做得并不好。”廖肇州说,“许多患者来医院就诊时,无法提供自己在院外的健康数据,加上每次在门诊与医生交流的时间有限,患者很难得到准确、有效的管理建议。”

为了全面掌握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数据,为患者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建议,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以糖尿病为切入口,开发了“智慧控糖”项目,进一步重塑了糖尿病管理流程。

整个管理流程分为前端和后端。在前端,医院为患者配置了手机端应用程序“睿控糖”,它会每天提醒患者完成血糖监测、用药等,并对每一条上传的数据给予人工智能反馈。

这些上传的海量数据,最后全部汇聚到后端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系统会及时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持续、主动地识别风险患者及其具体风险点,并形成相应的方案推送给医院。

“我们的医疗团队通过系统推送的方案,能全面了解风险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实现对患者的定期随访和分级干预,对患者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个体化管理。”廖肇州说。

在全新的智慧管理模式下,医院能高效、精准地帮助患者提高血糖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糖控制成效,有效避免因血糖控制欠佳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智慧控糖”项目,只是重庆在推动智慧医疗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指引下,紧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服务民生这条主线,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信息基础体系,整合优化健康医疗数据资源,不断深化拓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健康医疗大数据和智能化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家示范“智慧医院”投用,今年力争完成40家示范“智慧医院”的建设。

智慧树平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关注智慧树结)(5)

2020线上智博会智慧教育展区 图/孙茜

智慧教育:智能课堂碰撞“思维火花”

鼠标轻轻一点,屏幕上便出现浩浩荡荡、奔腾而下的黄河水,配上湍急的水流声,恍如置身其间。如此生动的一次体验,竟是在语文教学《壶口瀑布》的智慧课堂上。

日前,在2020线上智博会上,记者亲身体验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并颠覆了对传统课堂的认知。

“智慧课堂是围绕课堂教学主场景,衔接课前备课教研、课中课程精讲、课后巩固学习等环节,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实现数据驱动下的精准教学。”线上展厅智能机器人讲解道。

在智能机器人的操作下,只见显示屏弹出“课中课程精讲”窗口,显示出《壶口瀑布》文章内容。点击左侧,除了能查看教师个人上传的备课内容外,还能查看省级、市级云平台上,各级教师关于本课的备课内容,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具体讲解过程中,教师只需轻点鼠标或输入关键字,作家信息、文本阅读、视频等内容便会准确弹出,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而在随堂测验上,系统还能精准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帮助老师归纳总结学生的易错点,并进行课堂知识的优化设计。

“遇到一些较难或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时,通过运用智慧教育平台中的智慧课堂,就能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快地突破难点。”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数学备课组组长王军对此深有体会。

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教育结合,让学习更加高效和科学。”

目前,讯飞智慧教育平台服务全市近120万名师生,让他们享受人工智能在教育、学习过程中的便捷。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势更是得到了极大体现。

如今,5G远程网课、智慧课堂、智能阅卷等智慧教育示范项目已在重庆各地徐徐展开,到2022年,重庆将基本建成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人人能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

智慧树平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关注智慧树结)(6)

2020线上智博会智慧社区展区 图/孙茜

智慧社区:智能系统很懂居民心

大数据无影无踪,智能化高深莫测。但大数据智能化构建的生活环境,却让百姓的生活有了“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这一点,两江新区龙湖两江新宸·云顶小区的居民深有体会。

这里是重庆首个三星级智慧小区,拥有几十项先进科技应用。这些科技应用深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生活在此的居民充分感受到智能化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漫步小区,智能化带来的便利随处可见:人脸识别进出小区门,3秒即可“刷脸”进出;在公共区域散步,可连接小区蓝牙音响播放音乐;智能浇灌系统通过监测温度和土壤湿度,可自动浇灌植物;智能垃圾桶自动检测桶内垃圾,一旦装满将自动预警,通知后台清理……这些智能应用,让小区居民感到很舒心。

伍琳是今年才入住该小区的居民,刚一入住,她便体验到智慧小区带来的安全感。

由于对家中设备不太熟悉,一次,伍琳不小心触发了安防系统,她还没来得及关上警报,保安就闻讯赶来了。

“物管反应非常迅速,我们觉得很有安全感。”伍琳说。

伍琳所说的安防系统,是小区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每家的安防系统都与物管联通,业主不在家时可开启外出模式。一旦家里出现活动轨迹,就会自动触发警报,保安会迅速上门查看。

像龙湖两江新宸·云顶小区这样的智慧小区,两江新区已建成42个。目前,两江新区正在筹备启动智慧小区全域化建设,全面提升住宅小区的居住品质。与此同时,两江新区还将依托智慧两江建设,进一步优化拓展两江新区智慧小区服务平台,让辖区居民享受更好的智能化民生服务。

智慧树平台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关注智慧树结)(7)

鸟瞰璧山区蔬菜基地智能连栋大棚 图/曾清龙

智慧农业:新农机会思考问题

无人机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里来回穿梭,机身装载的药液精准喷洒在每一棵蔬菜上;蔬菜大棚内,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土壤、环境、病虫害等田间信息,并根据植物各个生长阶段自动配置肥料。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智慧农业正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

如何让智慧科技更好地赋能新农业?重庆智慧农业发展如何?农业数字化转型又有哪些创新成果?这些都是此次智博会关注的话题。

“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产运用来说,重庆智慧农业在行业和省市级层面,呈现出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在2020线上智博会智汇八方新闻中心智慧农业线上群访中,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科说。

那么,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助力重庆智慧农业发展的呢?

“目前,智慧农业运用最多的是AI和5G技术,即将AI、5G技术与农机、农艺等进行结合,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像人一样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作出诊断和提出解决方案,当下比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栽培、生产、管理等方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龙翰威说。

光有科学技术还不够,还需要搭建平台,这样才能使智慧农业长效、健康发展。

因此,重庆基于丘陵山地的地形特点,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融合技术,建成了集科研与服务于一体的山地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为山地农业升级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丘陵山地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的精准化管理,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等。

“目前重庆智慧农业建设成效显著,但我们要想实现‘无人农场’、‘无人果园’这样更高级的智慧农业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崔晋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