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养活的中型绿植(养绿植的年轻人)(1)

“对热植很是着迷,于是就管不住手,开始买买买。”夏一引是社交平台上的一名博主,他的标签是“绿植”(绿色观赏观叶植物的简称),经常更新自己养殖绿植的经验,乐此不疲,也收获了一群拥趸。

这样以养绿植为乐的年轻人为数不少。原本在大家的印象中,养花养草都是老年人的爱好,而如今,养绿植、玩绿植已经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潮玩”。植物拓染、植物刺绣……一抹绿意在他们手中玩出了各类新花样。

养绿植成潮玩年轻人看重“治愈”功能

在年轻人聚集的豆瓣社区中,与植物有关的大组超过20个,最大植物小组“迷恋植物的人”群成员更是超过30万。在小红书上,与绿植有关的笔记多达194万篇,而“我爱绿植”的话题笔记数量已超过30万篇,话题浏览量超1.7亿。对于圈子里的人来说,迷恋植物的理由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植物天然具有治愈性。

多肉植物不是一个严谨的植物学分类,但可能是年轻人最为熟悉的关于植物的词汇。它是根、茎或叶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一类植物,已经成了年轻人养殖绿植的“心头好”。

今年23岁的安随是一个多肉爱好者,从家到学校,从高中的课桌到大学的书桌,他的桌子上从来不会缺少多肉盆栽的身影。安随最早接触到多肉植物是在高中。回忆时,他的语气有些兴奋,五六年前养过的多肉模样也能一一细细道来,“银天女叶子多而紧凑;玉杯东云最好看了,叶子边缘是红色的像东边的云彩或者说朝霞,下面绿色的部分则像绿杯,我觉得这是它名字的由来。”

多肉长相可爱、易存活、占空间小且价格低廉。安随回忆说,在他高中时期,多肉非常便宜,“只要两到五块钱就可以买到特别好看的,要是对品质要求不高,十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堆,其实现在价格也不高。”

对安随来说,多肉植物俨然是他纾解压力的“良药”。上学离家时,不忘捎上一盆多肉。“我种植物最主要就是为了迎接每一个令人惊喜的早晨。毕竟植物的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得静待,观察它们的生长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这也是算一种修身养性吧。”

好养活的中型绿植(养绿植的年轻人)(2)

安随养的多肉。受访者供图

余令是一名职业撰稿人,也是一个绿植达人。“多肉是标配,但其他绿植也很有趣。”在他的理解中,植物不是一项爱好,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养植物是一条通往真实有趣生活的捷径。

“我是个职业撰稿人,养植物其实就是调节自己,休息眼睛。也能帮助我集中注意力。”在厨房的窗台上,余令摆放着富贵竹、铜钱草、绿萝,这些只要几块钱至十几块钱不等的绿植可以给他的创作灌注生命力。“我照顾它们,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就是跟日常扫地擦桌子一样,写稿件写累了,就去看看,打理打理。”持续了六七年,余令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有绿植价位五位数却一盆难求

如今,从平价的多肉、苔藓、铜钱草到近些年大火的热带植物海芋、龟背竹、蔓绿绒,绿植,尤其是热带植物,已经迅速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新兴“绿色”潮玩。一些罕有的植物也屡屡卖出高价,甚至有的价格堪比奢侈品。据媒体报道,近期在某直播间内,经过11轮激烈竞拍,一盆“白眼泪龟背竹”最终以9万元的价格拍下。

“白眼泪龟背竹”属于锦化植物。“锦化”在绿植圈中指的是“植物在绿色叶片中心或者边缘生长出白色或者黄色的斑纹”。有专家称出现“锦化”是由于叶片色素合成出现了问题,不同部位的色素分布不同,导致叶片颜色出现差异。在热植圈人看来,这样的斑纹非但不是瑕疵,反而成就了植物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美。

据博主零零所说,其养育的橙柄锦一片价格大致在五千元,可谓是“一叶千金”。但零零称,“这已经是降了很多的价格,之前更贵,且有价无市。”不久之前,零零看中的一盆价格上万的橙柄锦在询价时便被另一植友高价买走。

曾在广州开园艺绿植实体店9年的鱼鱼也是锦化植物爱好者,一年前有植友出价两千多想要从她手中购买一株洒金龟背竹,但她不舍得。“从此也不卖锦化植物了。因为每一株都很特别,都是单枝独秀。”

好养活的中型绿植(养绿植的年轻人)(3)

鱼鱼自建的热植养殖大棚。受访者供图

鱼鱼告诉南都记者,热植是这几年的大热植物,也是她接触了十年以上的植物,平时也会在线上售卖一些自己繁殖的热带植物。虽然大部分人会认为玩弄花草是女生专利,但鱼鱼通过线上线下数据发现并非如此。“很有趣,我的数据告诉我,购买人群男女各半,男性植友更关注数据养殖,女性植友更关心植物为空间带来什么变化。”

夏一引便是“植男”的一员。2021年夏天,夏一引无意间发现了有些长得很特别的植物,比如长得像鹿角的鹿角蕨、像飞机的蔓绿绒以及颜色多样的彩色芋,这些既好看价格又在他接受范围内的植物吸引他正式入坑“热植圈”。

“很是着迷,于是就管不住手,开始买买买。”着迷购买热植的同时,夏一引也会在网上分享绿植养护经验,如今他在小红书上专门用来分享绿植的账号已有一千多名粉丝。像夏一引这样喜欢绿植,用绿植打造自己的社交新手段的人还有很多。有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进行栽培教学或是植物测评的绿植博主,也有交流养殖经验、分享植物生长过程的小组或群聊,绿植文化在年轻人中焕发蓬勃生机。

好养活的中型绿植(养绿植的年轻人)(4)

夏一引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热植。受访者供图

绿植也能是艺术品

除了养植物,也有一些人看重“玩”的属性。

悠悠是一名植物爱好者,从小跟着外公和妈妈养植物。今年八月份,她从网络平台上了解到拓染后便爱上了这门手工艺术,在她看来,“拓染可以把植物的美保留下来。”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分钟,悠悠刚放下手中拓染好的布袋。

植物拓染是古代用来染布的一种方法,将不同的叶子或者花朵放置在棉麻布料上用锤子敲打,使植物的汁液渗入布料中,留下植物自然的形状和脉络纹理,晾干后便成了清新的艺术品,可以作为装饰壁画,也可以制作成布包或衣服。

好养活的中型绿植(养绿植的年轻人)(5)

植物拓染后的布料。受访者供图

“养植物是一件很治愈、令人心情愉悦的事情,拓染也是。”在悠悠的帖子下,总会收到许多感叹“好美好治愈”的夸赞,一些本就爱好植物的朋友在和悠悠的探讨中也开始玩起植物拓染。

除拓染之外,有年轻人喜欢将植物与花艺用具结合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植物潮品,既摆在家中,也分享在线上。在小红书上,这也被称作“植物装置艺术”。

在艺术展中,装置艺术,是“场地 材料 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但在普通植友们看来,植物装置艺术与场地关系并不大,简单来说就是植物与花艺用具搭配,“就像葡萄美酒需要盛放在夜光杯中,不同的植物也需要有契合的花瓶才能更完整地展现它的美,比如木棉,放在陶土罐子中可能比在玻璃瓶中更加合适。像海螺、灯泡甚至是塑料袋都可以成为植物的花瓶。” 植友Willowyeah说道。

像悠悠和Willowyeah这样的植物艺术玩家并非少数,据了解,在植物拓染和植物装置之外,也有小众植物玩家玩着“植物刺绣”“根系驯化”“植物书制作”等等。可以说,绿植在年轻人手中被玩出花来了。

绿植在年轻人手中开出的“花”还能盛开多久?夏一引认为,随着市场上普及,喜欢绿植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市面上多了很多植物,价格也有所下降。以前不为人熟知的植物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我想互联网慢慢会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喜欢绿植吧。”

与绿植打交道近十年的鱼鱼赞同道,“市场的供需关系说到底都是一条抛物线,最近两年绿植价格的下降也是遵循了这个规律。我希望回落到平静状态后国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出品更多组培苗,让志同道合的植友在‘多种类’而非‘高价格’中继续狂欢。”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一些植物玩友,喜爱园林盆栽无可厚非,但想靠植物投资盈利,建议保持谨慎,不要盲目跟风。

采写:南方都市报见习记者 杨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