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园城市社区规划(未来公园社区这样建...)(1)

近日,北湖未来公园社区初次亮相!作为成都首批启动创建的示范点位,北湖未来公园社区预计两年内完成生态景观打造,三年内首期全面建成投运……未来公园社区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最基本单元,是城市的微观基础,是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市民安身立命之所、城市活力秩序的生命线。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教育资源,完善的医疗服务,便捷的生活服务、富有活力的创业环境、蓬勃的社交场所……这一切,来源于对未来公园社区的美好“畅想”——这一畅想,正在走上规划文本、走向实践实施!一起来看~

◆2021年4月成都启动策划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未来公园社区借鉴了浙江未来社区经验,是引领城市现代化进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次创新探索。

◆2021年8月成都举行“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和片区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全市建设200个未来公园社区,其中,环城生态公园区域范围内建设100个。

◆2022年2月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正式启动。全市首批启动建设未来公园社区25个,预计实施项目372个,投资总额2496亿元。

什么是未来公园社区?

一种集成公园城市形态、现代城市功能、新兴产业业态、市民生活体验的空间载体和试验场景,核心内涵是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为导向,以片区综合开发为抓手,以全要素场景营造为关键,以数字底座智慧赋能为支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打造功能布局均衡、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尺度宜人、人城境业和谐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专家观点

以未来公园社区为抓手

坚守人本逻辑 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

未来公园社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培塑生活城市的持久优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张圣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建设未来公园社区,是中国城市转型发展阶段的实践探索。成都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生态本底,四年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积累的经验也成为基础。成都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管理中,以未来公园社区为抓手,坚守人本逻辑,立足当前现实需求,又面向未来引领城市发展。

在未来公园社区的规划建设上,成都应突出数字化治理。探索试点加标准化,在研究实体空间建设的同时研究数字空间建设,实现社区服务、治理,文化等领域全面数字化。应促进多元参与,让政府、居民和企业等全面参与创建,发展社群组织、社会组织,营造熟人社区,促进居民充分融合,培育共同的社区精神,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多元包容的社区氛围。

成都未来公园社区要突出核心产业功能,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未来公园社区的业态要满足居民需求,构建未来社区生活链,让社区居民的大部分生活需求能够在社区完成。如何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成都应增强社区长期可持续的商业能力,这既要符合社区居民多方利益,要能在短期内快速落地,也要能兼顾未来长效运营。未来社区的商业功能应该是商业 服务 社交的结合体,将多功能、综合化、细分化作为未来社区商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让未来公园社区呈现业态多元化、复合化。

......阅读多一点......

示范点位:北湖未来公园社区

成都公园城市社区规划(未来公园社区这样建...)(2)

大熊猫 北湖生态双IP驱动

产业和生态相互赋能

环城生态公园东北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南,便是北湖未来公园社区。

过去这片是典型的城乡接合区域,农家乐等低端业态遍地,良好的生态本底并未展现出应有的风貌。北湖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建设以来,开始有了系统性的大变样。

与其他社区相比,北湖未来公园社区所在的范围,是环城生态公园最大绿楔区域,拥有市区最大的一块集中绿地,规划绿地占总面积的52.8%。因此,生态与城市的融合是这里的显著优势。

成都公园城市社区规划(未来公园社区这样建...)(3)

↑北湖生态公园

在规划设计上,北湖未来公园社区突出了居民对生态价值的可感可及。

例如,北湖公园与片区外郊野原本两片孤立的绿化,通过绿廊等慢行空间串联起来,居民身在其中,就有了亲水近绿的获得感。社区内还运用绿色建筑、固碳植物等方式,以垂湖廊道、绿道慢行系统串联滨水空间、社区公共空间等生态节点,将绿色低碳的价值理念贯穿在设计和建设中。

规划提出“生态可享度”的概念,保证各类型生态空间在发挥固有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而能被市民所享受。据此概念得出,北湖人均可享绿地面积指标为:45.6 平方米/人,是国家最高标准的3.8倍。

与城镇社区和乡村社区不同,北湖未来公园社区位于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是一个典型的产业社区。以激发活力为重点的产业发展,将是这个社区的发展重点。

成都公园城市社区规划(未来公园社区这样建...)(4)

↑大熊猫元素

拥有世界顶级熊猫IP,显然,北湖未来公园社区的内容资源优势突出。根据规划,这里将建设“一湾一园三港”的空间布局,着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

“一湾”即北湖湾,依托3公里滨水景观环线,规划营建星级酒店群和沉浸式文化演艺中心、未来中心、想象力中心等环湖艺术建筑,打造泛文旅活力消费区;

“一园”即千竹园,依托环城生态区,打造静谧竹海,建设全球顶尖的竹产业创意园,构筑蓝绿交融、动静相宜的国际旅游度假新高地;

“三港”即打造创意科技引领的国际商务交流港、创意文化引领的无界街区体验港、创意艺术引领的城市触媒传播港“三大产业发展聚落”,规划营建地标建筑、创意场景,塑造显山露水、高低错落的公园城市天际线。

成都公园城市社区规划(未来公园社区这样建...)(5)

智慧生活,探索社区的未来可能

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北湖未来公园社区将率先探索社区的未来可能。

未来公园社区是更智慧的。目前,北湖未来公园社区计划搭建“全时空感知、多维度监测”的社区级城市运行生命体征体系,构建线上线下数字孪生融合社区。它能够通过社情民意大数据,最大化发挥社区各主体信息数据价值,实现社区精准化服务。

例如,社区里不仅有人脸识别、消防预测等智慧安防设施,无人化仓储、智能官网等智慧物流设施,还能提供智能健身绿道、智能诊疗决策等智慧健康设施。同样位于成华区的杉板桥数字孪生社区已有雏形,北湖未来公园社区将借鉴这一智慧韧性社区的打造方式。

未来公园社区也将是更便捷的。一个典型的场景,体现在居民的出行上。整个区域的交通按照竖向集成开发,在水平方向通过天桥、地面广场、地下通道等设施连接车站、建筑、与周边城市街区;在垂直方向通过快速电梯、扶梯等设施将人群送至公共楼层,进而再疏散至不同目的地区域。四通八达的通行空间将会提升居民的通行效率。此外,这里还将探索商业与住宅车位潮汐互补的共享场景,让停车不再困难。

成都公园城市社区规划(未来公园社区这样建...)(6)

↑北湖中学效果图

成都公园城市社区规划(未来公园社区这样建...)(7)

↑北湖小学效果图

北湖未来公园社区将新增和改造20余处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模块化、复合型共享空间载体,打造创意定制的开放空间、国际化的配套设施、24小时的全时服务。

综合 成都发布 成都发改委 成都社治等

编辑 冉晖昱

校对 何雅琦 罗梦丹

审核 黄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