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年做年度复盘的时候,把自己读过的和听过的书做了一个梳理,那个数字真是让我自己吓了一跳!2020年一年,我看了35本书,在樊登听书听完了65本。只看数字我是非常满意的,可是我问自己:你都看了听了些啥,我的大脑是一片空白。我知道看过的书,听过的书都不会白费,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一点,这种读书和听书的效率是相对低效的。

我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主要的时间都被孩子和工作瓜分了,所谓的空闲时间都是零零碎碎,基本挤不出来大段的时间能够好好的专注阅读。可是呢,我是一个非常贪心的人,工作育儿夫妻感情,画画做图打游戏读书,我一个都不想落下,还都想做好。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高效。

我理解的高效阅读

既然要高效,首先就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效】是什么。

对我而言,阅读的【效】,一是乐趣,比如各种小说;二是实用,比如各种工具书,如《掌控习惯》、《可复制的领导力》等等。

实用实用,就是要用起来才叫实用。在我自己的多方尝试之后,我发现,每一次应用一个点,通过7~21天的实践,将这个改变内化,然后再应用一个点。只要我能从阅读一本书或者听一本书中有一点固化下来的提升,这个阅读就足够高效。

举个例子,我家哥哥上小学了,关于背课文这一项,总是磕磕绊绊。我既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又焦虑于他的成绩。今年五月,在樊登听了《考试脑科学》,了解到艾宾浩斯记忆法对于帮助短期记忆成为长期记忆的作用,于是就记录了下来,并且直接放到了我的行动规划中。我用清单app设置了艾宾浩斯记忆法的重复曲线,根据每日任务的提醒,带领孩子背书及复习。通过这个方法,我省心省力,孩子的背诵成绩也好了起来。通过一本书,使我的人生有一点好的改变,这就是我所认为的高效阅读。

高效阅读,我是如何做的

在实践中我还遇到了另一个烦恼,就是我的时间都是零碎的,往往一本书看到后面,忘记了前面,或者在实践中被打断多次,忘记了我该内化的那个点。于是我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保留我阅读的收获。由于我很喜欢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我决定通过制作读书卡来帮助我保留阅读的收获。这个读书卡要满足我的三个条件:制作简单(我懒),容易变换(我容易腻),同时又要长得好看(我是个颜控)。于是我选用了PPT更改主题色的方式,制作了一套读书卡/听书卡模板。

高效阅读有妙招(高效阅读我是这么做的)(1)

2个月分量的听书卡

下面我以听书卡的制作流程为例,介绍一下我的高效阅读方法:

手机APP

电脑

首先我会利用一些不需要用脑子的时间,比如说上下班途中,或者做家务的时候听第1遍。第1遍我通常是泛听,对整本书留下一个基本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会引起我感触的一些点就已经出现了,只是他们一闪而过,还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听第2遍的时候,我会同步打开手机石墨文档,碰到印象深刻的段落,或者自己有感触的地方,暂停,用自己的语言在石墨文档里通过语音输入记录下来。这两遍听书都可以拆分到多个时段进行,一般情况下我得5~6次才能够听完一本书。

然后打开电脑,使用电脑,在同步的石墨文档中整理记录下来的文档,制作听书卡。听书卡/读书卡的制作方式可以参考这个视频。

最后给自己定一个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或者思考原则,不用很复杂,一个小点就行。行动计划,比如我刚才说的,用清单app 艾宾浩斯记忆法来规划孩子的背诵任务。思考原则是一句话,比如我读完光环效应之后,记住了“不要草率地从商业故事中去总结普遍的规律,并把它当作原则”,还有《人生只有一件事》中,“人和人的关系,内心深处只有两个念头,一是我想不想和你在一起,二是我想不想和你一样”。

高效阅读有妙招(高效阅读我是这么做的)(2)

《光环效应》听书卡

高效阅读有妙招(高效阅读我是这么做的)(3)

《人生只有一件事》听书卡

这些卡片我时不时地会翻出来看一看,每看一次内心都会更加坚定一点,同时也会增加一些新的感触。

如果还有余力的朋友,可以是在每一次做完卡片之后只看着读书卡或者听书卡写一个读后感。这会让这本书和自己的人生产生更深的连接,将阅读的【高效】做到极致。

我的小建议

在中国普世的价值观里,都认为读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个认知,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逼着自己看书,而且还是逼着自己看世界名著。结果……怎么说呢,很痛苦。我发现自己变得不爱看书了,每次看到自己书架上的书就觉得压力很大,浑身紧绷。直到我放弃对自己的逼迫,才慢慢地找回了阅读的乐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读书,我觉得也是一样的。阅读是一个私密的快乐,阅读的多少,阅读的内容,阅读的类型,都不存在高下之分。所以,高效阅读,我认为是帮助我们获得阅读的乐趣,使我们更能享受其中。

所以,我亲爱的小伙伴,如果在听完这个分享后,你能够打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投入其中,我会由衷地为你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