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四川乐山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乐山大佛上,但真正走进四川乐山,才发现原来它也是一个美食集中营。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清蒸红团”这道传统经典名菜。清蒸红团属于川菜系,所选用的食材要用江团鱼和优质火腿肉,清蒸过后的的出品滑嫩肥美,让人回味无穷。

想要做出地道的清蒸江团,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就就要严格把控。江团主要集中在乐山江段和嘉陵江一带,虽然如今已经开始出现人工养殖的江团。但放在以前的时代,江团可是一个稀罕物件。除了身家显赫之外,还得有当地的人脉,才能第一时间吃到如此美味

但一些挑剔的美食评论家认为,养殖江团和野生江团在口感上还是有差距的,鱼类养殖专家认为,长江的野生江团其外观上很有特点。在鱼头的嘴部上下唇能够全部闭合,有些则嘴部则露出较为细小的缝隙,这是野生江团的显著标志。而养殖江团嘴部则不能闭合,还会露出较为细长的牙齿。从这一点上看,人们对清蒸江团的食材选择上还是差异性很大的。

乐山必吃十道美食(爽口宜人的清蒸江团)(1)

一、清蒸江团的历史

说到清蒸江团,不得不提就是这位宋代的“吃货诗人”苏轼。相传当年苏轼从四川眉山出发,沿途经过岷江后进入长江。这位馋嘴的诗人在途中一路在江上吟诗作对,好不惬意。当船经过湖北城区内时,有幸尝试到了当地的石首鮰鱼,大为赞叹。苏轼觉得这道鮰鱼甚至比河豚还美味,于是诗兴大发,为鮰鱼即兴创作了一首诗。这首后人称为鮰鱼经典的使用价值的诗就是《戏作鮰鱼一绝》

而在诗中被大夸特夸的“粉红石首”,说的就是鮰鱼,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江团。由此可见,在北宋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江团鱼的烹饪技巧。当时人们称江团为“好看好吃无骨不药人”,短短一句话,道尽了江团的几大优点。而清蒸江团这种做法,据传也是从北宋时期开始盛行,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延续这种简单、天然的烹饪技艺

乐山必吃十道美食(爽口宜人的清蒸江团)(2)

二、清蒸江团的发展

清蒸江团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虽然烹饪工艺大同小异,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做出了不小的改良。如今人们在烹饪江团时,会先用姜片制作味碟,弥补清蒸之后鱼肉中的略显寡淡的味道。

相传当年冯玉祥将军在前往美国前,途径四川时,专门在四川的澄江镇上品尝这道佳肴,冯玉祥将军对清蒸江团大为赞赏。古时的清蒸江团所采用的味道较为清淡,延续至今,人们依旧习惯了这道味清香浓、色香味俱佳的四川精典名菜。

对于四川当地人来说,招待贵宾所采用菜肴当属清蒸江团最好上档次,不仅在口感上清嫩爽口,在视觉效果上更加有冲击力。清蒸江团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宴席的品质和档次,让主人和贵宾都觉得十分有面子。

乐山必吃十道美食(爽口宜人的清蒸江团)(3)

三、清蒸江团的价值

清蒸江团不仅肥美爽滑,其营养价值也相当高。江团作为大型的鱼类,其独特的口感让不少人青睐不已。在江团的体内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含量,根据科学研究,江团的蛋白质含量为14%,脂肪含量为4.8%,它被认为是淡水鱼中使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而在江团的腹部,肥厚的鱼鳔是不少人青睐有加的精品,人们更喜欢用来制作成鱼肚加工食用

江团中的低脂肪和高蛋白的特质之外,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不少孕妇和老人小孩的滋补佳品。在江团的肉质成分中,还含有一种富含生物小分子的胶原蛋白,它作为女性滋补的元素很受欢迎,它能够有效补充人体合成蛋白质的原料,然后形成水溶液的状态储存在人体体内。人体能够更容易吸收,并加强改善组织营养的状态,还能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不少女性则用在美容和抗衰老的医用效果上。

乐山必吃十道美食(爽口宜人的清蒸江团)(4)

四、结语

清蒸江团乍一听很多人误以为是江浙一带的名菜,作为历来“嗜辣如命”的川菜系列而言,一道寡淡的蒸鱼让人提不起兴趣,可真是如此,清蒸江团才在很多人的误解中正名身份,让人看到了川菜中独特的烹饪技艺和对食材的精益求精

如今随时信息技术的网络的发展,网红美食成为不少餐饮店追求的目标,清蒸江团作为一道流传多年的经典名菜,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担任这川菜的“网红角色”。人们青睐它的肥美清甜,更喜欢它不同于“一辣到底”的川菜系列,也许正是这种与众不同,造就了清蒸江团如今在川菜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清蒸江团这道菜成了四川乐山当地衡量一个主妇厨艺的标准,这道看似简单,实则暗藏乾坤的菜肴,需要在烹饪时候极大的耐心,以及在石材的选择上独到的眼光,正是因为清蒸便利方便,才能体现厨艺的高低。对于火候的把控,是体现清蒸江团的关键所在,过早过晚,都极大影响江团的口感和味道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

《齐民要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