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管地带——九龙城寨

香港曾经的三不管地带、电影《重案组》取景地——九龙城寨。九龙城寨是香港殖民时代位于现在九龙城区的一座围城,它属于香港历史城区,已经于1993年被拆除。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

九龙旺角以北有一条界限街,它将九龙半岛横向一分为二,街南部分称九龙,街北为新界。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龙城寨就在这里。九龙城寨以前是著名的香港贫民窟。其实它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的宋朝时代,原来是用来防卫抵抗外敌的据点。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2)

九龙城寨其实只有6英亩大,约2.7公顷,当年香港被割让,曾经声明过这一块仍归属中国管辖,中国官员仍可驻扎九龙城内,并保留附近码头以便往来。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尴尬,处于边界,清朝、国民党时期和解放后,中国都未在此治理过,英国虽然不断觊觎,但也无法得逞。

于是很多犯了法的人就逃到这里,因为这里无法可依,所以成了三不管地带,贩毒、抢劫、盗窃经常发生,环境十分恶劣。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难民从华南地区涌入香港,并聚居于九龙寨城,港英政府最终完全放弃管理,九龙城寨沦为三合会活跃地带,成为贩毒、卖淫、赌博等非法行为的温床。此外,由于港英政府当时不承认中国医生的资格,所以这里也可以见到非常密集的无资质的牙医诊所招牌,是一道奇特的风景。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4)

到了1984年,中英两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处理香港问题,1987年两国共同决定清拆寨城,迁徙居民。九龙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经让成龙拍摄《重案组》电影,并容许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时间描绘寨城地图。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5)

据悉九龙寨城在拆毁之前有50,000多名居民;以寨城面积0.026平方公里推算,城寨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0万人,可以说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电影《叶问》里曾经还原过九龙城寨的场景。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6)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其实,在门票公开发售首日,八小时内就已经卖出了逾4万张票。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7)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曾说:“这是祖国送给香港的一份厚礼。”是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这座承载了中国厚重传统历史文化的艺术建筑将在香江畔继续讲述我们中华民族的上下五千年。

2016年12月2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在北京签署了《故宫博物院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就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备忘录》。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8)

2018年5月28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筑工程正式启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占地约13000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约30000平方米,开幕展展出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精选出来的逾900件藏品。展出的藏品横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从绘画、青铜器,到织绣、古代建筑等,其中一级文物多达166件。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9)

我们相信这座建筑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人们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欣赏,更加懂得回望,珍惜,传承!

香港铁路博物馆

香港铁路博物馆虽然是1985年建立的,至今才三十多年,但它却见证了香港百年历史,这是为什么呢?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0)

原来因为香港铁路博物馆是由旧大埔墟火车站重建而来的。1983年建立了新的大埔墟火车站,旧大埔墟火车站经过重修变成了现在的香港铁路博物馆。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1)

而旧大埔墟火车站始建于民国二年,也就是1913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当时的旧大埔墟火车站非常有中国传统民居的特色,首先它是一座风格独特的中国金字顶传统建筑,其次在门楼屋脊及两旁的山墙上饰有蝙蝠、牡丹及喜鹊等泥塑,寓意吉祥,都是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物件。

现在的香港铁路博物馆位于香港大埔大埔墟崇德街13号,面积6500平方米,陈列面积310平方米。专门展览铁路相关的主题,介绍香港本地铁路交通的历史和发展,藏品类别包括历史车卡、旧火车票、铁路用具、照片、年报和制服等;藏品超过3000多件。其中,历史车卡:8卡;旧火车票:近3000张;铁路用具:约100多件:照片:约300多张。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2)

除此之外,还保留了旧火车站古迹和其他铁路设备,包括展出窄轨蒸汽火车头、51号柴油电动机车和六辆历史车卡。

窄轨蒸汽火车头在1924年专门为粉岭至沙头角的支线提供服务,后来支线停用后,,火车头被卖去菲律宾的一间蔗园。后来,经过九广铁路公司和铁路博物馆的人员的努力,于1990年代中运回香港,修复原貌并展出。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3)

51号柴油电动机车在1955年开始使用,它服役的四十几年间,正值香港经济起飞的时候。

后来,1970年代中期,内地与香港的交流日益频繁,很多人乘搭由它牵引的火车,到新界郊游或者回乡探亲,它见证了香港与内地那些年人们往来的点点滴滴,也承载了很多人的思乡情。1997年香港回归后,它正式退役,九广铁路公司在2004年将它赠予铁路博物馆。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4)

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承载了文化传播、传承、交流的使命。在其中,有一个宝贝引人瞩目,它就是从国家博物馆送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陈列展出的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玉玺。它是清朝的传位玉玺,是乾隆钦定“盛京十宝”之一。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5)

皇帝之印称“宝”为清制,皇帝的印信称为“御宝”。其实在乾隆以前,御宝是没有规定的数目的。

但乾隆曾经在公元1746年,也就是乾隆十一年的时候,将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确定为25方御宝,详细规定了各自的用途和使用范围。这其中就包括白玉质“大清受命之宝”。其他的还有:碧玉质“皇帝奉天之宝”、金质“大清嗣天子宝”、青玉质和栴檀木质“皇帝之宝”、白玉质“天子之宝”等等。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6)

白玉质“大清受命之宝”玉玺,是“盛京十宝” 之一。这枚玉玺为碧玉质,温润洁白,玺文为满文本字、汉文篆书,朱文,蹲龙纽,附系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别用满汉文刻:“大清受命之宝匮”。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7)

白玉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玉玺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用来彰显大清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身份。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了解清朝封建帝制,了解皇权在那个时代的不可冒犯。

香港著名的景点(见证百年的博物馆)(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