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燃影视季#本人在中国网络电视台观赏的这部影片,本文起这个名字,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我哪里懂什么“解读”,不过是些胡思乱想罢了另外,我也没看过老版的《倩女幽魂》,也不是“哥哥”的粉丝,这让我可以不受老版本影响的前提下,对这部新版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情感电影解说倩女幽魂?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情感电影解说倩女幽魂(解读爱情电影新倩女幽魂)

情感电影解说倩女幽魂

#高燃影视季#本人在中国网络电视台观赏的这部影片,本文起这个名字,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我哪里懂什么“解读”,不过是些胡思乱想罢了。另外,我也没看过老版的《倩女幽魂》,也不是“哥哥”的粉丝,这让我可以不受老版本影响的前提下,对这部新版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模式化的难以创新的剧情   以我多年观影的经验,我感觉现在的电影——无论中外——情节设置已经很难有所创新了,几乎所有的情节我们都见识过了,电影剧情不过是把不同的情节桥段用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起来而已。

因此,剧情上的创新几乎绝迹了。更有甚者,直接套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就成了一部新的电影作品了。

比如,迪斯尼的动画片《狮子王》,中国电影《夜宴》就直接套用了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而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处处有曹禺的话剧《雷雨》的影子。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新倩女幽魂》,我猜恐怕和老版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剧情创新的困难,使得电影不可避免的落入一些套路,只要是看电影比较多的人,都会对这些套路非常的熟悉,今天这里我把这些电影套路称为“模式”来表述。

《新倩女幽魂》是一部爱情片,它就的确使用了爱情电影的一些模式。

  爱情电影是一种数量非常庞大的电影类型,它里面也有众多的模式。我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先争后爱”模式,剧中恋爱双方一开始处于对立状态,会争吵和算计对方,在这个对立的过程中,双方不但没有更加对立,恭喜,他们相爱了

。而《新倩女幽魂》,它应用了我称之为“对立阵营”的模式,恋爱双方分别处于对立的两个阵营,他们的恋爱自然也就受到了本阵营的阻止,并且在本阵营可能身败名裂。

莎士比亚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因次这种模式也可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模式,很多爱情电影都采用了这种模式,比如前一段颇受争议的《色戒》,周迅与陈坤主演的《画皮》,《倚天屠龙记》里的张翠山与殷素素等等,都使用了这种模式。

而在《新倩女幽魂》中,小倩和燕赤霞、宁采臣分属人妖两界,是互相杀戮的敌手,小倩受到了姥姥的阻止,燕赤霞受到了其他猎妖师阻止,而对羸弱的宁采臣,那个结巴也试图阻止他。

人在恋爱的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来自周遭人为的阻力越大,比如父母反对等,反而会爱的越深,成与不成是另一回事,梁祝会因此殉情,化为蝴蝶成千古绝唱。

因此,爱情电影里应用“对立阵营”模式,主人公在反对声浪中爱的更深,是有心理学基础的。

  电影的剧情虽然已经不新鲜,但是毕竟不能千篇一律,因此不同的模式会相互组合,或者大的模式下还有小的模式等

。《新倩女幽魂》中,就不仅仅是“对立阵营”模式,它还有一个爱情电影里屡见不鲜的模式:N角模式(N≥3),这种模式最常见的是三角模式,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在三角模式下,还有两种非常常见的小模式,那就是两好一坏模式和三好模式。所谓“两好一坏”,就是处于三角恋爱中的三个人,其中以一个是负面角色,另外两个是好的;而三好模式,就是恋爱中的三个人,都是非常好的人。

对于这两种小模式,一般编导会如何处理呢?前一个模式比较好处理,那就是让反面人物使出种种令人不齿的手段而暂时得逞,但最后一定会倒霉。

而后一种模式比较难处理,因为观众都是富有同情心的,哪一个好人处于痛苦中都会让他们不满。于是编导经常使用的很恶俗的一招是让其中一个死掉,活着的两个人就可以比较心安理得的在一起了

。而《新倩女幽魂》就使用了这一俗套,它让燕赤霞在与妖的战斗中走了,留下了小倩和宁采臣。

这里顺便说一下,有时候有些编导也会有些“创新”的,比如电影《云水谣》中,也是使用了陈坤,徐若瑄和李冰冰的三角恋爱模式,当影片中陈坤和李冰冰结婚后,我就感觉他们三个老了后如果再见面,那么编导会非常难以处理,我猜想他们其中有一个会死去,而活着的两个人会见面,这样比较好处理些,我期待看到编导如何处理两个活着的人见面的场景。

可是编导却用“创新”的手法避免了这一场景,那就是他不是让一个人死去,而是让陈坤和李冰冰都死掉了,也就没有了棘手的“见面”场景了,我当时就感叹编导可真会“偷懒”啊。

  二.化妆的妙用   在《新倩女幽魂》中,刘亦菲饰演的小倩,一开始我就把她和其它的妖区隔开了,似乎她就不是妖的群体中的一员,我想很多观众恐怕和我有同样的感觉。

  可是看完电影后,我一想不对啊,因为剧情交代,小倩其实和别的妖没什么区别,都是把男人们送给姥姥,甚至剧中林鹏和巩新亮扮演的蛇妖还提到,小倩最受姥姥的喜爱,她们很妒忌。

小倩为什么会受到姥姥特别的喜爱呢?恐怕是因为捉男人给姥姥非常的给力,别的妖都不如她。

那我们可以理性的分析,如果那些妖是罪恶的话,小倩也同样应该是罪恶的,其它的妖该死的话,小倩也不能幸免。但我们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后,几乎没有观众认为小倩是坏的,该死的。

她和其它的妖到底有什么区别,使得我们从一开始就忽略小倩的负面信息,自然的对她产生好感?

  我的答案是不同的妆容产生了这一效果。这部影片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所有的妖中,小倩的妆容和服装和其它的妖是不同的,其它所有的妖,都是属于妖艳性感的妆,甚至连姥姥都是浓妆艳抹的,而独有小倩,却是一种清纯无邪的妆。其它的妖在服装上都是显露身材和肉体,可小倩却是一副宽大的白袍,掩盖了身材。

妖艳性感的妆扮,刺激的是男人的生理,让男人们产生一种妖们希望他们产生的欲望。而小倩清纯的妆扮,却不是这个目的,她使男人产生一种爱怜的感觉,产生一种帮组她,保护她的欲望。

这种不同的妆扮,在观众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观众自然的把小倩和其它的妖区别开了。

其实相对于剧中妖们的工作任务,很显然,其它妖们的妆扮是合理的,而小倩的其实是不合理的,是不利于开展工作的。可是编导不管这些,只要观众的情感受到引导就可以了,合理与不合理就既不是编导,也不是观众所关心的了。

  三.糖果——爱情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在看这部电影时,很多观众都会注意到糖果这种东西,它是人妖之间敌我转换的关键因素,因为它,小倩与人化敌为友,甚而走上了爱情之路。

可是,在我们一般人的心目中,爱情中是不应该有物质因素的,一旦物质因素在恋爱中起到了作用,爱情就会蒙羞,就会不够“纯洁”。

现实生活中,物质因素的影响却总是非常大的。而爱情电影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因此它可以把爱情“提纯”,纯的让物质因素微乎其微,这种“纯爱”也是爱情电影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高质量”的爱情,在爱情电影中却比比皆是。电影是个制造幻象的东西,观众可以从中得到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精神需求,虽然只是些幻象,观众却乐此不疲。  

 但是,我发现,爱情电影在“轻”物质的同时,却又往往非常的“重”物质。原因在于爱情毕竟不能光用嘴说,它是需要其他表达的。

因此,因为轻物质,电影中的主人公很多比较贫寒,这时候,他会用非常大的付出去换取一些在富人们看来无足轻重的物质,用这些物质去表达爱,这些物质可以是对方曾经表现出喜爱,却因为体谅自己表示不要的东西。

因此,爱情电影中往往一方面表现出双方恋爱中基本不考虑物质因素,另一方面又让他们用物质来示爱。《新倩女幽魂》中,糖果这种在人类看来无足轻重的东西起到了爱情拐点的作用,以至于宁采臣经常使用这种物质来促进爱情的发展。

  我很早看过一部香港的爱情电影,由周润发和钟楚红主演的《秋天的童话》,在影片最后,周润发扮演的角色为了给钟楚红扮演的角色送礼物,把自己的破车送人,换来的钱给钟楚红买了一个精致的表带,当他们互换礼物分手后(是真的分手),各自打开礼物,周润发收到的礼物是钟楚红的那个表。

这个情节我想很多人都会想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前面所说的影片情节创新之难,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即使是在表现“纯爱”的电影中,物质依然是重要的因素,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

  上周末看完这部电影,今天写下此文,因为我只是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随想随写,有很多可能是错误的,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