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故事会: 韩城历史文化名人第七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赵氏孤儿的真正故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赵氏孤儿的真正故事(故事中最神秘的义士是谁)

赵氏孤儿的真正故事

郭老师故事会: 韩城历史文化名人第七集

“赵氏孤儿”故事中最神秘的义士是谁?

原创作者:郭健文

“赵氏孤儿”故事流传千古,韩城很多地方都有关故事主人公的藏婴洞、九郎庙以及义士公孙杵臼、程婴的故事,但是人们忽视了故事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义士,他是谁呢?

古韩侯国被晋国吞并后,晋国封公子万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市),晋文公时韩家衰败,赵衰、赵盾对韩厥另眼相看,帮助韩厥振兴家族,韩厥逐渐晋升为晋国六卿之一。赵家遭难,赵朔托付韩厥照顾赵家,韩厥成为保护赵武的幕后策划者和暗中保护伞,公孙杵臼和程婴是执行者。后来韩厥提议为赵氏平反,才有了“赵氏孤儿”故事情节最后的戏剧性大翻转。韩城是韩厥家的封地,赵武的藏匿之地极有可能就是韩城。

司马迁认为韩厥是赵武的保护者之一,《史记·韩世家》记载:“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韩厥、赵武的后代在此后的晋国政坛上相互提携,两家相互照应,形成联盟,韩赵魏三家分晋成功,韩、赵各占其一。司马迁认为韩国的最后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是因为韩厥保护赵武,为后代子孙积来了阴德。《史记·韩世家》赞词“太史公曰”中说:“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余世,宜乎哉!”

“赵氏孤儿”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它能流传千古,彰显的传统文化的“义”文化。故事中三个义士韩厥、程婴、公孙杵臼都是韩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