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1)

图|《小兵张嘎》作者,著名剧作家徐光耀

1958年,著名剧作家徐光耀,依据个人经历,创作了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并同时创作出了电影剧本。

北京电影制片厂看到这个剧本以后,决定将之搬上大银幕,徐光耀一开始将剧本交给了崔嵬导演,不凑巧的是崔嵬导演还没有看到剧本,就出国了。

几乎同时,北影厂的另外一位导演欧阳红樱也看到了小说《小兵张嘎》,决定筹拍这部电影。

崔嵬导演与欧阳红樱导演起了争执,后来双方决定联合指导这部电影。

1963年《小兵张嘎》上映,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电影成功塑造了一个抗战时期,有勇有谋,又调皮捣蛋的少年英雄形象——张嘎。

谈及张嘎这个人物的创作时,徐光耀坦言:

“如果我的“张嘎”有原型,就是“瞪眼虎”和“希特勒”。因为当我这个写作愿望产生时,他俩就蹦了出来。但也可以说他俩不是原型,因为我并没有采访过他们,也并非根据他俩的事迹创作了“张嘎”。”

徐光耀口中的“瞪眼虎”和“希特勒”其实是抗战时期活跃于赵县县大队的两个小侦查员,作者徐光耀1938年从参加八路军120师、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除奸科干事、技术书记,无巧不巧的是,徐光耀曾在赵县隔壁的宁晋县县大队工作过,两个县的县大队时常联手作战,因此比较熟悉。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2)

图|小兵张嘎《》

这两个侦查员,不仅仅是在赵县很有名,在临近的几个县都很出名。

徐光耀老师晚年接受采访时还说:

“这两个小人物也是抗战中最先引起我兴奋和感佩的。”

尽管人物原型不是来自于一个人,可事实上在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样的小英雄不计其数。

“嘎”字在方言中,本身就有大胆、执拗的意思,以这个名字为线索,在幅员辽阔的冀中平原,还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个人。

1924年出生于冀中平原白洋淀地区后王约村的燕嘎子——燕秀峰。

“一级战斗英雄”——燕嘎子

2006年夏,记者拨通了抗日英雄燕秀峰家的电话,尽管燕老此时已经82岁高龄,但依旧身体健康,听着电话那头询问,燕老以特有的粗犷嗓门说:

“哦,我就是啊。”

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谈起当年打鬼子、除汉奸的故事,老人依旧记忆犹新。

燕秀峰作为燕嘎子,成名非常的早,事实上早在当年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战的时候,燕嘎子就曾被授予过“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比燕嘎子大4岁,参军也没有多久的魏巍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中篇纪实散文《燕嘎子》。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3)

图|抗战时期的徐光耀

燕嘎子、魏巍这两个看起来几乎毫无联系的人,其实还有那么一点交集。

魏巍是1937年12月师范毕业后,一路从郑州走到河北参加八路军的,而燕嘎子是1938年在老家河北任邱县参加八路军的。

时年魏巍18岁,而燕嘎子只有14岁。

燕嘎子聪明伶俐,人小鬼大,有些时候奇招迭出,令日伪军胆寒不已。

据说有一次,日军围住村子,要清查抗日分子。

当时燕嘎子有个朋友褚复民,比他更早一点参加抗战,眼看褚复民就要被抓住,燕嘎子灵机一动,揪着褚复民的头发,两个小孩儿就打了起来。

旁边日伪军一见是两个小孩儿打架,被逗得哈哈大笑,燕嘎子拽着褚复民两人翻滚着,趁着一会儿没人的功夫,跑到另外一条巷子里,躲过了搜捕。

年龄稍大一些后,燕嘎子就参加了部队,在部队就要遵守部队的纪律。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4)

图|《小兵张嘎》手稿

燕秀峰回忆起那时候打鬼子的经历:

“那时候4点一吃完饭政委就让我们开始擦枪,然后分派任务,每人都要打死一个鬼子或汉奸,实在没打着汉奸的就到鬼子炮楼附近打换岗的鬼子或伪军。我虽然年纪小可胆子大、跑得快,每次给我派的任务都很危险,政委总说要做好回不来的准备,可我每次都能完成任务。“

有一次,燕秀峰又带着三个人出去,打算摸到梁召岗楼铲除伪军队长,俗名“东霸天”。

那会儿日伪军已经被八路军打怕了,轻易不敢出门,燕秀峰几人伪装成赶集的,想要趁机摸到炮楼边上,干掉伪军队长。

没想到刚走过去,伪军队长带着人走了出来,见他们一行人拉车赶马,非要说燕秀峰几人是八路,要带回去盘问。

伪军不敢对付八路军,就只能朝老百姓下手。

燕秀峰见伪军队长身边人多,没办法下手,正好要被带去炮楼,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谁怕你呀!这下更好,到炮楼里我连炮楼都给你端喽!”

没想到到炮楼后,燕秀峰一看,发现坏了,炮楼四周围都是壕沟,伪军在门前修了座吊桥,吊桥一拉,任凭谁也插翅难飞。

“不能进炮楼。”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5)

图|小兵张嘎导演——崔嵬

燕秀峰脑筋一转,见旁边伪军队长正要进炮楼,看准机会从腰间拔出枪,对着伪军队长后脑勺就是一枪。

趁着一伙人全发蒙的时候,燕秀峰赶紧跑路,这时赶集的人也全乱了,认识燕秀峰的人都暗暗竖起大拇指:

“这小孩儿真胆大,感在鬼子炮楼前杀汉奸。”

燕秀峰顾不得表扬,一个人跑了三四十里地,躲在了一个堡垒户家里。

一直到天黑才到部队去报到。

一伙人正在商量怎么救人,燕秀峰一身是血的就进了门,大家惊奇地问:

“真是你呀,你真的没死啊。”

燕秀峰汇报了战斗的经过,听得大家都心惊胆战:”你可真胆大。“

尽管此时依旧惊魂未定,燕秀峰还是开起了玩笑:“我都被鬼子抓了,你们怎么不开枪啊?”

大家也都笑了起来:“你不是在鬼子堆儿里吗?怕把你打伤了,正想办法就你了。”

燕秀峰告诉大家:

“那大炮楼子,抓进去就是一个死,还不如跟他们拼了呢!”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6)

图|小兵张嘎导演——欧阳红樱

“咱们缴枪吧,这是嘎子哥呀”

燕秀峰常神出鬼没,见过他的日伪军全都下了地狱,活着的伪军汉奸,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当然基本上见了面的,也都没什么好。

大于村有个炮楼,有个姓贾的队长,无恶不作,手底下有枪有人,很不好惹。

为了端了这个炮楼,燕秀峰带着三名战士,悄悄地摸到了炮楼跟前。

如果比武器装备,他们这一伙人加起来,都不如一个伪军,燕秀峰想了个好办法,他化妆成割草的,背着镰刀到炮楼跟前,等了一会儿,炮楼里面两个伪军出炮楼买菜,燕秀峰背着枪悄悄摸过去,用枪顶住他们的后脑勺。

将俘虏交给战友后,燕秀峰继续到炮楼下面割草。没过一会儿的功夫,就抓了7个伪军。

炮楼里面那个姓贾的队长可能也意识到了不对劲,他躲在炮楼里看着外面,见燕嘎子还在那里割草,惊恐地说了一句:

“是八路,快开枪。”

到了这个时候,燕秀峰索性也不再装了,他掏出枪,冲到吊桥下,对着桥上喊:

“我是燕嘎子!贾班长在楼上吗?今天我们的队伍全来了,你如果不下来,我非把你这炮楼戳倒不可!”

这个贾班长一听,顿时没了主意,一听是燕嘎子,索性就下了楼投降。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7)

图|小兵张嘎原型——燕秀峰

那时高阳、任邱两县之间有个石桥村,村里有个日伪军修建的炮楼,里面有20来个伪军。

燕秀峰带着五名战士,化妆成任邱宪兵队的人,并叫身后十几名战士化妆成日军,还叫伪军乡长带领着,气势汹汹地走到炮楼跟前,,燕秀峰在门口大喊:

“队长在不在?我们是任邱宪兵队来接头的,快下来!”

伪军队长哪里敢不开门,慌慌张张将燕秀峰请了进去。

“最近八路活动得特别厉害,你们要特别注意。”燕秀峰注意了一下炮楼里的情况,派了一个战士上到楼顶去:“你去楼顶帮他们站站岗。”

说话间,燕秀峰灵机一动,对伪军队长说:

“这不是任丘地界,我们本不想来,日本太君一定让来,他们在后面也快到了。”

伪军队长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来了:“太君也要来!”

“是啊,这几天他脾气可不太好哩!”燕秀峰故意吓唬他。

“那我得亲自去接。”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8)

图|电影《小兵张嘎》剧照

说话间,伪军队长带着炮楼里的人就走了,剩下燕秀峰几名战士,把岗哨打晕之后,几人在炮楼里搜索,搜出10把步枪,几名战士一人背着几把。

正巧门外“宪兵队长”进门,双方打了个照面,伪军队长见状立即上前打圆场:

“别误会,我们……”

话还没说完,燕秀峰的枪就顶在了伪军队长脑门上:

“没误会,我们是八路军。”

原来进门的“宪兵队长”,也是化妆的八路军。

八路军十几人,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瓦解了伪军,之后又连续用不同的办法,拔掉了日伪军几处炮楼据点。

伪军一听燕嘎子的名头,就吓得仓皇逃窜。

1944年秋,燕秀峰独自一人伏击伪军自行车队,一个人单枪匹马地跳到路中间,枪打在自行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一个曾被燕秀峰放过的伪军一见他,吓得哆哆嗦嗦:

“咱们缴枪吧,这是嘎子哥啊。”

燕秀峰参加八路军后,16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便调入手枪组,专门处理伪军、汉奸。据说仅从1943年到1944年,被他亲手处决的汉奸伪军就有100多个。

后来以讹传讹,燕嘎子被传得神乎其神,还有人说他刀枪不入。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9)

图|燕秀峰晚年

燕秀峰晚年接受采访时,还曾谈到过这一点:

“人是血肉之躯,不可能刀枪不入,打仗关键还是要看智取。”

燕秀峰光是参与攻克炮楼,就有8次,缴获步枪59支,手枪40支,机枪1挺,霰弹筒2具,1944年燕嘎子出席了晋察冀边区第二届英模大会,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当代著名作家魏巍,也就是在这次英模大会上,了解了燕嘎子的传奇故事,后来写下了纪实散文《燕嘎子》。

晚年烧锅炉为生,一干就是30年

1946年,已经升任排长的燕秀峰,在一次作战中,被子弹击穿腰眼,肠子也流出来,差点就送命。

好在战友们送医比较及时,燕秀峰这才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也因为重伤缘故,燕秀峰被部队安置在老乡家里养伤。

燕秀峰从来就没有忘记回到部队,伤养好以后,便还是找老部队。遗憾的是,由于解放军队伍不断地壮大,番号几经改变,早已经不是当初原来的模样。

一直到1951年,燕秀峰才在天津打听到老部队的去向。

一问才知道,原来部队到了朝鲜战场了。

这样一来,燕秀峰想要回原部队的想法也落空了。

没办法,燕秀峰后来留在了天津,干过装卸工、织布工,还扫过大街。

尽管在战争年代,他是功勋赫赫的战斗英雄,但是自从回归普通生活后,燕秀峰从来没有提过自己在战争年代的经历,默默无闻的像个普通人。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10)

图|燕秀峰老人晚年手持年轻时的照片

1963年,电影《小兵张嘎》热映,作为原型人物之一的燕秀峰,依旧是默默无闻。

一直到后来,有人指责他过往的革命经历,燕秀峰这下再也坐不住,拍案而起,要求组织考察他过往的历史。

燕秀峰的真实身份这才被人发现。

尽管如此,燕秀峰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大可能从事繁重的工作,单位为了照顾他,特别将他安排到烧锅炉的岗位。

燕秀峰也不埋怨,一干就是30年。

燕秀峰曾看过《小兵张嘎》的影片,影片中主人公的事儿,有些看起来是像他干过的,但也有些不是,有人告诉他:

“这是电影,故事是经过艺术加工的,那个嘎子其实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

听了旁人的介绍,燕秀峰恍然大悟:

“原来战友们都以为我牺牲了,那就这样吧。”

燕秀峰觉得,一个已经“牺牲”了的人还活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他没有再找老部队,而是安心的烧锅炉,绝口不提当年战场上的功绩。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11)

图|燕秀峰

说起来,小兵张嘎的原型,来源不仅仅是燕秀峰,而是来源于更多那个年代参加过抗战的英雄人物,而并非是来源于一个人。

燕秀峰晚年在乡中学当辅导员时,曾给学生们讲过抗战时候的趣事,有个孩子天真的问:

“燕爷爷,张嘎子做过的事儿你全做过吗?”

燕秀峰笑了笑告诉他:

“有的干过,有的没有。把枪藏在树上乌鸦窝里,卖西瓜打炮楼,我都干过,堵老乡的烟囱,那可没有。”

燕秀峰参军之前,其实没有大名,大家都叫他嘎子,参军之后,大队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燕秀峰,尽管如此,战友们还是“嘎子、嘎子”的喊他,喊成了习惯。

1987年,燕秀峰恢复了荣誉,获得了离休待遇,工资涨到了71.5元。

尽管如此,燕秀峰依然是住在仅有十几平米的小屋子里,生活一如既往的清贫。

由于过去默默无闻,网上又不少有关燕秀峰的传闻,有说法称燕秀峰是执意要与一个地主的女儿成婚,受到了处分,但这一说法无法考证。

有人曾劝说过他,不如把自己生活困难的情况向上级反映反映,燕秀峰的回答是:

“比起那些死难的兄弟,我已经很知足了。”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12)

图|燕秀峰晚年到部队做报告

最让燕秀峰高兴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老部队,值得一提的是,燕秀峰所在的老部队,就是在抗美援朝时期,参加铁原阻击战的63军188师。

后来63军总结自己的军史时,将燕秀峰的事迹也写入其中,并称呼他是“小兵张嘎”的原型。

尽管已经时隔多年,当年冀中地区有不少的老人,依然记得燕秀峰的许多有趣的事儿。

退休的燕秀峰晚年接受采访,围绕的大多都是他年轻时候的事儿,对此燕老看得很淡:“电影里都有,讲他干嘛。”

“从打仗的时候起,除了枪和子弹,我就什么都不要。你看我家里什么都不挂,什么资料也不保存。我没什么文化,别的也不会。我是党培养大的,党让干啥就干啥。最高兴的事是终于找到了自己当年所在的部队,最重视的事是过组织生活(这两年教育局越搬越远,我的岁数也越来越大,才没去。以前打车花15块钱我都去)。”

除了有些时候受邀去到学校当辅导员,给孩子们讲过去的事儿,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家里,谈到自己晚年的生活,燕秀峰心情十分舒畅:

“现在的生活都挺好,什么事都有人给我招呼,邻居做了什么好吃的都给我送来……”

最早小兵张嘎是哪年拍的(87年小兵张嘎原型恢复待遇)(13)

图|武警天津纵队第三支队第六中队将签名后的红旗赠给燕秀峰老人

偶尔有些时候,燕秀峰也管一管社区里的闲事儿,比如又有帖小广告的来了,尽管已经退休了几十年,但对燕老来说,似乎他永远也没有“退休”。

2010年5月,燕秀峰老人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

一部反映抗战时期的优秀电影《小兵张嘎》,又把我们带去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时隔多年以后,电影又被改编为电视剧上映,人们又把目光关注到那个,曾经在最艰难的年代,为人民的独立和解放,牺牲的那些英雄身上。

尽管他们已经故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依然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