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由于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因素,墨姐已经好久没有回答问题了。

咳咳,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墨汉三又回来啦~

话不多说,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问题。

书法练习了一年半,感觉难以进步,这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挺普遍的~

墨姐身边也有许多类似问题的同学,总觉得自己的字被“画地为牢”了,不论怎么练习,总感觉毫无进步。

辣么这该怎么办呢?

表着急,办法总是有的,各位同学耐心往下看就是了。

一. 如何客观评判自己的字?

我们先来聊一聊怎样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字

墨姐觉得,从某些方面来讲,每个人对自我书写水平的认知,其实是比他人要敏感一些的

也就是说,你写的究竟好不好,其实你心里是有一个答案的。只是你想让这个答案在“他人”的确认之下被证实。

写的好也罢,不好也罢,总归要从他人口里说出来,才算“真理”。这或许与我们的文化有关,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对于书法的“不了解”。这里的“不了解”我们下面再谈,这里咱们先从这个“他人”谈起。

既然是他人,评价就有了客观性。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1)

评价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你的字进行一个主观判断,随后“客观”的指出你的不足。

然而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客观者也是有水平高低之分的。

水平高于你的人,自然可以根据高于你的经验与认知,对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但这也仅限于让你“成为”他。

水平不如你的人,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或是基于各类目的,大多无法真正指出你的不足,故而和这些人讨论写字,是毫无意义的。即使受到这些人的褒赞,我们也最好应当慎言慎听。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2)

《邹忌讽齐王纳谏》想必各位都学过。城北徐公与邹忌之美的比较,大约和这同是一个道理。

所以,正确的做法最好是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以及书法理论体系,这样主观的提升,才能让自己对自己的字,时刻保持一个“客观性”。

当然,这些都只是墨姐的一己之见,各位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探讨。

想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多练是一方面,更好的办法是观摩一些书帖碑文,多看一些书法技论方面的书,看而不“同”,思考这些作者的观点,有了理论基础再去动笔实践。各位甚至可以多去了解一些中国的历史,书法的变迁史,以及个人喜爱书家的人生经历,行思结合,高屋建瓴,潜移默化之中,你的书写水平可能就会提高了。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3)

总而言之,学书归根到底是一件自己的事。王羲之也好,颜真卿也好,留名史册的这些古代大书家,总归是写出了自己的风格才被人所熟记的。

我们可以去借鉴,去模仿,去听取经验,去吸取教训,但个人终究是个人,世上也不会再有第二个王羲之,也不会再有第二个东晋时代。

二、为什么会感觉无法进步?

很多自学书法,甚至一些专业学书的同学,可能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写着写着发现自己的字好像就这样了,拿给不擅书的人去看,人家可能会觉得你很厉害,但放到真正的行家眼里,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阶段。就好像往一个木桶里面装水,不论你怎么使劲儿,怎么努力的往桶里倒水,桶里的水还是那么多,甚至会不增反减。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4)

这个阶段是一个岔路口,有人想的办法是,加大倒水的剂量,或是从倒水的工具上面下手,亦或是改变倒水的方式,横着倒,侧着倒,躺着倒,五花八门,可就是忽略了这个桶本身。

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想法,大家见仁见智。我们可以这样去想,会不会是这个木桶本身的某块木板出现了“断层”,导致倒进去的水全都从这一点漏了,从而使得整个水面难以提升。

而这个断层是什么呢?个人觉得,就是相应的认知体系。

古之书法大成者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文学功底其实都不差。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5)

就拿人尽皆知的王羲之来说,老王本就是世家大族子弟,家族熏陶之下,饱读诗书那是必须的。尤其是东晋时期风靡于士族阶层的老庄道学,加之传统儒学,两者结合之下产生的某种思想,或多或少都影响了王羲之书法的创作。

再来说各位耳熟能详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这四位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大能人,欧阳询的父亲,祖父,皆是南陈重臣,他的养父江总,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由此可想,欧阳询的文学修养自然也不会差。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6)

再说赵孟頫,此人可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过目不忘,书画诗六艺皆精,赵宋皇室之后裔,算得上是位“神仙”一般的人物。

而剩下的颜真卿柳公权两位,都是正宗的“科班”出身,考中进士的人中龙凤。颜真卿是开元二十二年的进士甲科,柳公权也是进士出身,可想此二人的学识能力。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7)

如今墨姐在这里举出这些例子,并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要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自古书与文是不分家的,书法的表象视觉冲击,或许会淡化人们对作品内容的感触,但文字本初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内容的表达。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书技实在无法进步,可以试着从文字的本质上去思考原因。

赵孟頫言:用笔千古不易。这里的不易,墨姐觉得可能是个一语双关。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8)

一个“不易”,大概是指笔法技艺不易掌握;而另一个“不易”,可能是指用笔的方法不会改变。

笔就是这支笔,制作材料或是大小长短可能会有变化,但笔行于纸上的这个“过程”,其实是不会改变的。

笔是工具,纸是载体。二者皆是内容的工具。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与纸笔墨这些工具固然有关,但其真正的重点,可能还是个人情绪的抒发,加之文字本身内涵的填充,经由笔墨方式呈现在纸上,由此才共同造就了书法艺术。

所以说,用笔的技法靠勤练多思是可以的掌握的,但是挥洒的形式,情绪的表现,文字的内涵,却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这也就应了赵的另一句话:结体因时相传。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9)

这个“时”大概也是一语双关,一可能是指个人所处的大时代;二则特指个人书写时的实时情绪。不论是何种艺术,只有将个人的东西融进作品当中,让观者能产生某种共情或是震撼,这幅作品大抵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当然艺术家毕竟是少数。如今人们习字,大多都是临摹前人拓本,重字形而轻字意,在形似上要求苛刻。这不可以说不正确,却总是缺些什么。

当然,写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发问了,既然书法可寄托个人情绪,那尽情挥洒不就好了吗?干嘛要去学什么笔法。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10)

这就和画画、吉他类似,总需要先掌握颜色的基本搭配、拨弦按品的方法,才能继续后面的学习。所以墨姐建议,在挥洒个人情绪之前,行笔写字的技法规矩还是要掌握熟练的。

说了一大堆个人的理解,就不再献丑了,先到这儿吧。各位若是认可,就可以以此去自察自己无法进步的原因了,究竟是因为笔法不熟练,还是因为个人认知体系的限制?找们准了方向,才能在正确道路上向前迈进。

三、该如何进步呢?

墨姐在上文的唠叨当中,提到了一个对书法的“不了解”。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个不了解指的什么?不懂笔法、章法、结体、落款吗?

其实不然,恰恰是因为很多人只懂这些笔法、章法、结体、落款,才显得对他对书法“不了解”。或者说只知道毛笔字该这样写,却不知道为何要写成这样。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11)

学书法和看书,或是学其他什么东西,本质上其实是相通的。

以看书为例,墨姐个人觉得,一部书,我们在翻看完之后,要得到的是什么?当然,这里的书并不包括所有装订成册的纸张,一部书其实就是一位作者思想的凝结,对于没有思想的书,我们得到的只能是娱乐消遣。这里所指的是那些有内涵的,能引发读者思考的作品。

以这样的作品为例,我们读完一部书之后,能得到的是一种新的思考,新的想法,或是新的观念。

陈寅恪先生提出,研究历史,应当具备历史之同情。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应当有一种“共情”能力。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12)

观摩书帖本质也是一样,我们去临摹,去翻看一部新的书帖,能汲取的不仅是外在的字形,还可以根据帖中每个字的起手连接,去联想书者在书写时是怎样用笔的,为何会有这样的结体,这样粗浅浓墨的变化。

当然,每个人得到的答案可能不同,原因在于,每个人的个人认知体系是不同的。所以想要完全精熟一部帖,应当做到笔与人同步,就是在掌握用笔技法的同时,也去充实自己的认知体系,这样来学习,可能会让你收获到不同的东西。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13)

临帖的目的讲究形似吗?墨姐觉得,形似只是临帖的初级目的,临帖真正重要的原因,个人觉得有两点:

第一是可以适当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较前人之作品,掌握写字的规律,或者说是“规矩”,这里的规矩包括如何结体,何为章法等。

第二则是可以反推用笔。当然,这里的反推,对初学者而言可能有些困难,但我们还是要具备一个基本的辨别力,一个字的书写,应当是流畅的,即时的,独一无二的,我们去追求完全的形似也不可谓错,但更值得注重的,是写字的流畅性,我们可以试着去想想,那些古代的书家们,书写时的结体和用笔,是“刻意”还是“随意”。

拿王羲之的《兰亭序》来说,为何王羲之可以醉时舞兰亭,清醒之后却几摹不似,难以超越,个人觉得这就是“随意”与“刻意”的区别。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14)

“随意”具有特定性,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心情,写出特定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是无法被复制的,因为当时的自己是无法复制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刻意”则不同,墨姐接触过的众多学书者,大多走的是“刻意”这条路,即在落笔之前,自己已经知道大概要写成什么样子,落笔之后程度可能有好坏,但总体而言与自己所想的差别不大。

讲到这里,墨姐还是再强调一下~以上所有的这些观点,都只是墨姐的一己之见,若是有不同意见,大可当做一篇不知天高地厚的玩笑话来看。

书法要学会这五个技巧(书法遇到瓶颈期)(15)

最后~我们再接着上面,来看看该如何进步,或者说怎样进行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

就写毛笔字而言,想要进步,多多临帖,熟练笔法,自然是没有错的。在此之上,我们可以多一些思考与发散,去多了解一些古代书家,多观摩一些书帖碑帖,甚至多去感受生活,正视生活的苦难,享受生活的快乐,在试着将这些融入到笔墨之中,内外结合,不断提升自己。

总之,墨姐还是希望各位保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多思多学,思行结合,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哦~

好啦,今天墨姐就讲到这里。各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添加墨姐的公众号,里面有全网最全的软笔书法资料大礼包,等各位来拿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