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tìng)(tǐng)

我跟这个字做病了,自我怀疑中,不知道是它被用错了,还是我错了?

大家打过麻将吧?知道上(tìng)什么意思吧?这是东北和北京方言,不知道其他省都怎么叫?这个字你们都会写吗?

百科解释麻将胡牌前叫——上“听”。

有些东北方言研究也写——上“听”。

我认为这完全是个谬误,没有任何证据道理和字典支持,应该是——上“梃”!

我是东北人,是从本地方言角度研究的这个字,大家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我查阅《漢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国语辞典》里面关于听(tìng)的解释:

第一,这几个字典都没有打麻将“上听”这个词出现,古人肯定是打麻将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形容上(tìng)。

第二,恕我昏花,没看到“听”有第四声,你们谁看到请告诉我,别的字典也算,据说有,但我看的字典不多,目前没发现。

《作业帮》里面有个提问:【“听牌当中的听字,怎么读音?我一直读四声,可是我在新华字典、辞海当中都没有看到有四声的音啊。如果还读四声,字典当中不该收录吗?】

晚明的梃击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字让我耿耿于怀20多年(1)

《作业帮》的回答:【听tìng牌,是听tīng的旧读,意思是任凭,听凭,听任.既然手上的牌已听,就只听凭来一张好牌和了。】

晚明的梃击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字让我耿耿于怀20多年(2)

我个人观点:我强烈反对这个答案,旧读?哪个权威给的解释?谁说的?“听牌”就是打麻将时听凭任凭?这是不是太生搬硬套了?完全像强加上去的意思。我不服,继续来辩!

我推翻“上听”,打一个拼音(tìng)搜索,百度百科头一个推荐的字就是——梃!(其他同音字我没见到。)

百科解释:“梃”,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最早见于秦系简牍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越是往下研究,我越是沉迷,这是个有魔力的字,当你研究它,比看任何小说和电视剧都有趣和凶残,因为简直就像你和古人通过一个字建立了联系,这就是象形方块字的魔力,是字母文没法比的。

汉字是符号,是祖先和我们沟通的桥梁,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怎么沟通,例如:

“歪”是“不正”,“小土”为“尘”,“黑土”为“墨”,“色”是眼睛里流出来的水。“鸣”是鸟儿开口叫,“囚”是人被困。最初的“梃”嘛?肯定是木头做的。

天啊,祖先用一个字就震撼了我!我们产生了共鸣,多么神奇,不可思议!

让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字和组词。

在东北话中,【上梃(tìng):有多个意思。①上头,上劲。②专指打麻将“上梃”。③上梃棍,梃猪。④挨梃,梃他,就是揍的意思。⑤性意味,生殖崇拜。】

梃(tǐng)(tìng):多音字,是名词、动词,也是形容词。

  “梃”的两个基本含义:

  ①(tìng)杀猪后,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然后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以便去毛,如梃猪,梃羊。

  ②(tǐng)古人给各种刑棍叫梃,例如梃棍,梃棒,梃杖。

(梃棍有可能两个音都读,因为我小时候在乡下,看过好多次杀猪,大叔大爷们分明叫的是“梃(tìng)棍子”。)

  据说狱卒使用梃棍从嫌犯嘴里和不可描述部位插进去?整根没入,穿破胃肠,让人死得苦不堪言,还不会有外伤。在牢狱里上梃就是上棍子,上刑的意思。

  东北人使用“梃”字,统统是第四声,背后翻白眼,说某人“欠梃”,就是欠揍的意思,(还有不可描述的两个发音,是国粹,欠什么什么的……大家都知道的。)东北人打群架时,会恶狠狠盯着对手,然后吼一声同伴:“梃他!”就是“削他”的意思。

  “上梃”在东北小众人群还有强烈的性意味,因为“梃”是一件凶器、武器,暗示雄性的凶狠,有生殖崇拜意味。

都说东北人自带喜感,说“上梃”时,那叫一个满心愉悦,甭提多开心啦,这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我从没见过哪个东北人说这个词是满脸沮丧的。

东北人在麻将桌上大喊一声:“哥们我上梃啦,赶紧滴,渣渣们,给哥点炮!”

这上头的气势难道不像个屠夫磨梃霍霍向猪羊?不像个旧时代狱卒拎着梃棍准备给小弱渣上刑罚?

而《作业帮》答题里提到的“听凭,任凭”,完全不会给我兴奋愉悦的感觉。

我在20年前就开始注意这个字,这个词,一直想找到其他证据推翻我的想法,支持百度百科是对的,但是一直没找到。一直盼望权威给个解释,也没有。

这些日子突然想起来这件事,发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希望哪位老师,大神,权威,谁毒打我一顿,引经据典,证明我想错了。这样我就踏实了,不然不踏实。。全民错别字,太可怕了,不能忍!

我是一个轻度的强迫症,对于自认不正确,不规矩的事,会耿耿于怀!

如果我错了,还好还好,如果我对了,

天啊,怎么让大家改过来?

混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