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尿液呈透明的浅黄色。生活中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尿液颜色,其中大多数情况是非病理性的。但颜色改变也会是某种疾病的提示,甚至是急危重症的严重警告﹐不可掉以轻心。

生理原因造成的

正常排出的新鲜尿液呈浅黄色,这是因为小便里含有一种黄的尿色素的缘故。但小便的颜色也可随着喝水多少而有深有浅。

黑色尿多见于大量运动的人

黑色尿又称暗褐色尿。经受大运动量的锻炼使足底受到反复强烈冲击,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受到破坏,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再浓集在尿中,使尿色出现像酱油或者葡萄酒一样的黑紫色。这种情况多见于刚入伍、行军姿势不正确的新兵。

饮食或药物的影响

有些食物和饮料也可导致尿液颜色或气味发生变化。

大量进食胡萝卜,服用核黄素、痢特灵、大黄等中西药物,可使尿液变为黄色;

进食菜根和黑莓,服用番泻叶、氯丙嗪和硫利达嗪等,可使尿液变为红色;

服用大黄、伯氨喹、甲硝唑和呋喃妥因等,可使尿液呈深褐色或浓茶色;

服用利福平、华法林和非那吡啶等,可导致橙色尿;

服用阿米替林、吲哚美辛、西咪替丁和异丙嗪等,可使尿液变蓝或变绿;

黑色尿又称暗褐色尿,多见于误服来苏儿发生酚中毒者,小便静置片刻则成为黑色;

服用利尿剂氨苯蝶啶,注射亚甲蓝针剂或服用美蓝、靛卡红、木馏油、水杨酸等后,可出现蓝色尿。

异常尿色与疾病

近乎无色尿

这是因为尿液只排出了水分,而含氮的废物无法通过尿液排出。应注意鉴别。可能患慢性肾炎、尿崩症等,由于肾功能严重损害,导致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毒素不能排出,尿液内几乎没有溶质而呈无色。

白色尿液

一、泌尿系感染,感染的病原体多数为大肠杆菌。感染发生时,尿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及脱落的膀胱黏膜、坏死组织等,使尿液呈现云雾状的白色,或出现白色的絮状物,严重时尿液可以呈米汤样。

二、丝虫病患者,其尿色白如牛奶,是由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逆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所造成的,称为乳糜尿。

浓茶色尿

可能是患某种肝、胆系统疾病,如肝炎、阻塞性黄疸等。另外,肿瘤、结石堵塞等也会出现浓茶色尿液。

红褐色尿

典型者呈酱油色,多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严重烧伤以及某些溶血性疾病。还可见于血管内溶血和肌肉大面积挤压伤的病人等。一般病情比较凶险,需要紧急抢救。

血尿

引起血尿的内科和外科疾病超过100种。多见于各种原因的泌尿系出血,如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某些出血性疾病等。

橘红色

可见于卟啉病、铅中毒、肝脏病、血液病等;某些食用染料也能使尿呈现橘红色,应注意区别。

黄绿色尿

可能是患绿脓杆菌感染,尿内内含胆绿素的缘故。

暗绿色尿

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

蓝色尿

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以及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者。

黑色尿

比较少见。常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

观察尿色可以辨识许多疾病,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尿色出现异常,首先要排除非病理因素。如果怀疑与疾病有关,应及时就诊,到医院做简单易行的尿常规检查,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以免误诊误治。

尿液的颜色和健康有关吗(判断身体是否健康)(1)

-

每天阅读五分钟 健康咨询一手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