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入蜀,南郑前线

乾道五年,陆游已经在山阴度过了4年的赋闲生活。没有俸禄的保障,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十分窘迫,一连数月靠喝粥度日。“贫不自支,食粥已逾数月”为此,陆游反复上书朝廷,希望得到一个一官半职,这年年底,他被任命为夔州通判,正八品官。但是夔州很偏远,也很凄凉。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1)

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不得不为七斗米折腰。

乾道六年,陆游带着一家老小,横跨七个省市,一路历经艰险,踏上了万里入蜀的旅程。一路上,他记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日记,总称为《入蜀记》。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极具史料文化价值。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2)

乾道六年十月底,经过长达半年的跋涉,陆游一家终于到达了夔州住所。在孤阳落日,清冷闭塞的环境中,陆游感觉自己像是被放逐遗弃。也是,这里地处偏僻,远离政治和文化中心。官场受挫,报国无门,他写信给当时的左丞相虞允文请求援手。

南宋时宋金的西北边境以秦岭为界,四川宣抚使王炎将办公驻地从广元迁到了南郑,以便突进到边境前沿,规划和指挥对金战事。

乾道八年,因为王炎的招请,陆游来到了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干办公室兼检法官,相当于军事参谋兼法律顾问。他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抗金前线,走马在秦岭古道,他的一身热情全被点燃。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3)

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

在他的眼里,当兵打仗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那个时候,南郑靠近秦岭,时常有老虎出没,陆游还曾经在巡逻的时候,亲手刺死了一只老虎。这也成了他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事情,老年也依旧时常回忆。

与此同时,他还找到了写诗的真谛,他的诗气概雄浑激昂,每一个字都从纸面上直跳起来,境界也开始得到了升华和开阔。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西北前线紧张备战的氛围刺激了朝廷当权者的神经。宰相虞允文被免职,主和派又占据了主导地位。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4)

理想破灭,闲散落魄

乾道八年九月,王炎被调入京城,明升暗降。南郑幕府被遣散。南郑八个多月的备战换来的不是北伐,而是匆匆地撤退。理想马上就要实现,却又顷刻间化为乌有。就这样,陆游满怀惆怅与遗憾,结束了他人生最辉煌的一段岁月。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5)

乾道八年十一月,陆游骑着毛驴,行走在崎岖的蜀道上,此时的他已经离开南郑,正在前往成都接受新的任职。在路过剑门关时,他写下了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生何事诗人来,细雨骑驴入剑门。

他只能担任一些闲官,闲散落魄,借酒消愁。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6)

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淳熙三年,言官们弹劾陆游任职期间,燕饮颓放。陆游被免去了正式的官职,只得了一个主管庙观的虚衔,发半份工资。陆游在得知消息后,自嘲罪名别致,干脆给自己取了个名号“放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活了85岁,留下了9000多首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诗歌最多的诗人。清代梁启超在读陆游诗集曾中肯的评价道“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7)

前后客居蜀地九年,就在他打算在四川安居乐户的时候,宋孝宗因为赏识他的诗文,将其召回了临安奏对。让他到福建去担任,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朝野对他的赏识仅限于文采,这种认知让他感到十分的愤懑,他在福建和江西任上时,时常想弃官不做。

淳熙七年,陆游循例请求罢免回乡,这一次,孝宗批准了。行走在返乡的路上,萦绕在陆游心头的,除了未能抗战的悲痛,更有着前路的彷徨与迷茫。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8)

回到家乡,寤寐辗转

南宋绍熙三年,外面狂风怒吼,大雨倾盆而下,68岁的陆游在屋里抱着狸猫烤火取暖。陆游给他自己的爱猫取了很多小名“小老虎,雪儿,粉鼻”。还写了许多诗词。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9)

事实上,从淳熙八年罢官回乡,从60岁到终老,20多年的光阴几乎都消磨在了农村山阴。

晚年的陆游每天读书,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将书斋命名为老学庵,他不舍昼夜,神游百家,哪怕诗人有意避世,但是他为了的心愿,却还是时时出现在了梦中。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10)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就在陆游寤寐辗转,念念不忘国忧之时,南宋朝廷因为宋孝宗的去世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光宗赵惇即位,但是他受制于悍妻,对于孝宗去世不管不问不理,大殓时也未曾出现。以至于当时的宰相气的辞职不干,后来,枢密事赵汝愚挺身而出,强迫光宗退位,另立赵扩为帝,就是历史上的宋宁宗。这场因孝道引发的政变后,大臣们互相为了权力争斗,但是大权却最终落入了韩托胄的手中。

庆元三年,韩托胄获赐土地,经营南园,邀请陆游来做记。也就是这篇《南园记》给陆游晚年留下了阿谀奉承权臣的议论,就连好友杨万里都专门的寄诗相讥讽。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11)

但其实这其中是有原因的,当时的韩托胄主战北伐时,的确赢得了陆游和辛弃疾这一主战派的认同,且本身《南园记》之中并阿谀奉承之词。在特定的时代,历史是不由评说的。

北伐失败,遗憾离世

嘉泰二年,78岁的陆游重新得到启用后,前往临安参加修史的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陆游最后一次看到了北伐的希望。但事实上,韩托胄其实并没有军事才能,完全是为了邀功。仓促出兵的结果大败而归。北伐的结果就是南宋向金增岁币三十万,多加犒军费300万银两,韩托胄的头颅也在金的要挟下一并献出。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12)

嘉定二年,农历腊月底,85岁的陆游留下了一生绝笔,带着未尽的梦想,在老家山阴去世。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13)

在诗歌史上,他把爱国主义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当我们再次聆诵起那些勇武悲壮的诗句,有一种力量仍旧奔腾在我们血脉之中。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陆游观后感(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弹)(14)

好啦,就到这里,你看了陆游的一生有什么感想呢?欢迎大家指教和讨论[玫瑰][玫瑰][玫瑰][玫瑰][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