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干燥剂的新闻刷爆了家长的微信朋友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8分钟小孩眼球被溶解?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8分钟小孩眼球被溶解(8岁男孩整个眼球被溶解)

8分钟小孩眼球被溶解

近日,一则关于干燥剂的新闻刷爆了家长的微信朋友圈。

就在短短20分钟里8岁男孩的整个眼球被溶解掉!永久失明!

△ 新闻截图

事情起源于,孩子图好玩就把零食里的小包放进了有水的饮料瓶里,没想到刚放进去竟然爆炸了,一瞬间孩子觉得有东西进了右眼,烧得特别疼,然后眼睛就看不见了。

而这一切的背后元凶就是——干燥剂。

那究竟什么是干燥剂?为什么危害如此巨大?一起来看……

什么是干燥剂?

干燥剂是一种可以脱除潮湿物质中水分或者使物质保持干燥状态的物质。

干燥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也常用于电子产品的干燥,使得电子产品在潮湿环境中不会造成金属氧化。

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按照吸附方式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化学干燥剂,如氧化钙、硫酸钙等,通过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干燥;

一种是物理干燥剂,如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等,通过物理吸附水分从而干燥。

←左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

干燥剂遇水有多恐怖

家长们都大多知道食品干燥剂是“不可食用”的,但往往忽视了干燥剂遇水会造成高强度爆炸,给孩子带来安全隐患。

生石灰干燥剂(即氧化钙干燥剂),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量。

如果把干燥剂放到有水的塑料瓶里,而塑料瓶通常是里面大、瓶口小,相对比较密闭,这样就会导致瓶内空气急剧膨胀,当超过瓶子的耐压能力时就可能发生爆炸。瓶内生成的碱性液体会对人体尤其是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 生石灰干燥剂遇水后爆炸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生石灰干燥剂遇水导致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屡见不鲜。

案例

01

2011年,山西省太原市一名初三学生将一包食品干燥剂放进了保温杯。不久保温杯突然爆炸,发出巨响,导致该学生右眼基本失明。 案例

02

2013年7月,江苏一位初二学生不相信干燥剂遇水能爆炸,在与同学一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手臂被塑料瓶爆炸时溅出的液体烫伤。

案例

03

2015年,江西上饶一名5岁孩子,将吃完后的海苔包装袋中食品干燥剂打开后,倒入瓶中兑水准备用来吹泡泡。倒进之后,摇几下就爆炸了,液体不慎溅入眼睛里。经诊断,孩子的双眼眼球、眼睑烧伤,双眼眼内炎,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伤。

因此,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能因为好奇好玩,就将生石灰干燥剂倒进装有水的瓶子中。如果干燥剂不慎入眼,应该怎么办呢?

●应尽快用大量清水从眼内侧向外侧冲洗至少10-15分钟。不便冲洗时,可以将双眼浸泡在水中,用手分开眼睑,转动眼球晃动头部。

●切记!处理时切忌用手揉搓双眼,以免强碱颗粒进一步摩擦损伤视网膜,清洗后迅速去最近的医院救治。

误食干燥剂怎么办?

1. 误食生石灰干燥剂

同上文原理,误食生石灰会腐蚀消化道,造成口腔、食道损伤或者胃溃疡。

如果孩子不小心误食了生石灰成分的干燥剂,应按照以下方法快速处理:

1. 立即到医院急诊接受治疗。

2. 不要喝水,不要催吐,以避免呕吐造成二次伤害。

3. 保存好干燥剂包装袋,及时提供给医生。

2. 误食硅胶干燥剂

硅胶干燥剂的外观是一颗颗透明小球,包装袋上会有“silica gel”或“硅胶”的字样。因为看上去酷似糖果,成为年幼儿童误食的“重灾区”。

但值得庆幸的是,硅胶属于中性的化学物质,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可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孩子不慎误食,家长也不必惊慌,因为它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只需要密切观察就行。

让孩子远离“干燥剂危害”

首先,家长要教育孩子识别干燥剂,知道干燥剂有害,不能食用,不能接触到眼睛、口鼻、皮肤,更不能放入到水中。

在每次打开物品时,特别是拿给孩子的零食,细心的家长可以仔细检查内袋是否含有食品干燥剂。如果存在干燥剂,应立即丢弃到垃圾桶,并用其他垃圾覆盖。

首都教育综合整

来源: 贵州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