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陪爸妈出去吃饭,路上遇到老熟人,跟爸妈闲聊了几句。

“脸色比上星期好多了呀,是不是女儿回来了开心?”

“哪里哪里,你不是一样,我听说你儿子下半年要升副处?小伙子很厉害呀!”

“哪里哪里,还不是就那样……”

听了一会,感觉还是老样子,互相夸奖的同时也互相谦虚,“哪里哪里”就是标准的口头禅。

明明心里都很高兴,就是要克制着不能“表现太明显”。

今后有何打算怎么回答(除了哪里哪里)(1)

以前上外教课的时候,外教老师就说过了,就像我们刚开始学习英文时,都从“How are you?”“Fine,thank you, and you?”开始一样,他们第一个学会的中文回答,就是“哪里哪里”,特别是在别人夸你的时候,如果不知道怎么回答,就用“哪里哪里”好了。

后来跟他们接触久了,又讨论起“赞美”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了解到,因为讲究“谦虚”,所以我们会被教育成“否定回答”,也就是:

“没有没有,这就是……”

“过奖了过奖了,您才是……”

“哪里哪里,不过就是……”

简单来说,就是把对方给你的一切表扬与赞美,先归结于“谬赞”,然后讲一讲其他的因素,或者把成果归结于对方。

今后有何打算怎么回答(除了哪里哪里)(2)

但是在西方呢,收到表扬虽然也不会说“那是!”这么高傲,有时候也会顺势夸一夸对方,但开头不一样。

不是“哪里哪里”,而是“Thank you”,也就是“先接受”。

举个例子,领导表扬你一句“工作有心了”,得体的回答不是“哪里哪里”,而是说:谢谢。

如果觉得这么太简短,想要一句完整的回答,比如:

哪里哪里,都是您指导得当。

还不如用:

谢谢您能这么说,您经常激励我,对我帮助很大。

前者哪怕是真心的,听起来都有点“拍马屁”“不走心”的感觉。

而后一句,先有积极的状态,接受对方的表扬,再把这个表扬变成赞美别人的机会。

都说“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两句对比起来,是不是后者靠这句话更近一些?

今后有何打算怎么回答(除了哪里哪里)(3)

当然,积极地接受表扬和赞美是一方面,但也分什么样的赞美。

毕竟,除了不习惯接受表扬一样,不习惯表扬别人也是另一个“常年积累的习惯”。

推荐一个通用的赞美公式,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

这个赞美公式分三段:

第一段:我发现了一个你的成功之处;

第二段:我认为,你之所以能有这个成就,是因为……

第三段:你的成就对我有什么印象。

举个例子:

你这两个星期明显瘦了!(第一段:成功之处)

肯定是“管住了嘴,迈开了腿”吧,这么忙碌还能做到自律,你对自己要求可真高。(第二段:成功的原因)

不行,我要对自己狠一点,快告诉你是怎么做到的。(第三段:对自己的影响)

和一般“单薄”的表扬不同,这个赞美公式看上去虽然有点刻板,但却是在提醒我们:

夸人不能只夸表象,要夸背后的素质、努力或能力。

用这样的思路来夸人,其实就是告诉对方, 你看到了他的成功,也看到了他的努力,并且你认可他的深层价值。

这不仅仅是想让对方高效,也是在强迫自己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学习的习惯。

今后有何打算怎么回答(除了哪里哪里)(4)

如果想要赞美的效果更好一些,还要注意切入的角度。

对于一个公认的美女,你再怎么夸对方“好看”,她心里都会波澜不惊(你是超级大帅哥除外),但如果你夸她“美而不自知”,夸她“这么好看但一点都不高冷,感觉特别亲切”,感觉就有点特点了。如果你说“专心的时候特别投入,好像随时都能进入心流状态,对注意力的控制力特别好”,这就是“另辟蹊径”了。

所以,夸人的时候“随大流”虽然不会出错,但也不会有惊喜,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的话,可以试一试“小众”的方向。

今后有何打算怎么回答(除了哪里哪里)(5)

对了,如果这是在职场上,一定要注意:

尽量避免“赞美”自己的上级。

同时多找机会赞美自己的下属。

这是因为,在职场上,很多场合都要注意分寸的拿捏。

对上级表达尊重的方式有很多,赞美不是最佳的选项(起码工作场合不是)。

但赞美下属就不一样了,这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的好方法,并且由于下级对上级而言,相对属于“弱势”,所以这时的赞美还会带着一些“善意”,落在周围人的眼里,会让他们更欣赏你。

你看,赞美是很好的说法方式,别再不好意思用,也别再不好意思接受了,下次遇到有人表扬你,别再用“哪里哪里”来回了,换上积极地回应吧。

今后有何打算怎么回答(除了哪里哪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