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段罗君 通讯员 江萍 叶泰瑜

想致富,先修路。如果说县县通高速是高效提速的康庄大道,那么村村通公交,打通的则是毛细血管,提升的是广大乡村的出行便利,让交通不成为城乡落差的最大障碍。

“对老百姓来说,城乡最大的差距是交通、教育、医疗等等差距……比如交通,全力以赴做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交。”在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二场集体采访活动中,浙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这样说。杭州临安龙岗镇龙井桥村亭子山自然村的村民,对“通公交”有着深切的感受。

临安龙岗镇龙井桥村亭子山自然村,地处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距离村子最近的公交站位于山脚下,约5公里的路程,年纪大的村民步行需要一两个小时。

因为没有公共交通,一条山路困住了村民的出行,年纪大的出不去,在外闯荡的年轻人因为交通不便,回家的次数也少了。

村民盼了多年的愿望,今年终于实现了—— 一条公交线路不仅开进了深山,也开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老河乡村通公交车吗(过去步行2小时如今20分钟)(1)

金凯华 摄

1】曾经下山要步行2小时,如今公交20分钟就到了

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蓝色的2952B路公交车缓缓地行驶在绿水青山间。

早上7点50分,公交车准时停靠在亭子山自然村村口,车厢内,轻快的“嘀嘀”刷卡声此起彼伏。

临安龙岗镇龙井桥村亭子山自然村紧挨着浙西大峡谷景区,地处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有80多户人家共280多人。这里因为海拔高,山路崎岖,受道路条件制约一直以来没有开通公交车,大部分村民只能靠步行走出大山。

距离亭子山自然村最近的桃花溪路口公交站,位于山脚下,约有5公里的路程,年纪大的村民步行需要一两个小时,上山回家走的时间就更久了。

村民们一直盼望着公交车能早日开进村里。随着村里通往山外的道路修好了,亭子山自然村村民的梦想也在一点点靠近。

老河乡村通公交车吗(过去步行2小时如今20分钟)(2)

今年7月,亭子山自然村终于盼来了一个好消息——公交车来了!

83岁的村民许文玉记得很清楚,7月21日开通那一天,村里敲锣打鼓,安静的小山村很久没有那么热闹了。

7点50分,许文玉便坐上了第一班公交车,“大家都盼了好久了,以前村里人下山办事看病那都得走上好长一段山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只要二十分钟就到了。”承载着村民幸福指数的公交,满载着村民的笑声朝着山脚驶去。

老河乡村通公交车吗(过去步行2小时如今20分钟)(3)

金凯华 摄

2】村村通公交,改变的不只是交通

当天,热闹的可不止亭子山自然村。同一时间开通的还有桃花溪路口至赵建自然村的2955B路,相见村赵建自然村也是一个山高路远的村落;还有桃花溪路口至五星村下坪的2954B路,龙岗公交站至龙井桥上码头的2953B路;今年10月1日,2703B高虹至大平的公交线路也正式开通。

2703B路开通当天,村民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激动之情。

今年上半年,临安主要着力优化调整建城区线路以及部分自然村公交线路的开通,截至目前,共新增公交线路7条,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同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临安高虹镇、河桥镇、昌化镇等部分自然村的公交线路开通也已提上日程。

公交线路的开通,编织出了大山深处的幸福路。在公交小灵通前期一次次的走访过程中,有一件事深深触动了临安公交副总经理高志攀。

临安洪岭村地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村民翻山越岭数小时才能走出深山。后来,村里终于通了公交。一位老奶奶硬塞给公交司机一只老母鸡,她说:“以前出门要走几个小时山路,现在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就叫儿子开车接送,有时儿子忙,不一定有时间,如今公交司机每天8点就准时在公交车站等我了,比儿子还亲咧。”

老河乡村通公交车吗(过去步行2小时如今20分钟)(4)

金凯华 摄

为了让村民少走一段路,提升幸福感,近年来,临安着力推进“村村通公交”。到目前,临安全区306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与此同时,临安还依托 “四好农村路”的广覆盖、高通达,全面推进公交普惠,以每年新增15-20条公交线路的速度,将通村公交延伸到偏远自然村。截至目前,临安全区自然村公交通达率已达93%。

临安的“村村通公交”,只是浙江全省的一个缩影。通了公交,带来的改变不只是交通的便捷,还有城市和乡村的融合;不只是让村里的人走出去,还有城里的人走进来;不只是看得见的物流、办事、看病方便了,还有潜移默化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影响,外面的风吹进了山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