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1)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2)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3)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4)

我是个有火车情结的人。

我喜欢火车;喜欢坐火车旅行。

喜欢古老的蒸汽火车头,喜欢 60年代的绿皮火车车厢:硬座车厢,卧铺车厢,餐车车厢。

我还喜欢有大量以火车为场景的中外电影,电视剧。美国电影《西北偏北》,《三上银色快车》(银线号大劫案);《卡桑德拉大桥》,《东方快车谋杀案》;国内电影,《12次列车》,《特快列车》,《兰兰和冬冬》,《铁道游击队》,《铁道卫士》,电视剧《秘密列车》。。。。。。

有火车题材的连环画《人民列车》,《列车飞奔》;火车车厢的装饰画。

甚至火车模型,我还在 1991年的时候,花了 1300元,买了一套进口的电动火车模型,这笔钱当时可是巨款,相当于很多人半年的工资。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我的童年时光。

我是在文革开始那年出生于北京。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我的父母,老家都在广州。文革开始几年以后,因为当时北京很多机关单位,都要全体下放到五七干校,所以我母亲就把我带回老家广州,我的爷爷奶奶家,我的姥爷家,也在广州。

所以,在我大约三岁左右,就开始坐火车了。

行程主要是京广线,北京到广州,有时候是广州到北京。另外还去过我母亲的江西五七干校,在江西省峡江县的水边镇,火车只能到樟树,然后换乘长途汽车,有的时候是搭乘五七干校的解放牌大卡车。还有江西到浙江,上海;上海到北京,京沪线。

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京广线,因为后来我六岁回北京上学以后,寒暑假也经常回广州探亲。

北京—广州;广州—北京;我的童年时光,就是一个中国版的《双城记》。

那时候的绿皮火车,京广线要 40多个小时,两个白天,一个晚上,沿途跨越 5 个省停靠 40多个站,50多年了,我大部分都记得。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5)

60 年代京广线沿线车站:

北京出发

一、河北段

高碑店,定兴,保定,定县,石家庄,邢台,邯郸;

二、河南段

安阳,汤阴,鹤壁,新乡,郑州,长葛,许昌,漯河,遂平,驻马店,确山,明港,信阳;

三、湖北段

广水,孝感,汉口,武昌,咸宁,蒲圻,赵李桥;

四、湖南段

岳阳,汨罗,长沙,株洲,衡山,衡阳,耒阳,郴州;

五、广东段

坪石,乐昌,韶关,英德,清远,广州。

当时京广线衡阳以北是复线铁路,衡阳以南是单线铁路。

单线铁路需要有很多会让站,另外京广线到湖南南部以后需要跨越五岭山脉,所以从衡阳到广州的沿线车站间距比较小,停车频繁。

而京广线衡阳以北,大部分都是平原和丘陵,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所以是复线铁路,只有湖北与河南的交界处,鸡公山风景区(信阳站附近),火车是穿过桐柏山和大别山的分水岭。这可能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的,不像现在,我们国家是铁路强国,穿山越岭,青藏高原都不在话下。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6)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7)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8)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9)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10)

当时的京广线,全长 2313 公里。岳飞《满江红》里面写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我三岁的时候,一个来回就实现了。

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我特别兴奋,当时我妈妈为了照顾我,买了卧铺票。但是我基本上都没有睡,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

华北平原,高大的白杨树,一望无边的田野;长长的黄河大桥,我兴奋地数着一个个桥墩,桥孔,童年时记得有一百个。江汉平原,沿途可以看见水牛,鸭鹅,红色的土地。滚滚的长江,武汉长江大桥;汉口,武昌都停车,月台上有小商贩卖武昌鱼。然后沿途的湖和江也多了。过了衡阳站,大山开始多了,火车经常要钻山洞,虽然和现在的隧道比很短,但是对于童年的我,依然非常兴奋,手舞足蹈的和妈妈说着。两边的大山,土地都是红色的。过了英德,火车又进入平原地带了,离老家不远了。我母亲说,因为我在火车上不睡觉,40个小时,到爷爷家里倒头就睡,一睡就十多个小时才醒。。。。。。

我后来对京广线的熟悉程度,甚至到了只要知道时间几点了,就大概知道要到那一站了。

从此,我就和火车,和京广线有了挥之不去的不解之缘。而且后来永远爱上了火车。

那时候,火车上的盒饭,我也特别喜欢吃。

那是盛在铝制饭盒里,是盖浇饭,米饭上面有几片猪肉,肥多瘦少,米饭浇汁,还有一些青菜,还有个绿色的搪瓷勺子,三毛钱一盒,吃完饭以后,饭盒和勺子列车员再收走。

0.3 元一盒饭,在 60—70 年代可不便宜,当时很多人每月工资才 30元,工厂的学徒工才 19元。但是我太喜欢吃那个火车盒饭了,我母亲拗不过我,每次总是给我买一个盒饭,她自己吃带的干粮面包什么的。(那时候还没有方便面,80年代末才有)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11)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12)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13)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14)

有时候,火车上的列车员还推着小车卖零食,主要是蛋糕、点心、绿豆糕之类的,我记得最好吃的叫云片糕,白色的,甜甜的。后来有一次回老家,我母亲还带我在火车的餐车上吃过一次饭。

很多年没走过铁路了满满回忆(火车情结穿越时空)(15)

一列火车上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一样。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来来往往。

童年的我,也喜欢观察火车上人们。那个年代,无论是探亲还是出差工作,都要有介绍信;

介绍信是由个人所在工作单位签发的,有单位的红色大印盖在上面。所以坐火车的人大部分都是城市里面企业,机关工作人员,相当于是现在的所谓白领。

3—4 岁的我当然没有介绍信,但是每次到广州以后,家里人都要去街道的公安局派出所给我办理临时户口。

另外,每次出门旅行,都要预先换好一些全国粮票,因为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粮票。全国粮票是通用的。

偶尔也遇到有农民乘客,而且总给我一些小惊喜,他们都是短途旅客,基本上坐一站(那时候还没有外出打工的人)。有一次,一个农民伯伯坐在对面,他悄悄地带了一个带盖子的竹篮,放在地板上,打开一看,里面有几只黄绒绒小鸭子。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小鸭子(80年代以前国内大部分人没有电视机,城市里孩子都没有怎么见过小动物),后来我还小心翼翼地摸了摸。

我上初一以后,认识了一个同学,是我的好朋友,他也很喜欢火车。我们俩还经常跑到北京站,花一毛钱买张站台票,然后进站只为了看一看心念念的火车。。。。。。那时候冰棍才五分钱,北冰洋汽水要一毛五,对我们都是奢侈品。

说了那么多 50年前的火车上的事,

看来我还是太喜欢火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