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去了一趟泰国,算是完成了一年去一个地方的任务,为什么说是任务呢? 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老婆大人喜欢旅行,我觉得我也应该多多支持,只要不是走马观花的旅游都是好事情,只要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来啥都不知道的旅行都是好样的,人总是应该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就像“顺者为孝一样”,天天干涉老人的举动,小时候被管教的太多?现在要报复父母?限制父母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

那天看电视,一位老人说整天去买这药那药的是为了消除孤独感,想想也不无道理,社会压力大,哪个年轻人清闲到无时无刻陪父母?也打破了食光食色一直以来对那些人的印象,瞬间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潜台词:儿女们,你有本事经常陪老人家啊,别天天管着老人家),话说回来也有历史因素,上一代父母多数也没培养个什么爱好啥的,如果当时有弹琴、唱歌、画画什么的兴趣,老了之后还能继续发光发热,自然不容易孤独,看看上一代的文艺工作者或艺术家就明白这道理了。

说到对泰国的感觉,那就一个字“相当热”,在那种情况下也顾不上什么健康了,据说有45度,各类冰镇饮料、水果、只要的解渴的、消暑的统统下肚,还别说,肠胃算争气,泰国期间一点毛病没有,碳酸饮料也喝了,芒果沙冰也吃了,为毛一点事儿没有(这不是咒自己吗...),之前在家里喝点稍微冰的水或饮料,那肚子很容易胀气,而且因为贪凉还经常引起肠胃感冒,难道是广东还不够热?

豆腐(豆浆)忌与四环素同用?纳尼,这药和豆腐一起吃,请问第一个吃螃蟹的这位高人是谁?

食物相生相克这种说法对吗(食物相生相克你真的信吗)(1)

芒果与大蒜?谁想到的?

食物相生相克这种说法对吗(食物相生相克你真的信吗)(2)

鸡肉和菊花茶?这也太常见了吧,竟然我还活着...幸运了。

且不做深入研究,我也不是生物学家或科学家,如果这样研究健康饮食的话,估计再给我500年也不够用。

互联网的知识特别多,带给我们的好处那真是太多太多,但如果不是权威发布的知识看来只能当作参考,认真你就输了。

小时候老人经常告诉我不要空腹喝牛奶,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但没有告诉我为什么?从小就被框到了这个框架,从网上找了找砖家的解释,其中两条是这样描述的

第一点:空腹喝牛奶,牛奶不能被充分酶解,其中的蛋白质很快就会转化为能量被消耗掉,营养成分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

第二点:空腹喝牛奶,在胃中还未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入肠中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损失。

从第一点来看,不能充分被酶解,那很多人喝牛奶不舒服,也正是身体里缺少这一种酶,那是不是有一部分人会是“酶”非常充足呢?第二点是牛奶中的蛋白质直接变了热量,浪费了蛋白质,因为当初牛奶比较贵,这样喝会浪费?那富裕之后喝或比水还便宜的时候喝它是不是就ok了。

其实食物相克既然有,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是古人一点一点总结至今的,值得参考和借鉴,但是对于“流传至今”这个事情的准确性还是要打个问号,有些东西传着传着可能就变了味道。

不谈古代,就说现在的一篇文章,转着转着说不定都和本来作者的思想千差万别,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好了很多,关注健康和精神享受的朋友越来越多,此类文章通过微信微博的随处可见,难免会有瞎编乱造的现象,慎之。

例如多吃蔬菜水果的益处不用多说了,地球人都知道,但我见过很多老人家一辈子没吃过啥水果,身体状况依然杠杠滴,很多一辈子不抽烟的长寿老人也随处可见(当然这并不是抽烟人士的借口,只是举一个栗子)

各类的营养素概念如今也是满天飞,其实当我敢于用批判精神去观察后,发现很多都是不准确的,食光食色的奶奶原来也和大家聊过,90岁的人了,最不爱就是运动和吃菜,但身体比我们很多年轻人身体好几条街,而且老人家还爱吃油条...

想健康就少看点健康文章,别太较真,认真你就输了。

本文由食光食色原创(微信yingyangba),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