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如何知道有个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1)

驱车从贵州往返湖北,我们总要经过一个叫做桃花源的地方,位于湖南省的常德市,挨着沅江,每次看到桃花源三个字的时候,不由的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现在的桃花源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南倚巍峨的武陵,北接滔滔的沅水,湖南人民在宣传旅游文化时也不无自豪地介绍着,桃花源里有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等各个景区,景内有古树参天,茂林修竹,寿藤缠绕,芳草萋萋,亦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宛若仙境。

这大概也和《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不知是陶渊明给我们造了一个乌托邦的梦,抑或是现代旅游给我们一个关于世外桃源的精神彼岸的答卷,但是我很庆幸那个武陵的捕鱼人能“忘路之远近”,才得幸遇见这个桃花源。

我们现在的人是从来不敢“忘路之远近”的,凡开始一定要追逐一个结果,凡出发必须要有一个目的地,远足是,旅游也是,我们看评价,做攻略,精确的计算着每一段路所花费的时间,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要经过哪里,也很清楚的明白,下一刻我们要到达哪里,我们总是自持,反而进入不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以至于有时候清醒的没法融入周围的环境,总是一种审视的态度,也就少了很多的乐趣。

但武陵的捕鱼人是幸运的,他混混沌沌,沉迷其中,复前行,只想看看这片树林的尽头究竟有什么。

在林尽水源处,得一山,山有小口,他不知道下一刻会去哪里,但是洞里的光吸引着他,他好奇,想要撕开那个口去探一探一个未知的世界,于是从口入,复行数十步,终于豁然开朗,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是一个宁静却又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一片平坦的土地,一排排房屋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人们耕种的良田,有鱼池,有桑树和竹林环绕,曲曲折折的小径彼此间连通着,鸡鸣声、狗吠声在巷子里彼此招呼。

这里的人们淳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这里的人们热情,“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里的人们坦然,怡然自得,“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如何知道有个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2)

这里的人们享受着自秦时避世时所带来的宁静和和平,享受着自给自足,所以当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时,“皆叹惋”,觉得不可思议。一群将时间静止的与世无争的避世之人和一个处于平凡生活的世俗之人,有点类似于朱光潜说的人类的意志的两个方向。

他说人类意志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现实界,一是理想界。现实界有时候受到我们意识的支配,有时候不受我们意志的支配,人在遇到意志和现实的冲突的时候,大半是让现实征服了意志。大抵,那个武陵的捕鱼人在外捕鱼时便是那个现实界,而被光引入之后,让他看到不一样的世外桃源,这个世外桃源大抵又是他的理想界,当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使此中人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他还是做了理想界的叛徒。

他得船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处处记之,又诣太守,幸好后来太守遣人随往,不复得路,即使是高士刘子骥归往,亦未果。这大概便是现实的物质世界和理想的精神世界的不统一吧,在物质世界的嘈杂里很难找寻到精神世界的安宁,于是那理想界变成了一直在追寻却又一直找寻不到的世外桃源。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是这样描述作家和作品的关系的,说“文学艺术本质上就是作家的一场白日梦”,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提到“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在《归去来兮辞》里又写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或者是因为物质世界的缺失,现实世界的愤懑,让他做了一个关于桃花源的白日梦,他把他潜意识的那种对于自由,对于和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统都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用一个超现实的梦给予了我们对于精神彼岸的渴望。

现在,有桃花的地方,不一定就是桃花源,但是有梦想的精神彼岸,一定会有桃花源的影子。

把梦想照进现实,桃花源只属于心中有桃花源的人。

#现实和梦想##桃花源记##白日梦##陶渊明##我们一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