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微语: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陆生环节动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可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饲料,也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其运动和排泄物可使土壤疏松、提高肥力。蚯蚓用途广,饲养成本不高,本期大农行家我们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晓明教授给大家介绍一下蚯蚓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循环农业方面,希望为农民朋友致富提供帮助。

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以蚯蚓为链条的循环农业前景广阔)(1)

以蚯蚓为链条的循环农业,是利用蚯蚓自身的强大的消化功能,把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来养殖蚯蚓,养殖原料很广,家畜(牛、羊、猪、马等)粪便结合农业废弃物(如瓜果蔬菜、农作物秸秆、草皮修剪物等)经过简单堆积发酵就可以直接养殖蚯蚓。尤其是瓜果和蔬菜废弃物是最理想的原料。

这些农业废弃物经过蚯蚓转化就变成高效有机肥(蚯蚓粪),蚯蚓粪使用在农作物、瓜果、蔬菜和经济林木上,不但能够增产而且还能改善品质,比如增加水果的含糖量,使果品外观更美,卖相更好。叶类蔬菜叶片增厚色泽深绿增产最明显。

一、蚯蚓粪的功能及特点

纯蚯蚓粪有机肥具有颗粒均匀、干净卫生、无异味、吸水、保水、透气性强等物理特性,是有机肥和生物肥在蚯蚓体内自然结合的产物,能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保苗、壮苗、抗病虫害和抑制有害菌和土传病害,可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和彻底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在提高农产品品质,尤其是茶、果、蔬类产品的品质方面效果卓著。

1、养分全面

纯蚯蚓粪有机肥不仅有氮、磷、锌等大量元素,而且含有铁、锰、锌、铜、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有机质含量和腐殖质含量都达到30%左右,每克含微生物有益菌群在1亿以上,更可贵的是含有拮抗微生物和未知的植物生长素,这些有效成分是任何化学肥料,有机肥或其他微生物肥所无法达到的。

2、富含有机质,增强地力,减少化肥用量,从根本解决土壤板结问题

蚯蚓粪有机肥,有机质含量约30%,而且有机质经过2次发酵和2次动物消化,所形成的有机质质量高、易溶于土壤中,易被植物吸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保水性、保肥力、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增加,使土壤吸收养分和储存养分的能力增强,从源头上解决化肥施用次数多、最大、易流失,利用率低等问题。经蚯蚓消化后的有机质颗粒细小,表面面积比消化前提高100倍以上,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土壤与空气接触,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板结的问题。据国内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每1斤蚯蚓粪其效果可等同于10斤农家肥,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施用。

3、富含微生物菌群,提高作物抗病防病能力,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沙漠与耕地的区别除了有机质含量外,更重要的是耕地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我国的耕地由于长期单施化肥和大量使用农药,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含量逐年下降。蚯蚓粪有机肥中微生物含量在1亿个/克左右,更可贵的是含有至少两种拮抗微生物。这些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迅速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有益菌得以繁殖扩大,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使农作物不易生病,同时增加植物根部的固氮、解钾、解磷的能力。研究表明,大量微生物的代谢能改善土壤的理化化性质,使土壤成分多样化和易于吸收,并产生土壤肥力形成和发育的生物能,提高土壤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能量转换的动力,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4、富含腐殖酸,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供肥力

蚯蚓粪有机肥腐质酸含量在21%-40%之间,并且含有多种消化酶和中和土壤酸碱度的菌体物质,能提高土壤中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平衡酸碱度,最终体现在作物的生长发育、产品及品质上。蚯蚓粪中所含的腐殖酸是有机质经蚯蚓消化后产生的,不同于一般有机肥中的腐殖酸,因为蚯蚓把许多有机营养成分有规律地消化混合使其转变为简单、易溶于水的物质,使植物轻而易举地摄取,这是其他有机肥料所无法做到的。

5、抗旱保肥,促根壮苗

在蚯蚓粪特有而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奇特理化性质的共同作用下,在施用蚯蚓粪后,作物明显表现出抗旱能力提高和减少化肥用量,特别是作物的根系尤显发达,从而使作物在壮苗、抗倒和抗病等方面表现突出。

6、重茬不减产

由于蚯蚓粪所含营养物质丰富,而且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发送土壤结构。多年的试验表明,在连续使用蚯蚓粪后,可使重茬不减产,对于薯类作物甚至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7、明显改善作物品质,恢复作物的自然风味。

蚯蚓粪有机肥同时具有生物肥、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氨基酸肥、腐植酸肥、菌能、微肥的特点,但又不是这些肥料的简单组合,是蚯蚓亿年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组合。实验表明,蚯蚓粪在提高作物品质,合理增加作物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含糖量,恢复作物的自然风味等方面的效果突出,明显优于使用上述单一肥料组合的效果。

8、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清洁

蚯蚓粪有机肥能适用于各种农作物,既可作基肥,也可以作追肥。也可用于高级花卉营养土、草坪栽培、还可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无臭无味,干净卫生,不会发生烧根、烧苗现象。其粗蛋白在5.1%-21.7%之间,是各种动物的良好饲料,尤其在水产养殖上。

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以蚯蚓为链条的循环农业前景广阔)(2)

二、蚯蚓的功效和作用

蚯蚓又称地龙,是一种以治疗中风、偏瘫和心脑血管的中药材,它主要可以溶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净化血管等功效。

蚯蚓除有以上功能外,通过近些年的研究开发,还可以做出蚯蚓氨基酸叶面肥、蚯蚓保健原液、蚯蚓化妆品系列、蚯蚓蛋白干粉等产品。同时蚯蚓又是很好的高蛋白饲料,是动物尤其是水产养殖的优质饲料。

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以蚯蚓为链条的循环农业前景广阔)(3)

三、养殖蚯蚓的经济效益

养殖一亩蚯蚓,一年可以消化掉农业废弃物约180吨,可以产鲜蚯蚓1吨,按照今年蚯蚓价格,每吨为2.2-2.4万元;可生产蚯蚓粪100-120吨,每吨蚯蚓粪的价格为500-650元,每亩的收益为6万元左右;养殖一亩蚯蚓只需投入蚯蚓种200-220共计,约需1万元左右,一次投种可在5年内不需再投种。

养殖蚯蚓不但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它可以无害化处理农业废弃物,避免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和空气污染;它可以避免因养殖引起的空气和水污染,并且是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

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以蚯蚓为链条的循环农业前景广阔)(4)

四、 蚯蚓低碳循环模式

以奶(肉)牛场蚯蚓低碳循环发展模式为例:

(1) 每头奶牛年产牛粪约550吨左右,(冲圈水未算,可收集用于养蚯蚓,种食用菌),利用蚯蚓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生产,需要蚯蚓养殖面积5亩,30m3废水收集池。蚯蚓种上半年投种,下半年产出鲜蚯蚓。

(2)产出蚯蚓利用

用所产蚯蚓做为添加剂喂牛,生产牛奶,5亩蚯蚓年产15吨左右鲜蚯蚓。根据中科院黄福珍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动科学院,杨凌三度蚯蚓科技有限公司试验;每头牛每天添加1.1斤左右鲜蚯蚓,正常饲喂,正常产奶情况下每头牛产奶量可提高15%左右。

如果1个100头奶牛场,日均产奶为4000斤,通过添加蚯蚓,可增产600斤左右牛奶,一斤奶按2元计算,日增收1200元,全年多增收32万元,生态效益是全天全部消化当日所产鲜蚯蚓,当日所产牛粪全部被蚯蚓生物转化。

(3)产出蚯蚓粪利用

5亩蚯蚓产出约180吨左右有机生物肥——蚯蚓粪,蚯蚓粪可做为有机肥出售,也可做为优质食用菌栽培材料,进行多结构循环生产。

做为有机肥出售,可收入7万元左右。

做为食用菌生产,具体如下:

食用菌栽培以平菇为例(也可发展香菇、木耳等)以所产180吨有机原料为基础,平原配以麦草、玉米芯、锯末、棉子皮等,山区,林区可以掺进人工加工的木屑。栽培650吨左右菌料,可以产出650吨左右菇,每吨平菇批发按3000元计,毛收入190万元左右,同时产出优质菌饲料300吨左右。这种饲料可全部用喂牛。它不但可以替代相应吨位青贮饲料,还可提高产奶量在5%左右。

(4) 蚯蚓投入

5亩蚯蚓养殖,需要蚯蚓种1吨(一次购种,可连续高产5-6年以上不购种),投入5万元左右,养殖用人工4人,费用5.6万元/年,地租0.5万元/年,牛圈冲圈水用来养蚯蚓,电费约为0.2万元,工具0.3万元,其它费用0.5万元/年;总计7.8万元(蚯蚓种钱按年计算),牛圈冲圈水收集池3万元。

(5)食用菌投入

栽培条件:需要26亩栽培用大棚,700m2拌料灭菌场及60m2

仓库,2亩放料场地,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左右,可使用5年以上,施工费10万元左右。

栽培成本:1350元/吨,总成本为87.5万元。

进入栽培期:需要人工20人,开支16万元/年,机动车1辆4万元,司机1人,人工费3万元,栽培场水电费2万元。

头一年投资为135万元(主要为内含基础建设投资)一年以后每年需要75万元即可生产。

(6) 牛场通过蚯蚓低碳循环生产,废物得了充分利用,变废为宝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两个利润产生点,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直接技术升级创造经济效益达130万元左右(不算牛奶利润),原牛场效益平均为40万元/年。

(7)生态环保效应:整个生产过程下脚料,废弃物、污染物全部循环利用,无排放,生产每一环节都是生物清洁生产,除了食用菌灭菌用煤外,其它生产很少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废弃物变废为宝,节约粮食,节约土地。如果在水源地发展又能很好地保护水源。

(8)社会效益:多环节生产,增加了用工岗位,提高了就业,直接带动新增就业28人,间接带动关联就业40人以上。

(9) 菌糠对奶牛的作用,蚯蚓对奶牛的作用

菌糠对奶牛的作用:提高产奶量5%左右;提高饮料饲料利用率,节省饲料;提高牛奶品质;预防奶牛肠道疾病发生,消除粪便臭味,降低空气污染;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蚯蚓对奶牛的作用:增产,抗病,提高牛奶品质,增高饲料利用率。

(10)具体技术

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以蚯蚓为链条的循环农业前景广阔)(5)

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以蚯蚓为链条的循环农业前景广阔)(6)

李晓明,1963年生,农学本科毕业,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1983年7月从原陕西省农林学校毕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微生物、食用菌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些年来,在蚯蚓养殖和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循环农业方面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

近十年来,共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3部,国家发明专利11个,目前已经授权1个,受理10个,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蚯蚓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循环农业方面。


大农圈原创,非授权转载必究!

如你需要发布供求信息,请关注nydsc889,或者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