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用相濡以沫来形容夫妻两人不离不弃,相互帮助。意思就是赖以生存的泉水干涸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对夫妻,确切的讲,是夫妻中的这个男人。

这对夫妻是农民,家住在晋南的黄土高坡上,丈夫姓石,今年78岁了,我们叫他老石好了。老石和妻子相亲相爱、举案齐眉的生活了五十多年,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无论家庭遇到多大的困难,夫妻两都会齐心度过难关。老石和妻子生育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如今都有了重孙。但是老石给儿子们都盖了院子,儿子们结婚后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生活,老石和妻子还住在老宅院里。

105岁孤寡老奶奶卧床不起无人伺候(七旬奶奶瘫痪是由儿女伺候)(1)

图为老石在当地的集贸市场上卖红薯。

本来和和美美的家庭,一场灾祸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原有的平静。老石的妻子于五年前突发脑梗,老石含着热泪,和儿子们把老伴送到了医院治疗,无奈病情太重了,医生也无力回天,老伴成了半瘫痪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吃饭、大小便、晒太阳都要有人招呼。

105岁孤寡老奶奶卧床不起无人伺候(七旬奶奶瘫痪是由儿女伺候)(2)

图为老石在卖红薯,和邻居交谈伺候病人的经验。

老伴这一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难题,那就是老伴由谁来照顾。有的说,让他们老两口轮流住到三个儿子的家, 到了谁家就由谁家照顾,也有人说, 让儿子、女儿轮流到老人住的老宅里伺候母亲。 但是,权衡再三,老石还是不同意这些意见,要自己亲自照顾老伴儿。因为,他和老伴相敬如宾的生活了五十多年,对妻子的脾气、性格了如指掌,现在, 老伴一个眼神,一声呻吟,老石都知道老伴想干什么,自己伺候老伴,能够伺候周到,他还想让老伴多陪伴自己几年。如果让儿女伺候,一是怕伺候不周到,二是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老伴的病好起来已经是不可能了,要打持久战 ,儿女们忙得顾不上。所以,老石就一直伺候着老伴的生活和起居。

105岁孤寡老奶奶卧床不起无人伺候(七旬奶奶瘫痪是由儿女伺候)(3)

谈起老伴生病,老石不免有些伤感。

早上起来,先要温水给老伴洗脸,给老伴做好饭,还要喂着吃,等到老伴吃完饭,上了厕所后, 老石到地里去干农活。中午回家,先要照顾老伴接手,然后做饭让老伴吃。等到老伴吃完午饭,老石开上三轮车去集贸市场上去卖蔬菜。下午回到家,第一件事还是为老伴做晚饭吃。黑夜,老石害怕老伴身上起来疮,给她用热水擦身,一夜里要为老伴翻几次身。

105岁孤寡老奶奶卧床不起无人伺候(七旬奶奶瘫痪是由儿女伺候)(4)

图为老石在集贸市场上卖红薯。

老伴病倒后,第二个难题就是还种不种地,以前老伴身体好的时候, 老石种20亩地,除了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会种几亩蔬菜,如,白菜、大葱、红薯、萝卜等,这些蔬菜由老石拿到市场上去卖掉。现在老伴病了,老石还是坚持要种原来的20亩地,只不过粮食作物多了一些,蔬菜少种一些,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理蔬菜,去市场卖菜。这样的好处是, 尽管老伴吃药花钱不少,也不需要给儿女们要钱,自己地里卖的钱就够老两口花销了。

105岁孤寡老奶奶卧床不起无人伺候(七旬奶奶瘫痪是由儿女伺候)(5)

图为老石卖的红薯,很好吃的。

老石说,主要种玉米、小麦,干活就少了许多,因为玉米、小麦的耕地、播种、收割、打药都是机械化的,尽管费用大了一些,但是省事了许多。只是红薯相对的麻烦一些,因为要人工栽红薯,要人工刨红薯。今年,老石的10亩玉米丰收了,一亩产1500斤,当地的价格是每斤一元一角,除了开支,10亩玉米纯收入1万元。小麦由于是次麦,就是玉米收获后种小麦,一年两熟。所以小麦亩产800斤左右,如果是一年一熟的小麦,当地的产量是每亩1200斤左右。小麦除了自己吃外,有多余的才卖,因为小麦价格太低了,一斤一元二角左右。

老石的红薯品种好 , 种了五亩红薯 ,都是口感很好的品种。老石说, 如果品种不好,口感差,就卖不了。一亩红薯老石说能够产三千斤左右,一斤一元,除去开支每亩一千元外,一亩地可以纯收入两千元。这样,地里的玉米、红薯和其他作物今年可以收入2万元了,完全可以应付家庭的开支了。

105岁孤寡老奶奶卧床不起无人伺候(七旬奶奶瘫痪是由儿女伺候)(6)

图为老石卖的红薯。

老石的人品好,人也老实,人家的红薯一斤卖一元五角、一元二角的不等,而老石的红薯一斤只卖一元钱。老石的红薯主要是干、面、甜,没有丝,所以口感极佳,凡是买过老石红薯的人,都会到集贸市场上专门找老石买红薯,老石的回头顾客很多。

老石说,下午出来卖红薯,他的心还在老伴身上,害怕老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自己又不在家里,所以,老石说,早早的卖完红薯,好早一点回家照顾瘫痪的妻子。

105岁孤寡老奶奶卧床不起无人伺候(七旬奶奶瘫痪是由儿女伺候)(7)

图为老石卖红薯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