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分科比较详细的医院工作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分到你科里的病人都是你科室最擅长的,坏处是由于分诊处的主观臆断,往往也让医生成了流水线工人,失去了对大部分疾病的判断能力。

就拿皮肤瘙痒来说,虽说前面文章我有分享皮肤瘙痒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方药、针灸穴位等治疗方案,但是真正能让我去治疗的几乎没有。皮肤瘙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当然是去看皮肤科了,该抗真菌抗真菌,该抗过敏抗过敏,效果是很快,复发也多。其实中医对于皮肤这一块儿还真是优势专科,中医传统优势科目即使在大型综合医院,也会设置中医师,比如内科,妇科,肿瘤科,皮肤科,肛肠科等。

丘疹性虫咬皮炎(多发丘疹似虫咬)(1)

中医分科无需太细

实际操作案例

为什么又想起针灸治疗皮肤瘙痒这么一茬呢?因为我妻子最近出现了虫咬性皮炎,腿上多发丘疹,像虫咬,瘙痒难忍,家中并无此类药膏可涂擦。起初并未在意,想着不去抓就好了,但是症状数日一直不改善,今晨上班前,她又在抓,我想着还是改善一下症状再去上班,时间紧迫,我拆了一包针(10支),针刺她的双侧百虫窝,血海,风市,曲池,筑宾穴,得气后,提针至皮下表浅处,瘙痒症状消失了,留针20分钟后由于不得不去上班出发,提前取针了。后来问她,取针数小时后虽再发瘙痒,症状已不似前几天那么难以忍受。我知道由于自己接触此类病人不多,所以针刺经验不足,再加上急于上班,治疗时间不够,但是针灸治疗皮肤瘙痒的效果,可以确信。

丘疹性虫咬皮炎(多发丘疹似虫咬)(2)

虫咬后发出的皮炎

瘙痒针灸取穴依据

针灸治疗瘙痒可以从两个方向去考虑,首先是病因病机方面,瘙痒常与血虚血瘀风燥以及湿热相关,所以可以选择能补血活血消风的穴位,比如脾俞,血海,风市,足三里,三阴交等,如果是湿热引起的瘙痒,可以选用能清热和燥湿的穴位,比如曲池,太溪,委中等穴位。

也可以从经络循行方面论治,常见的理论如“肾开窍于二阴(尿道与肛门)”“肝经绕阴器”“肺主皮毛”等。比如肛周瘙痒可以选用长强,大肠俞,肾俞,承山穴等;阴囊或者外阴瘙痒可以选用关元,曲骨,肾俞,长强,蠡沟等穴位。针灸治疗痒证,有一些常用的中医理论,如“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再比如“郗治血证”等理论知识可以使用。

丘疹性虫咬皮炎(多发丘疹似虫咬)(3)

经络循行

常见针灸治疗瘙痒证穴位推荐

曲池、筑宾,脾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合谷穴,委中穴,百虫窝。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具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是治疗瘾疹的重要穴位。

筑宾穴最早是在倪海厦教授的视频中看到的,倪师言:上肢痒针曲池,下肢痒针筑宾。筑宾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同时是阴维脉郗穴。阴维脉具有维系诸阴脉的作用,此外我们前面讲过,郗穴善于治疗血证。

丘疹性虫咬皮炎(多发丘疹似虫咬)(4)

倪海厦教授讲人纪针灸

脾俞为足太阴脾经的背腧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是补益脾胃的重要穴位,用于健脾除湿,化生气血均有效。

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功能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主治妇科及血热病,善治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疾病。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脾经,肾经,肝经气血交汇于此,所以主治很多,用途很广,关于瘙痒主要可以改善湿疹,脚气,神经性皮炎,荨麻疹,同时具有调理脾胃以及气血的功效。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具有清热生气的作用,太者,大也。太溪是肾经水液在此形成大的溪流。所以瘙痒在肾经循行部位,可选用此穴。

丘疹性虫咬皮炎(多发丘疹似虫咬)(5)

太溪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同时为四总穴中面部诸病效穴,“面口合谷收”。功能疏风散表,通经活经。是大肠经水湿云气汇聚的地方,功效很多,是针灸常用穴位,合谷配合风池,大椎,清热凉血,可治疗血热引起的皮肤瘙痒。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湿热水气在此聚集。委中穴放血是治疗瘙痒证很有效的方法。

百虫窝,乃经外奇穴。不属于任何一条经络,确是治疗瘙痒的重要穴位,首载于《针灸大成》,功效活血止痒,驱虫止风。主治虫积,风湿痒疹,下部生疮,同时也是胆道蛔虫证的重要穴位。

丘疹性虫咬皮炎(多发丘疹似虫咬)(6)

百虫窝

总结:以上是各类书籍记载常用的治疗瘙痒的针灸穴位,虽然列举不一定全面,但是根据我前文提到的瘙痒发生的病因以及经络循行的原则,选穴自然不困难。本篇内容就到这里吧,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我们下期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