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是一条普遍适用的教育规律吗?

原创 王萌 人民教育 2022-09-13 20:33 发表于北京

熟能生巧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是一条普遍适用的教育规律吗)(1)

民小编说

中央“双减”政策发布实施已大半年,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仍有很多家长笃信时间加汗水的训练模式给孩子加码,仍然喜欢把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进行简单比较徒增焦虑;仍有不少教师坚信大量刷题是提分良策,升学率是摆在第一位的。这说明,在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是目前教育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孩子?如何认识成长规律?怎样学习才效率高?为什么要让孩子参加劳动……《人民教育》特开设“教育观念大讲堂”栏目,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精心遴选了十余个针对性话题,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希望能够释解思想困惑,凝聚教育共识,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但让孩子大量练习和刷题真的有实质性效果吗?有没有副作用?是否有更好的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身心的发展?我们一起来读这篇文章。

练习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的练习是必要的,而且不少技能性的学习内容,比如体育运动项目、乐器学习等,有一定强度的练习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今天不少教师和家长过度迷信、过度依赖练习,让孩子大量练习、大量刷题,实践证明这么做也确实有效,但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副作用,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育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完全仰仗大量练习的学习方式有着不少的弊端。

1

滥用“熟能生巧”规律导致的问题

制约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整合再造、实践创新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品质。这要求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受教育时,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具备信息整合、评价概括、批判反思等高阶思维能力。“题海战术”“填鸭式教育”强化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却难以培养深度理解、问题解决、创新等能力。

滋生厌学情绪。超限度的大量练习,会令青少年感到学习乏味枯燥。“抬头盯着黑板、低头奋笔狂书”的学习状态,主要启动视、听等有限的感官通道,很难吸引青少年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此外,以动觉、内省、人际、自然探索等为优势智能的孩子,很容易将自己定义为“不擅长”学习的人,导致青少年学习信心的挫伤,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成为厌学者。

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对练习量的盲目追求,不断挤压学生运动、娱乐的时间,肥胖、近视、驼背等问题屡见不鲜。如果大量练习成为了一种风气,学生之间暗自较量,以多刷题、晚睡觉作为“勤奋”的标志,同伴之间的竞争氛围浓郁,哪一天少刷了题都会有一种愧疚感,这还会让青少年产生较高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心理高压容易导致杏仁核作出反应,减少流向前额皮质的血量,影响通向丘脑的信息流量,长期持续会降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

导致学习意义的迷失。熟练等同于专精吗?研究者发现专家区别于新手的重要特征之一:专家的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应用情境紧密联系的,他们可以灵活地处理不同的、变化的情境。学习过程中如果只强调量的叠加,缺乏对知识背后实际意义的思索与追寻,缺乏对情境性等因素的重视,也就阻断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可能。同时,当青少年看不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时,他们也会质疑学习的意义。这会破坏人的学习动力,不再相信学习的力量,影响他们终身学习的意愿,大大降低一个人在社会和工作中挑战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造成教育教学的路径依赖。在大量练习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忙于加课、批作业改卷子,没有意识也没有时间反思和改善课堂教学,不自觉地将自己和学生都带入疲劳战术的状态中;作业布置重数量、轻质量、缺乏个性化和协调统筹,低下的作业设计会让教师陷入不断追求作业数量的恶性循环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理想信念、生活适应、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不足。以上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给全面育人造成困难。

滋生社会焦虑和亲子矛盾。在加课、加练的大潮裹挟下,由此衍生的教育焦虑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幸福感。很多家长反馈:自己也不想给孩子加压,但别人家的孩子都“卷”起来了,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不然会“害”了孩子。这反映了家长对学习的内在机制缺乏了解,只能要求孩子跟随“统一动作”,如此一来,孩子非但感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还要接收来自家长的焦虑,亲子关系面临极大考验。

2

单纯仰仗大量练习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土壤

提升学习质量,需要我们对学习的两大要素——知识和学习者都进行深刻思考。

知识是什么?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知识的定义与它在其学科中的定义是基本一致的,都只是单纯地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它只具有客观独立性,学习者的个人条件、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环境并不影响知识的这种客观性,知识只是作为识记、理解和使用的对象,知识的结构、呈现或表述方式也只遵从在其学科中的规律。

而学习者是什么?在教育中往往也没有做到应有的具体化,学习者只被定义为一个抽象的人,学习者的个性、能力、倾向、偏好,以及这一刻的情绪、态度等都是模糊的、不具体的。

正是因为没有细致探讨过学习者与知识,他们之间的行为——学习也就无法做到具体明确,两个抽象物之间的关系就只剩最简单的一种——反复接触,没有办法诞生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行为主义盛行的年代更是将学习看作是刺激物与人的机械反应之间的联结,于是,反复练习,不停识记,下苦功夫重复就成了让知识这个客体进入我们的大脑为数不多的方式之一。

上述情况也还有另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教师或家长这些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中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且教师或家长也并不关注学习者的基本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愿意去了解学情,这时布置大量作业、大量练习等手段就成了提升教学效果的通用技术手段,如果孩子的表现不理想,则常被归因为“练习不足”,需要再加大练习强度,或者会判断是练习的方向有错误,需要重新调整练习的方向,再进行大量的练习,循环往复,直至检验合格。

尤其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更容易忽视学生天赋、特质的多样性,更愿以外显的、短期的指标,例如准确率、熟练度、分数等作为评价指标,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通用的、适用广泛的教学模式——大量练习,而忽略了完全仰仗大量练习的学习会牺牲学生的兴趣、健康和创造力,破坏其终身学习的可能。

3

如何冲破单纯仰仗大量练习的桎梏

建立新型教学关系。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管理者,而是带着个性与经验的参与学习的主体,在与教师的对话中,共同构建课堂,完成学习任务。新型教学关系尊重青少年的现有认知水平和内在发展需求,肯定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有更大的责任,赋予他们主体角色。在这种关系下,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实践发现,随着主体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自己搜寻信息和支持,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如果自愿大量练习,也可以避免上述大量练习的诸多弊端。

同时,教师更多扮演引导者、资源提供者和学习合作者角色,从重复性劳动中抽离,转而关注教学组织的进阶性和逻辑性、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将转向为:统整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见树也见林”;重新设计知识的呈现和表达方式,使之更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是扭转单纯依赖大量练习来学习的根本方向。

确定合理的练习量,精心设计练习。研究和实践都证明,练习的数量应该是有限度的,并不总是练习越多效果越好,当练习超过一定的数量时,收获将越来越得不偿失。比如“过度学习”理论就告诉我们,假如你练习一个动作达到一点不犯错所花的时间是100%,你再多花50%的时间,这时学习的效果已达最佳,超过这150%的时间后,你还要继续练习则会产生“超限效应”,不仅掌握程度不会随着过度学习量等比例增加,还会带来注意力分散、大脑疲劳、学习效率降低等问题。家长和教师都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的练习极限,学生已经疲惫不堪时再学习是无效的、有害的。

在多数情况下,练习是必要的,但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练习要精,要能解决问题,要针对学习内容的难点,最好能够设计出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练习。教师要有给学生减负的意识,力求做到在少做题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目的。同时,可以建立错题本,让练习中发现的错误发挥更大效力。

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功利主义观点认为:相较于提分快速的纸笔作业,其他练习方式都是浪费时间。但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过程性评价纳入对学生学业考评,考试招生增强试题开放性,这反映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决心。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操作、见习参访、实地学习、实践学习、情境学习、亲子共学、项目式学习等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本身包含了可以带来丰富体验的练习,学习效果不错,更重要的是,这些学习可以对孩子的多种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保留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空间。青少年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渐变的成长阶段,也需要保障充足的时间空间。一个正出神发呆的孩子,可能在白日梦里勾画了长篇巨著的雏形;一幅看似漫无目的的涂鸦,也许奠定了具有开创性的物理原理基础。

可现实中总有家长或教师怕青少年“闲”,看不得他们“无所事事”。其实提倡教育留白,是赋予青少年施展天赋、开发潜能的可能。他们得到想象、试误、反思、质疑、组织、联系等机会,才有可能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尽管这一过程未必体现为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但大脑树突增多、神经元联系加强等内在变化,远远超过完成几本习题集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家庭要从关注青少年“完成了多少”转变为关注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实际效果。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家长科学教养的意识和水平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妇联、卫健、民政等各相关部门在政府统筹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应帮助家长明确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定位:家长不是训导员或监工,而是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模仿者、人生路上的提灯者。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主要在于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与其片面关注孩子做了多少习题,家长不如关注孩子的内驱力是否足以支撑其终身学习;与其给孩子报各种名目的“全脑开发”“时间管理”的培训,不如还给孩子交友和玩耍的机会。孩子在参与各类活动中自然学会了应对压力、管理时间、沟通合作……这些能力看似与学习无关,却能促进和支持学习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当孩子和家长都从无止境的书山题海中跳脱出来时,家庭氛围从紧张、对立转为松弛、包容,家长可以更多地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长的无条件关爱,亲子关系进入积极正向的循环。

由此可以看到,摆脱单纯依赖大量练习的学习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努力,也正是我们转变学习观念、让教育更适合时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努力。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17期

文章作者|王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