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身边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你了解过吗?

共享单车摆渡人员工作(我的打工人朋友)(1)

每天上下班路上,从家到地铁站以及从地铁站到公司的距离,就是大多数人通勤路上的“最后一公里”。人们习惯于扫一辆共享单车来解决这“最后一公里”难题。而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地出现在人们需要的地方,离不开这样一群共享单车调度员:他们的工作职责是把共享单车从车辆饱和的地方运输到车辆稀缺的地方。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共享单车摆渡人”。

共享单车摆渡人员工作(我的打工人朋友)(2)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不少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方式)

你一定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里见过他们:早晚高峰的地铁站、小区门口的停车点……但他们的工作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却未必了解。作为一名“共享单车摆渡人”,吴大胜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通过他的经历带领我们走近这一灵活就业群体。

起早贪黑服务高峰时段

台风天也在坚守

早上七点不到,吴大胜就已经出现在镇坪路地铁站出口处了,他要做的是将大家骑到地铁站的车辆补充到周边的小区门口,供大家持续使用。“我们不可能等到早高峰才开始运车的,不然地铁站进出口的这一大片空地都要堵死了。”吴大胜介绍。

共享单车摆渡人员工作(我的打工人朋友)(3)

(吴大胜一大早就已经出现在镇坪路地铁站出口处)

吴大胜负责的是地处普陀区的几个地铁站及其辐射区域,由于周边分布有大量的居民区,每天的早晚高峰都是用车高峰期。从早上七点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上班族骑着共享单车来到地铁站,并停在地铁口附近。吴大胜说,最多的时候,一个进出口同时停放的共享单车就有两三百辆之多。

在人流和车堆之中,吴大胜开启了自己一天的工作:把一辆辆共享单车搬到中型面包车上,打开手机APP查看周边哪些点位缺少车辆,或是听从车辆运营业务员的指示将车运往附近需要车辆的小区或写字楼,晚高峰时段则是将车辆往相反方向运送。而晚高峰结束后,地铁站依旧有陆陆续续出站的乘客,用户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一直存在,因此吴大胜会一直往地铁站补车直至晚上九、十点钟。早于早高峰,晚于晚高峰是他的工作常态。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他一直工作在共享单车调度一线上。黝黑的皮肤和瘦削的身材,是刚刚过去的这个盛夏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只要有人用车,共享单车调度员会一直在一线。在前几天的台风天中,吴大胜也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台风到来之前将一部分车辆运往集中堆放点,再将继续使用的车辆摆放整齐、紧密,防止被大风吹倒,在台风登陆后持续做好车辆调度工作。“台风天也会有用户骑行,也有车辆堆积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仍要继续工作。”他说,雨天路滑,不仅车子会打飘,下车搬运共享单车时难免淋湿,一天工作下来,衣服也换了好几套……

共享单车摆渡人员工作(我的打工人朋友)(4)

(共享单车调度员正在整理被台风吹倒的车辆)

10秒处理一辆车

“老司机”搬运有技巧

一天要拉十来趟,一趟车能拉三十多辆,加上处理闲置车辆,吴大胜一天至少要搬运三四百辆车。一天弯腰几百次,车辆使用高峰期一天的搬运量可达到8吨,他却不觉得累。“我才三十几岁,体力还是很不错的,更何况我们‘老司机’搬多了都是有技巧的。”吴大胜说。

说着,吴大胜开始给记者演示。先将共享单车从拥挤的车堆里推到相对空旷的位置上,检查车锁是否关闭并将车座压至最低,方便搬运和堆放,接着用右脚将脚踏板转至最高处,这便成了一个现成的支点,只要用右膝盖一顶,就能将二十斤左右的共享单车轻松抬起,搬至中型面包车上,而完成这一整个过程仅需要10-15秒。

怎样将车内有限的空间利用起来,摆放更多的车,提高工作效率,这其中也有学问。“像这样把每辆车的车头和车尾交叉摆放,就能放更多车,搬下来时也方便。”遇到风雨天气,摆放在路面上的共享单车也会被调度员和定点整理员以同样的方式紧凑地交叉摆放,被大风吹倒的概率就会小很多,这些都是吴大胜工作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一般中型面包车就是一人一车。能装得下50辆车的小型货车要配两到三个人。像吴师傅一个人的效率就已经很高了。”吴大胜所在的共享单车相关区域负责人周阳建介绍。

不是在搬车

就是在搬车的路上

据哈啰单车公关专员张蓉介绍,哈啰单车的共享单车调度员一部分属于灵活就业群体,根据调度的车辆数计件结算工资,像吴大胜这样的调度员就属于这种,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全职工作人员。

吴大胜是江苏人,来上海已经快19年了,在此之前,他曾干过门窗加工、市容管理等多个行当,而共享单车调度是他来到上海后从事时间最长的工作。以前做市容管理时,他也会做一些共享单车的定点整理工作,同时也逐渐接触到共享单车调度员这一职业,深入了解以后,他就自己花钱买了一辆中型面包车,全职做起了共享单车调度员。

“在上海生活压力还是挺大的,这份工作只要肯干就能多赚点,不用拿‘死工资’。”吴大胜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他的第三个孩子呱呱坠地,自己的生活压力又大了不少,因此平时有机会还是愿意尽可能多跑几单。“这份工作好就好在一年365天都有活儿干,只要有活儿干,就不怕没有收入。” 因此,吴大胜不是在搬车,就是在搬车的路上。

共享单车摆渡人员工作(我的打工人朋友)(5)

(吴大胜正在车内整理车辆)

除了早晚高峰的补车和清理外,吴大胜这样的共享单车调度员与市容及街道管理员会共同创建了一个小微信群,如果自己辖区内的哪块儿区域车辆堆放过多,市容管理员会在群里发布信息,通知调度员去及时处理,调度员就会根据公司划定的“热点”,也就是用车较为频繁的区域,将共享单车运到其他需要车辆的地方。

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吴大胜的大儿子从老家江苏来到上海小住了一段时间,主动提出要陪着爸爸一起去工作。看着爸爸将一辆辆小蓝车搬上搬下,他主动当起爸爸的小助手,跑前跑后地说:“爸爸你看,我帮你给单车关锁。”“孩子嘛,对爸爸的工作肯定都是认可的。”想到这里,一直拘谨腼腆的吴大胜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除了多劳多得以外,吴大胜觉得这份工作具有的灵活性能让他更好地兼顾家庭。“平时在外面不太忙的时候,家里有点什么事也能顾得到,还挺好的。”说完,他又穿上满是折痕的蓝马甲,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自己的调度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