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光是谁(张崇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张崇光

四通八达的公路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传入耳中的是嘈杂和喧嚣,让人们的听觉都逐渐迟钝了。这让我怀念起过去的乡村生活,顺着弯曲的乡间小路,寻着远去的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下乡来到诸城市贾悦镇桃元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农村划片管理,几个临近的村为一个片区。片区驻地所在的村相对大,村里建有联中学校和供销社商店,周边几个村的村民要上初中或买点日用百货就得到片区所在的村。

桃元村是个静谧的小山村,从这儿到联中学校驻地的村,有一条二华里长的乡间小路相连。这条小路没有经过人们的刻意雕琢,是村民们多年来习惯性地行走、硬生生地用脚踩踏出来的。小路弯弯曲曲,地面裸露出高低不平的碎石,路边有老树、也有新栽植的树,路旁有随季节而种的庄稼,有不同颜色的野花。小路经过一条小溪,人要在袅袅流水声中、踩着垫在小溪中的石头过去,有时裤脚会被溅上水,心情却格外好。

小路是安静的。有时独自走在小路上,或许是一路上有花草与你相伴,有天籁般好听的鸟鸣虫吟,你欣赏着着大自然的风光,忘掉世俗的烦恼,似乎并不感到寂寞。

小路是欢乐的。有时几名学生在路上边走边打打闹闹,有时哼着才在学校学唱的一首歌,有时还跟在蜻蜓后面赶、随着蝴蝶忽东忽西地捕捉,在不经意的游玩中释放天真和纯洁,从中获取欢乐和童趣。当天空出现一道彩虹时,小路上的人们都会停下来驻足观看,脸上挂着笑容,指指点点,说着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好似见到彩虹第二天就会有什么喜事到来。

小路是热闹的。有时会遇到村民扛着耙犁、赶着耕牛上坡干活去,如果牛一声长哞,整条小路似乎都在抖动。有时会遇见孩童在路边耙落叶拿回去当烧柴,勤俭持家是从小培育的。有时会碰见大姑娘小媳妇结伴到供销社商店去裁布、买油盐酱醋等,有的还提了一、二个盐水瓶是给男人灌装散白酒的。有时还会看到孩童跟在大人后面,边吃着零食边蹒跚挪步跟在后面。若碰巧走来一对谈情说爱的男女青年,更会激起一阵阵说笑声,羞得女青年躲在男青年身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路上充满着友爱。村头路口处有两棵大槐树,树冠遮阴大,人们经常在这儿歇息。一次商贩挑着两大箩筐雏鸡停下来,立刻引来众多村妇,她们是来赊账买雏鸡的,有的是来还去年雏鸡赊账的。原来买雏鸡可以不用先付钱,记下名字和雏鸡数赊个账,第二年再还钱。而商贩每次来都有村妇端上一碗开水、递上一条毛巾,足见村民们诚实、信用的品质,一切都那么自然、温馨。还有一天大雪过后,老师们要在放学后加班备课,准备迎接第二天上级的教学观摩。备完课后已是晚上9点多了,我用草绳在棉鞋上缠了几道防止路滑摔倒。当我走出办公室时,冷不防从教室里跑出几个人,近前一看是桃元村的学生,他们一直在无灯黑暗的教室里等着我,怕我一个人雪天走夜路滑倒。我说你们不怕家里人担心吗?学生自豪的说已让早回去的女生告诉家里人了,我不由得心头一热 。我们一路上说着明天观摩的话题,听着脚踩雪地发出的嘎吱嘎吱声音,天虽寒冷,但大家心里热乎乎的,心想明天的观摩课一定成功。也果真如此,第二天公社教育组给出了优秀的评价,再回想那天的雪夜小路竟开心的笑了。

小路上四季分明。那些刚从褐色土地上探出头来的小草,没几天就一片绿了,树枝上冒出的嫩芽,似在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东张西望,小路在告诉你春天来了。微风吹动着金黄色的麦浪左右摆动,路边的野花竞相绽放,蝉躲在树荫里拼命振翅喊叫,小路在告诉你夏天来了。树叶开始变黄掉落,花草也无精打采,村民驾着马车驮着收获的谷物从小路上洋洋自得地走过,这是告诉你秋天来了,而且是个丰收的季节。当冷风直往你怀里钻,也想找个地方取暖,当风追的落叶在路上、在沟堑里打着滚直到一处背风处停下时,当天上飘下一片片白色的雪花要为小路御寒时,这是告诉你冬天来了。

小路的夜景美如画。这时橘红色的晚霞退了,满天星星登场了,月亮似乎怕掉队始终跟着人走。那时没有电,家家户户点起了油灯,一扇扇窗户散发着黄晕的光,炊烟从农舍的屋顶上扶摇着窜上天空,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是大自然的一幅杰作。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风儿悄悄吹过,小溪静静流过,你会想到大自然的美,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时慢慢地打开心扉,想象着多情的乡间小路,你会沉浸在浓浓的乡土气息之中,进而产生至情至深的依恋和眷爱。

张崇光是谁(张崇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2)

作者简介:张崇光,男,山东省青岛市人,中国乐器协会会员,诸城派古琴斫琴技艺传承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诸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当代散文》《青海湖》《青岛日报》等报刊物发表作品。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