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9月28日起,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App的乘车二维码将开放至支付宝、微信等主流平台,集“健康码、场所码、乘车码”三码合一的“一码通行”功能也将开通,乘客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无需打开“Metro大都会”,无需扫描场所码,即可实现查验出示和扫码过闸乘车功能同时,根据实际条件,上海地铁全网选出105座工作日早晚高峰大客流车站,新增“一码通行”便民通道,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上海地铁正确使用指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上海地铁正确使用指南(上海地铁三码合一)

上海地铁正确使用指南

据媒体报道,9月28日起,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App的乘车二维码将开放至支付宝、微信等主流平台,集“健康码、场所码、乘车码”三码合一的“一码通行”功能也将开通,乘客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无需打开“Metro大都会”,无需扫描场所码,即可实现查验出示和扫码过闸乘车功能。同时,根据实际条件,上海地铁全网选出105座工作日早晚高峰大客流车站,新增“一码通行”便民通道。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一直是公众对于数字技术的期待。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大数据技术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更为普及,很多城市推出了健康码、行程码等数字通行证,“码上办事”也日益成为共识。这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效率。但在现实应用中,我们也时常遭遇技术“壁垒”——在很多场合,健康码、场所码、支付码等往往“一码归一码”,各自采集的信息并不互通互认,这使得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进入消费场所、去异地出差等诸多现实场景中,需要根据不同管理方的现场要求,作出一系列的“码”上切换,以获得通行认可。

“一码归一码”的现状,对于年轻人而言,意味着不方便、不快捷,对于老年人而言,则更是不友好。单独出行的老人,很容易遇到因找不到对应的“码”而干着急的情况。虽然大家日渐习惯了繁琐的操作,但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信息互通,提升“码”上生活的便捷度,公众一直怀有期待。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发布有关防疫码的技术改进,都会在网上收获一边倒的点赞。

有数据可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工作日一天的地铁客流超过千万,上海地铁2021年全年客流量为35.70亿人次。试想,一旦“三码合一”“一码通行”,哪怕它为地铁通行的每一人次节约10秒钟,也将大大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节省巨量时间。

上海地铁的“一码通行”,从技术角度说明了不同电子工具间实现信息互通开放的可能性。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类似“多码合一”的操作,可以出现在更多场景中。与此同时,在一些暂时不能实现“一码通行”的场合,也期待管理者能够站在“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人性化的信息确认,为人们提供便利。

譬如,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地为了方便当地市民出入通行都发布了电子凭证,但个人的最新核酸记录往往不会同步到其他城市。在具体查验时,各地的管理者大多倾向于在自己城市开发的电子凭证上查验绿码和核酸检测时间。此时,了解到核酸检测无法互通的具体管理者,是否愿意人工查验认可异地凭证,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体验。

健康码、场所码、乘车码……曾经,每一个电子凭证的开发和应用,用户都不同程度地让渡了个人信息的使用权,体现了人们对实施精准防疫的了解、配合和支持;如今,“多码合一”的尝试,则是管理者换位思考,从用户出发,用技术提升效率。期待在越来越多生活场景中,管理者可以善用技术,为使用者多想一点,多做一些,让他们成为数字技术的受益者。

栏目主编:封寿炎 文字编辑:封寿炎 题图来源:李茂君 摄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谢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