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国成语故事万死不辞?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三国成语故事万死不辞(三国成语故事危在旦夕)

三国成语故事万死不辞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发生在关羽困守麦城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和诸葛瑾。原文如下:

却说关公在麦城盼望上庸兵到,却不见动静;手下止有五六百人,多半带伤;城中无粮,甚是苦楚。忽报城下一人教休放箭,有话来见君侯。公令放入,问之,乃诸葛瑾也。礼毕茶罢,瑾曰:“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将军所统汉上九郡,皆已属他人类;止有孤城一区,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将军何不从瑾之言,归顺吴侯,复镇荆襄,可以保全家眷。幸君侯熟思之。”

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瑾曰:“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君侯何执迷如是?”言未毕,关平拔剑而前,欲斩诸葛瑾。公止之曰:“彼弟孔明在蜀,佐汝伯父,今若杀彼,伤其兄弟之情也。”遂令左右逐出诸葛瑾。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在樊城遭到曹军的顽强抵抗,战事胶着,此时又传来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关羽不得不撤军救援荆州。谁知在途中又遭到东吴大军的团团围困,士兵逃亡大半,不得不困守麦城。不久后,诸葛瑾前来劝降,遭到关羽的怒斥。最终,关羽突围失败,被俘身亡。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瑾劝降时所说的“危在旦夕”,意为危险就在眼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太史慈传》中的“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关羽为何兵败被杀?按照小说的描述,与刘封和孟达不肯出兵救援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虽然关羽的确派人向刘封、孟达求援并遭到拒绝,但对于关羽之死,刘封却无须承担责任。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刘封传》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当时关羽是因为久攻不下而向刘封、孟达求援,而并不是如小说所描述的是在困守麦城期间。按照《三国志·陆逊传》的记载,东吴大军偷袭荆州之时,陆逊就率部切断了荆州与益州之间的联系,就连近在襄阳、樊城一线的关羽都不知道荆州被夺的消息。以此推断,当关羽困守麦城之时,即便曾派人向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援,也难以突破东吴大军的封锁线,更不要说及时救援关羽了。

参考书籍:《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