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北京教书15年的美籍社会学家马克·力文:(引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哥本哈根社会学教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哥本哈根社会学教授(在北京教书15年的美籍社会学家马克)

哥本哈根社会学教授

原标题:在北京教书15年的美籍社会学家马克·力文:(引题)

我把中国写进歌里,分享给全世界(主题)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地方停留,我会选择北京。她在不断变化,就像中国一样。”

北京日报记者 吴娜 实习生 张天韵

“我从家乡来到北京,为了梦想努力奋斗,无论来自哪里,我们都是北京追梦人……”中央民族大学美籍教师马克·力文深情演唱着他的得意之作《北京追梦人》。自从2007年来到北京,他一直在追梦并圆梦的路上。“我真的很感激自己到中央民族大学教书的决定,它帮助我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还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北京,我将我的中国故事通过音乐分享给全世界。”

57岁与中国结缘,改变了他后半生的道路。来中国半年就决定“永远”留下来,北京成了他的“故乡”;原本不是音乐创作人,却因为“灵感”创作了近80首中国相关的歌曲……

马克坚持用音乐讲述他的中国故事,因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北京长城友谊奖、中国政府友谊奖等。也正是因为获得友谊奖,这位留着花白大胡子、年逾古稀的美国老人得到了号称世界上最难拿的“中国绿卡”。

马克在洛杉矶长大,工作去了纽约,一直都在国际大都市生活。收到清华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的面试邀请来到北京后,“我看到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的历史古迹。同时,它又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北京将这两件事结合在了一起。”

在通过两所学校的面试后,马克需要选择其中一所,他最终选择中央民族大学,“我知道清华大学的学生是顶尖的学生,他们拥有顶尖的平台,他们将拥有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也了解到,中央民族大学本科和预科生中,50%是少数民族学生,许多人毕业后会回到家乡教书或做其他工作。所以我想,如果我有机会教那些学生,他们也许会将我教的东西带回家乡,因此我做了决定。”

如今,马克已经在民大教了15年书,作为社会学家,他一直在观察和提出问题,试图进一步了解中国。“在大学里,我对中国文化、民族的多样性理解进一步加深。我的学生和同事总是可以自由地与我谈论各种事情,我从来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任何一次冲突事件。我看着我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民族,在一起学习、玩耍、生活、工作,相处融洽。”

马克也看到了这些年中国大学生的变化,“我17年前初到中国时,感觉学生们对中国并不很自信。我常常讲的一个故事是,每当iphone发布新机,人们都会举着它说,‘看!它在中国制造,但却在美国加州创造。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创造!’而现在已经没人这么说了。中国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比如很多学生出国深造后会选择将经验带回中国,帮助中国发展。此外,我发现学生们越来越渴望学习如何使用英语向外国人讲解中国故事,不仅是关于中国的历史,还有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积极发展。”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地方停留,我会选择北京。”即使生活了17年,依然不会说汉语,马克也能在这里交到很多朋友,从事热爱的职业。“当我需要帮助时,找个人相助从来不是问题,我的朋友、学生,甚至陌生人都会帮我,我对此格外感激。”谈到北京的变化,马克表示,“我发现大家在用经济增长与发展相关的话题来介绍北京。因此,我认为这是我来描述北京的最好方法。她在不断变化,就像中国一样。”

除了歌曲,马克来中国后还出版了两本书——《我的中国故事》《唱响我的中国故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和文字,传达关于中国的故事,展示这个国家和人民的不同面貌。当我与初到中国的人交谈时,特别是那些来自西方国家的人,我解释说,他们必须抛开任何可能从他们国家的政府、媒体、教育机构获得的关于中国的先入为主的想法。他们必须允许中国为自己证明,没有什么比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及人们通过在这里得到的第一手信息更有助于打破误解的了。”马克说。

,